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进玺
- 作品数:11 被引量:66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市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2-2016年北京市昌平区感染性腹泻病原菌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5
- 2017年
- 目的分析北京市昌平区2012-2016年感染性腹泻病原菌构成、流行特征及主要致病菌血清型分布,为本地区感染性腹泻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6年北京市昌平区2家哨点医院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志贺菌、沙门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副溶血性弧菌等肠道致病菌的检验。结果 1 948份标本中,395份标本检出病原菌,总阳性率为20.28%。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志贺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31%、6.26%、5.65%、3.39%。8月份检出率最高。30~39岁年龄组病原菌检出率最高为26.03%(101/388)(x^2=23.294,P=0.001)。副溶血性弧菌以O3:K6血清型为主,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以EPEC为主,志贺菌以宋内志贺菌为主,沙门菌以肠炎沙门菌血清型为主。结论北京市昌平区细菌性腹泻病原菌主要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其次为沙门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志贺菌,但不同年份细菌谱存在差异。
- 闻艳红彭华徐代庆李楠高进玺李东迅
- 关键词:感染性腹泻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志贺菌
- 2016—2021年北京市昌平区重点急性传染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分析2016—2021年北京市昌平区重点急性传染病聚集性/暴发疫情的分布特征,为早期发现疫情,提前采取针对性地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2021年昌平区发热、呕吐/腹泻、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的构成、时间、场所和病原学等分布特征。结果2016—2021年昌平区共接报670起聚集/暴发疫情,以聚集性疫情为主(95.22%)。聚集性疫情中手足口病疫情的比例最高(46.08%),暴发疫情中呕吐/腹泻的比例最高(50.00%)。所有聚集/暴发疫情的报告间隔时间中位数为2 d,疫情持续时间为2 d,疫情报告间隔时间与疫情持续时间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发热=0.426,r呕吐/腹泻=0.519,r手足口病=0.720(P均<0.001)。托幼机构和小学是疫情发生的主要场所,分别占疫情报告总数的55.07%和27.91%;每年5—7月和11—12月是疫情报告高发期,其中64.18%发热疫情在12月至次年1月,77.88%的呕吐/腹泻疫情高峰期为11—12月和3—6月,50.00%手足口病疫情集中在5—7月。结论2016—2021年昌平区重点急性传染病聚集/暴发疫情主要为流感、手足口病和诺如病毒感染相关的发热、手足口病和呕吐/腹泻疫情,疫情的早发现、早报告,能缩短疫情持续时间,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是疫情主要场所,需结合季节性特征采取有针对性地防控措施。
- 李飒韩莹金莹莹高进玺银安琪纪宇欣芦丹
- 关键词:聚集性疫情暴发疫情疫情防控
- 多重巢式PCR应用于1起聚集性发热疫情的病原诊断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增强实验室对突发发热疫情的快速诊断能力,完善、优化聚集性发热的病原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多重巢式PCR扩增法,对1起聚集性发热疫情样本进行病原筛查,同时对扩增产物测序,进行BLAST比对,进行血清型分型,比较不同引物的扩增效果。结果采集7份病例咽拭子标本,以呼吸道病毒核酸多重联检试剂盒进行14种病毒筛查,其中4份为腺病毒阳性,阳性率为57.1%。采用3组巢式引物进行扩增,腺病毒阳性样本6份,均为腺病毒3型;测序成功的5株核苷酸、蛋白质序列同源性均为100.0%。第3组巢式引物扩增、分析效果较好,阳性率为71.4%。结论成品试剂盒可进行不明原因发热疫情的病原筛查;多重巢式PCR扩增法可增加病毒检出率,对病毒分型和序列分析。
- 吴杨高进玺庄鹏李东迅刘重程舒高林牛桓彩
-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腺病毒基因分型
- 2012-2017年北京市昌平区流感相关超额流感样病例数估计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估计2012-2017年北京市昌平区流感相关的超额流感样病例数(influenza—like illness cases,ILI)。方法使用昌平区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ILI监测数据,分别拟合传统Serfling回归模型和调整Serfling回归模型,分年龄组估计流感相关超额ILI数。结果调整Serfling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全人群中,2012-2013年度的流行周为2012年的第52周至次年的第2周、2013-2014年度为2013年的第52周至次年的第6周、2014-2015年度为2014年的第46周至次年第3周、2015-2016年度为2015年的第52周至次年第14周、2016-2017年度为2016年的第47周至次年第6周,年均流行周数为10(范围:4.15)周。各年度流行周的超额流感样病例数分别为598(95%CI:207-719)、1517(95%CI:1070-1964)、2883(95%CI:2243-3522)、5027(95%CI:4067-5986)和3126(95%C1:2291-3961)例,年均超额ILI数为2630(95%C1:1976-3230)例,占同期总ILI监测数的58.7%。传统Serfling回归模型估计〈5岁、5-59岁和全人群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调整Serfling回归模型对于超额ILI的估算结果较传统Serfling模型更为精确。每个流行季,流感的流行均导致数千人至数万人的超额ILI数和门急诊就诊量。
