郭倩
- 作品数:21 被引量:99H指数:8
-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红芪多糖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肠动力及胃肠激素的影响被引量:16
- 2021年
- 目的观察红芪多糖(HPS)对糖尿病胃轻瘫(DGP)大鼠胃肠动力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探讨HPS改善胃肠动力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72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选取12只为空白组,其余60只采用一次性大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联合高糖高脂饲料不规则喂养方式制备DGP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和HPS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3.5 mg/(kg·d)灌胃,HPS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HPS 0.12、0.06、0.03 g/(kg·d)药液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纯净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8周。造模及给药期间观察大鼠一般状况、随机血糖及体质量。给药8周后,测定胃肌电慢波频率、振幅,计算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ELISA检测大鼠胃窦组织生长抑素(SS)、胃饥饿素(Ghrelin)和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含量,HE染色观察胃窦病理形态。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一般情况变差,随机血糖显著升高(P<0.01),体质量、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胃肌电慢波频率和振幅均显著降低(P<0.01),SS含量显著增加(P<0.01),Ghrelin及GLP-1含量显著减少(P<0.01),胃黏膜出血、水肿,胃腺充血坏死,腺体排列不规则,胃小凹结构破坏;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一般状况好转,随机血糖显著降低(P<0.01),阳性药组及HPS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胃肌电慢波频率和振幅显著升高(P<0.01,P<0.05),SS含量显著减少(P<0.01),Ghrelin和GLP-1含量显著增加(P<0.01),胃黏膜损伤程度明显减轻,胃小凹结构较为完整。结论HPS通过控制血糖、促进胃排空、调节胃肠激素及修复胃黏膜损伤发挥改善胃肠动力障碍的作用。
- 何蕴良万生芳郭倩马欣欣王同亮张磊舒畅李亚玲杨雅丽
- 关键词:糖尿病胃轻瘫红芪多糖胃肠动力胃肠激素
- 基于Keap1/Nrf2信号通路探讨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对糖尿病肾病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观察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对糖尿病肾病(DKD)模型大鼠Keap1/Nrf2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DKD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7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为空白组,其余60只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DKD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GKT13783130 mg/kg)和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6、3、1.5 g/kg),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纯净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12周。检测大鼠随机血糖、体质量及24 h尿蛋白含量(24 h-UTP),生化检测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白蛋白(ALB)含量,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ELISA检测血清活性氧(ROS)、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ox4)、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_(2)相关因子2(Nrf2)、谷氨酸-半胱氨酸调节亚基(GCLM)、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各时点随机血糖明显升高(P<0.01),24 h-UTP明显升高(P<0.01),SCr、BUN及血清TG、TC含量明显升高(P<0.01),ALB含量明显降低(P<0.01);肾组织排列疏松,结构紊乱,肾小球固缩,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胶原纤维沉积增多;血清ROS、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GSH含量明显下降(P<0.01);肾组织Nox4、Keap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Nrf2、GCLM、GPX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给药6、8、10、12周随机血糖降低(P<0.01),24 h-UTP降低(P<0.01),阳性对照组和中药高、中剂量组SCr、BUN及血清TG、TC含量降低,ALB含量升高(P<0.01,P<0.05);肾小管、肾小球病变均有改善,胶原纤维增生减少;血清ROS、MDA含量降低,GSH含量升高(P<0.01,P<0.05);肾组织Nox4、Keap1蛋白表达降低(P<0.01),Nrf2、GCLM、GPX4蛋白
- 仲子惠王文雯万生芳郭倩杨蕤李荣科李荣科冯康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
- 从“肾主血”探析当归、红芪药对治疗糖尿病肾病被引量:1
- 2023年
- 中医药疗法对糖尿病肾病具有显著优势。“肾主血”是血与肾气、肾精、肾阴、肾阳及津液之间关系的高度概括。糖尿病肾病以精血亏虚为本,肝肾失和,痰、热、瘀、浊俱生,相互转化积聚成毒结于肾络。当归、红芪是临床益气补血的常用药对。文章从“肾主血”探讨糖尿病肾病及当归、红芪药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理,以期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思路。
- 王同亮万生芳李荣科张磊杨蕤郭倩魏昭晖张亚男杨雅丽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当归红芪
- 红芪多糖抗肝纤维化的药效作用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研究红芪多糖对大鼠肝纤维化的药效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用二甲基亚硝胺(DMN)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红芪多糖高、中、低剂量组、黄芪多糖组、红芪水煎液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组织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羟脯氨酸(Hyp)、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含量,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测定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红芪多糖各组ALT、AST、HA、Hyp、LN、PCⅢ、Ⅳ-C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镜下观察肝纤维化明显减轻,胶原纤维面积明显减少(P<0.05或P<0.01)。结论红芪多糖能明显改善肝组织纤维化,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 韩涛王一丹吴国泰史玉攀郭倩
