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赛
- 作品数:14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东南斜坡海西晚期奥陶系热液作用被引量:8
- 2017年
- 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在早二叠世末存在2种性质的岩浆活动,基性及中酸性岩浆,分别源自地幔和地壳,岩浆热液流体作为一种化学活动性物质在其运移过程中对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产生溶蚀改造。塔河东南斜坡奥陶系缝孔洞方解石包裹体均一温度达到247℃,盐度远大于奥陶纪同期海水,δ^(18) O值为-15.38‰^-8.04‰,异常偏低,溶蚀区微量元素测定也反映了高Fe、高Mn、低Na的特征,指示了深部高温热液流体作用的存在。^(87)Sr/^(86)Sr值为0.705 368~0.715 889,表现为高于和低于微晶灰岩背景值2种类型,分别代表了壳源锶和幔源锶的特征。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也表现为2种不同特征,一类右倾,正Eu异常,一类较平缓,负Eu异常,LREE/HREE值和(La/Yb)_N值也同时显示为较高值和高值2个部分,与基性和中酸性岩浆岩的稀土特征相似。反映了海西晚期塔河东南斜坡奥陶系受到了2种性质岩浆来源热液流体的影响,该热液流体沿疏导层运移对碳酸盐岩储层进行溶蚀产生孔洞、孔隙,同时伴随热液矿物的沉淀,但显著改善了储集物性,仍具有一定的储集意义,对深部碳酸盐岩储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 陈兰朴李国蓉吴章志朱亚林符浩高鱼伟王雨辰王冬娅何赛胡静
- 关键词:奥陶系热液流体碳氧同位素
- 塔东英东区块寒武系白云岩储层岩石类型及其白云化作用机制
- 2018年
- 本文通过对岩屑、岩芯进行观察,通过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分析和测井资料处理分析等技术手段,在YD1、YD2、LX1和ML1等探井的钻井资料、岩芯资料、录井资料、薄片资料和测井资料的基础上,对英东区块寒武系白云岩储层岩石类型及其白云化作用机制进行研究。英东区块寒武系白云岩主要为晶粒结构,其矿物主要是白云石,可分为粉-微晶白云石、粉-中晶它形脏白云石、粉-中晶半自形白云石、中-粗晶脏白云石、中-粗晶较干净白云石和鞍状白云石。英东区块寒武系白云石的成因机制主要有蒸发泵、渗透回流、浅埋藏、深埋藏和热液白云化作用机制,同时同类白云石往往是多种成因机制叠加的产物。
- 胡静王雨辰何赛
- 关键词:寒武系白云石
- 川西龙门山前带雷口坡组四段古表生期大气水溶蚀作用对储集层的影响被引量:15
- 2021年
- 川西龙门山前带雷口坡组四段主要岩石类型为潮坪相白云岩。该套白云岩储层的形成主要受沉积相带、白云化作用和溶蚀作用控制。利用岩心观察、薄片分析、激光碳氧同位素、探针微量元素、阴极发光及包裹体测温等实验手段,对溶蚀作用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该储层经历了3期溶蚀作用,即准同生期、古表生期和埋藏期,分别形成粒内溶孔及铸膜孔、膏溶孔洞以及沿裂缝或缝合线分布的溶蚀孔洞。深入研究古表生期岩溶作用和膏溶作用发现,印支Ⅰ幕大气水作用的识别标志有不规则网络状风化裂缝、岩溶及膏溶膏变角砾岩、保持石膏板状形态或直角边形态的去膏化方解石、广泛发育的膏模孔及膏溶孔洞,同时具有低的碳氧稳定同位素值、宽值域的锶同位素值、低含量的Sr-Mn-Fe-K-Na微量元素、低温单相水溶包裹体等地球化学特征,印支Ⅰ幕大气水作用下含膏白云岩内膏溶作用是储集层形成的关键作用。
- 李勇邓美洲李国蓉高恒逸王琼仙何赛
- 关键词:白云岩储层川西坳陷
- 碳酸盐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研究方法被引量:1
- 2017年
- 碳酸盐岩储层油气资源丰富,它蕴含的油气约为世界油气资源的1/2。在沉积过程中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直接控制了岩石中有机组分的转化,决定了岩石中孔隙的形成、演化,以及储集类型和规模。由于成岩作用及储渗空间演化具有复杂性,进而增加了碳酸盐岩储层油气的开发难度。常见的成岩作用有: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充填作用、交代作用、白云石化作用、重结晶作用、溶蚀作用、破裂作用等成岩作用。其中有利于储渗空间形成的成岩作用为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或岩溶作用和构造破裂作用。不利于储渗空间形成的作用为胶结作用、机械压实及压溶作用。与储渗空间形成关系不密切的成岩作用为重结晶作用和硅化作用。成岩作用与储渗空间演化分析是油气开采的重要向导,因此成岩作用的研究对碳酸盐岩储层的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实验室中,可应用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碳氧同位素、流体包裹体分析等室内分析技术对碳酸盐岩储层的成岩作用、孔隙结构、储层孔隙演化及其特征进行详细的研究。