- 李飒刘重程高进玺王瑞琴蔡旭金文军唐雅清
- 关键词:流感
- 北京市昌平区2016年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携带状况、血清群及药物敏感性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了解2016年北京市昌平区健康人群中脑膜炎奈瑟菌的携带率和血清群分布,以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参照《流行性脑脑膜炎奈瑟菌诊断标准》WS 295—2008进行菌株分离及鉴定,用PCR法对菌株进行血清分群,用K-B纸片法对菌株进行抗生素药物敏感性实验,对分离的其他口腔细菌进行16SrRNA测序鉴定。结果收集2016年昌平区2016年9—10月健康人群咽拭子共计252份,分离得到11株(4.37%)脑膜炎奈瑟菌(Nm):属于4个血清群,依次为B群(6株),W135群(3株),C群(1株),X群(1株);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美罗培南,利福平完全敏感(100.00%),对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完全耐药(100.00%);27.27%的菌株对四环素耐药,54.55%的菌株对头孢西丁耐药,36.36%的菌株对阿奇霉素不敏感。结论昌平区健康人群携带脑膜炎奈瑟菌以B群为主,对头孢类,碳青霉烯类,安莎霉素类药物敏感,对氟喹诺酮类,磺胺类耐药,并出现对大环内酯类药物不敏感菌株。
- 牛桓彩吴杨舒高林高进玺
- 关键词:脑膜炎奈瑟菌药物敏感性
- 2016年北京市昌平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及相关菌株检测和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对2016年北京市昌平区猩红热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利用qPCR方法与传统划线分离方法检测病例携带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GAS)的阳性率,对分离出的GAS进行emm分型。利用16S rRNA和梅里埃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检测出的非GAS菌株进行鉴定。结果 2016年昌平区采集的132份病例样本中,通过平板划线分离检出GAS 13株(阳性率9.85%),通过qPCR检出GAS 19株(阳性率14.39%)。分离出的GAS的emm型别为emm1和emm12。分离出可培养的非GAS菌种63株,分属于5个不同菌属,共计13种菌种。结论昌平地区GAS的emm型别较为单一,利用qPCR方法比平板划线分离方法更敏感,检测出的阳性GAS率更高。通过分离咽拭子中其他菌株,同时使用16S rRNA方法和梅里埃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鉴定,两者阳性率有差异,16S rRNA方法更准确。
- 吴杨赵炳岩高进玺张阳庄鹏李东迅舒高林
-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
- 北京市2018年1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腮腺炎病毒基因特征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区1起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暴发的腮腺炎病毒(MuV)基因特征。方法对该起暴发中的疑似流腮病例采集咽拭子标本,开展MuV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进行SH基因分型、亲缘关系和变异分析。结果本起疫情共分离出8株MuV毒株,其SH核苷酸序列完全相同,均为F基因型。所有分离株与北京市历年MuV毒株之间核苷酸序列差异为1-17个(0.3%-5.4%),属于同一个分支。结论北京市优势MuV毒株仍为F基因型,但型内差异较大,需加强流腮的持续性病毒学监测。
- 舒高林吴杨张阳赵炳岩庄鹏高进玺陈萌
-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病毒基因型
- 2009年北京市昌平区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病毒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及时了解北京市昌平区2009年流感样病例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情况。方法依据《甲型H1N1流感病毒RT-PCR检测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应用一组寡核苷酸引物和双重标记的TaqMan(探针,对呼吸道鼻咽拭子标本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进行定性检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结果2009年5月18日至11月29日共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3647份,检测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214份(阳性检测率为5.87%),7月27日检出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9月14-27日阳性检出数最多(112例)。发病年龄集中在5~岁、10~岁、15~岁和20~岁组,发病人群学生占76.62%,97.40%的病例具有发热症状,其次为咳嗽(42.86%)和咽痛(31.17%)等。结论2009年昌平区流感样病例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以学生为主,发病具有明显年龄、人群差异。开展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有助于了解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情况,为临床的诊治以及合理制定甲型H1N1流感病毒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 牛桓彩赵维勇张金菊彭华闻艳红高进玺刘毅
-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感样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