- 关键词:红芪多糖肝纤维化二甲基亚硝胺胶原纤维
- 基于“瘀血阻络”证候特点探析糖尿病肾病血流动力学改变被引量:9
- 2023年
-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贯穿整个糖尿病肾病病变过程,长期高血糖引起的高灌注,严重影响肾小球滤过功能,患者肾脏血流受阻、肾功能降低、肾组织纤维化是疾病进一步恶化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继发于糖尿病,中医认为其病程日久,在气阴两虚证的基础上,阴虚燥热血液凝炼加之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瘀血阻滞肾络,这一变化与血流动力学改变不谋而合。因此文章将中医瘀血阻络理论与血流动力学改变相类比,以期从现代医学角度阐释“瘀血阻络”理论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糖尿病肾病临床诊疗提供思路。
- 杨蕤万生芳李荣科张磊王同亮荀敏奇郭倩魏昭晖杨雅丽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瘀血阻络血流动力学
- 益气健脾类中药干预糖尿病胃轻瘫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22年
- 随着全球糖尿病患病率的持续攀升,其消化道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胃轻瘫也日益引起重视。因糖尿病胃轻瘫的病机未完全明确,现代医学主要是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对症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中医学认为脾胃虚弱是糖尿病胃轻瘫的基本病机,以益气健脾类中药干预常能取得良好成效。本文通过查阅整理近十年相关文献,旨在对益气健脾类中药干预糖尿病胃轻瘫的进展予以综述,为临床诊疗及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 马欣欣万生芳何蕴良郭倩王同亮舒畅张磊李亚玲
- 关键词:益气健脾中药糖尿病胃轻瘫
- 基于脂肪酸代谢紊乱探析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
- 2023年
-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脂肪酸代谢紊乱是DKD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且与能量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免疫炎症、肠道菌群失调等病理机制密切相关。文章查阅了近5年DKD脂肪酸代谢紊乱相关病理机制及其治疗的文献并予以整理,以期为DKD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王同亮万生芳李荣科杨蕤杨雅丽张亚男魏昭晖郭倩马欣欣
- 关键词:糖尿病肾脏疾病脂毒性
- 基于“脾主升清”理论探讨肠道菌群对糖尿病胃轻瘫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6
- 2022年
- 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是以非机械性胃排空延迟、胃肠动力减弱为特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西医学对该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肠道菌群紊乱参与了DGP的发生发展。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具有很大优势,但具体靶点与作用机制无明确定论。“脾主升清”是对脾输布水谷精微、托举内脏、升举清阳等功能的高度概括。脾不升清是DGP的关键病机。肠道菌群的平衡与失调直接反映了脾脏的功能状态。首先,综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进而对肠道菌群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展开论述“脾主升清”理论的科学内涵,进而对肠道菌群的平衡与脾升清功能正常发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为论文的展开奠定了基础。其次,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整理了中医学对DGP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并对DGP在中医文献记载中出现的症状进行了界定,即类似于“痞满”“呕吐”“腹胀”等,表明脾不升清是DGP的关键病机的观点。然后,结合DGP的西医学病因病机,从调节糖脂代谢、降低炎症水平、保护肠道屏障、调节胃肠激素方面系统阐述了肠道菌群影响DGP的相关机制。最后,基于“脾主升清”理论,以近期文献为依据、中医理论基础为理论指导,从肠道菌群与“脾主升清”理论的相关性以探讨肠道菌群对DGP的影响及机制,得出以下结论:肠道菌群平衡是脾升清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保障、其功能发挥的正常与否是影响DGP进程的关键因素。
- 马欣欣万生芳何蕴良郭倩舒畅杨雅丽李亚玲
- 关键词:糖尿病胃轻瘫脾主升清肠道菌群
- 红芪多糖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氧化应激及Keap1/Nrf2通路关键蛋白表达的影响
- 目的:
通过Keap1/Nrf2通路探究红芪多糖(Hedysarum Polybotrys Polysacchcaide,HPS)对脾气虚型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大鼠氧化应...
- 郭倩
- 关键词:红芪多糖糖尿病胃轻瘫氧化应激
- 基于多因素造模法改良脾胃气虚型糖尿病胃轻瘫大鼠模型制备方法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采用多因素造模法联合链脲佐菌素(STZ)配合高糖高脂饲料建立脾胃气虚型糖尿病胃轻瘫(DGP)大鼠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评价。方法:20只SPF级Wistar大鼠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和造模组12只,以多因素造模法复制脾胃气虚型大鼠模型,制定脾胃气虚型模型评价量表,将符合条件大鼠纳入实验;采用小剂量多次注射STZ联合高糖高脂饲料复制DGP大鼠模型,于实验6周末取材。观察大鼠随机血糖、体质量、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Elisa法检测血清中血清淀粉样蛋白(SAA)、D-木糖、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光镜下观察脾脏病理结构改变。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造模组大鼠一般情况(精神状态、粪便、饮食量)较差、体质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组随机血糖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比较,造模组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SAA、D-木糖、LDH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光镜下显示造模组脾脏被膜增厚,红髓和白髓分界限不清,淋巴细胞减少。脾胃气虚型DGP证型评价:造模组大鼠有神疲倦怠、体质量降低、蜷缩、活动度差、眯眼、毛色暗淡、舌色偏暗等脾胃气虚证表现。结论:多因素造模法建立的大鼠模型符合脾胃气虚型DGP大鼠标准。
- 魏昭晖李荣科张磊马欣欣郭倩刘苗万生芳
- 关键词:糖尿病胃轻瘫脾胃气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