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亚萍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修辞
  • 2篇新媒介
  • 2篇新媒介时代
  • 2篇英语
  • 2篇思辨
  • 2篇思辨能力
  • 2篇媒介
  • 2篇媒介时代
  • 1篇修辞情境
  • 1篇英语专业
  • 1篇体裁
  • 1篇情境
  • 1篇情境研究
  • 1篇外语
  • 1篇外语专业
  • 1篇话语
  • 1篇话语修辞

机构

  • 4篇同济大学

作者

  • 4篇陈亚萍
  • 1篇周峰

传媒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新闻传播
  • 1篇教育评论
  • 1篇高教学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修辞视域下新媒介时代外语专业思辨力培养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文章尝试在修辞视域下探讨新媒介时代适合外语专业思辨能力培养的框架模型。外语专业一贯要求的话语修辞能力的核心就是思辨能力,文章主张将新媒介时代外语专业思辨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新媒介话语修辞实践中,提出两个层面、三个模块和两个维度的适合外语专业思辨能力培养的框架模型。
陈亚萍周峰
关键词:外语专业思辨能力
两种同伴反馈形式对英语专业修辞思辨能力提升的有效性研究
2022年
本研究旨在探究单向匿名和线下小组互动讨论两种同伴反馈形式对提高英语专业学生修辞思辨能力的有效性及其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形式均能显著提高学生的修辞思辨能力,但线下小组互动讨论同伴反馈的提升效果更优于单向匿名同伴反馈,尤其体现在评价性思辨技能上;总体而言,参与两种反馈形式的被试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与其修辞思辨能力之间均呈现弱相关性,但对于英语水平A档(最优档)的学生,单向匿名同伴反馈的提升效果优于线下小组互动讨论同伴反馈;而对D档(最低档)的学生,线下小组互动讨论同伴反馈的提升效果明显优于单向匿名同伴反馈。
陈亚萍
新媒介时代的公共修辞情境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从新媒介传播时代的网络公共领域及其相应的公共修辞特质入手,探讨新媒介传播时代的公共修辞情境特质及其元素。指出,网络公共修辞情境是一个浑然一体的动态概念,其修辞情境与修辞活动之间是一种互为决定的关系。我们对修辞情境的各要素的考量应是在修辞活动中不断更新的动态考量。网络公共修辞情境的要素至少应包括,被创造性界定的并处于动态更新中的公共议题,以共识真理为理性标准的社群受众,以及以知识形式储存于大脑中的限制,包括背景信息和程序性知识。
陈亚萍
关键词:新媒介修辞情境
英语体裁多维性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英语体裁研究的意义深远。对人们掌握如何使用语言,扫清语言上的障碍有着指导作用;对新近兴起的语篇研究,揭示各种体裁语篇产生和使用的机制,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对大型计算机语料库的建设和维护,充当着支持性的理论依据;对英语阅读技巧、听力、写作等教学理念的改进和创新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就英语体裁的本质特性,即社会文化性、目的性、动态性、认知性、系统阶层性和交错综合性,以及体裁通过具体的语言形式得以再现的属性,做一个多纬度的综述,并据修辞学的特性,建议性地提出了一种修辞性的体裁研究思路和角度。
陈亚萍
关键词:体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