- 何赛赵龙黄鑫
- 关键词:碳酸盐岩储层成岩环境成岩作用
- 注入水水质监测数据统计分析方法被引量:1
- 2016年
- 江汉油田水质监测技术人员认为,江汉油田水质考核方法采用达标率和符合率两种方法同时考核比较科学。其中:达标率考核相对比较严格,不达标就是不合格,严格予以考核扣分,可以有效地促进技术人员对水质不合格项进行相应改善;符合率则可以对实测值与标准值的差距进行直观地描述,便于技术人员对达标率考核过程中的不达标项的改善进行系统分析。经过多年的努力,江汉油田注入水水质达标率由早期的55%提升至2015年的80%,有效保证了江汉油田的正常注水。
- 陈晓丽何赛卢可佳
- 关键词:江汉油田水质监测达标率符合率
- 白云岩形成机理及白云岩中微生物作用的探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现今碳酸盐岩的研究中,白云岩成因研究是其中一大热点。文章从白云岩的微生物分类出发,主要介绍白云岩形成机制中的微生物作用,同时对埋藏作用、混合水作用、回流渗透作用以及萨布哈作用也做了一定描述,认为以上形成机制共同特点旨在提高流体中Mg^(2+)浓度促进白云石形成。Mg^(2+)补给是白云化作用进行物源保障,其主要来源于生物活动、海水或者盐湖水以及岩浆岩和其他含Mg^(2+)矿物。微生物作用的引入为白云岩成因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但对寻找除硫酸盐还原细菌、产甲烷古菌、中度嗜盐好氧细菌外能进行白云化作用的微生物以及对深埋藏白云岩形成机制及动力学因素的确定都还需工作的进一步进行。
- 黄鑫何赛赵龙
- 关键词:白云岩微生物作用影响因素
-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二叠系长兴组沉积微相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元坝气田位于四川省北部广元、南充、巴中境内,是国内首个生物礁大气田,也是中国埋藏最深的海相气田。元坝地区二叠系长兴组沉积相类型多样,纵向上变化较大,长兴组下部发育碳酸盐岩缓坡相,中上部发育碳酸盐岩镶边台地、斜坡、陆棚相。碳酸盐岩缓坡相中,可分为中-深缓坡和浅缓坡两类沉积亚相;碳酸盐岩镶边台地相中,可细分为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和台地边缘3类沉积亚相。在5种亚相中,共识别出了潮坪、瀉湖、生物礁、生屑滩、礁间、滩间等6种沉积微相,为今后该地区的油气勘探提供了资料参考。
- 何赛莫国宸何玉忠
- 关键词:四川盆地长兴组沉积微相
- 层序地层格架下海相碳酸盐岩储层的发育规律
- 2016年
- 碳酸盐岩层序地层样式和岩相分布受构造沉降,全球海平面升降变化、沉积物的供给和气候等4个主要因素控制。构造沉降产生沉积物的沉积空间;全球海平面升降变化控制地层分布模式;沉积物供给的多少控制了古水深;气候控制了沉积物类型,其中,降雨量和温度对碳酸盐岩的分布产生最重要的影响。通过不同资料,特别是文章中引用了威尔逊(1975)与关士聪(1980)的两种碳酸盐岩沉积模式,结合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对层序地层格架下碳酸盐岩发育规律进行分析。最终认为中国古海域台地相区内局部高能相体发育尤为良好,类型有点礁岸礁内碎屑滩、生物滩鲡滩等;这些高能相区、相带和相体,常具良好储集空间,可作为油气聚集的重要场所。
- 何赛吴章志胡静
- 关键词:层序地层格架碳酸盐岩储层发育规律沉积相模式
- 川南云锦地区茅口组储集层溶蚀期次及模式被引量:8
- 2022年
- 为确定川南云锦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碳酸盐岩储集层成因,通过岩心及薄片观察、岩石学特征分析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对溶蚀作用期次与机制开展研究。云锦地区茅口组储集层存在3期溶蚀作用,表生期大气淡水岩溶作用的流体为大气降水,东吴运动期裂缝为渗流通道,表现为由裂缝向溶蚀缝洞和岩溶洞穴转化,不整合面和古地貌为主要控制因素;早成岩期热液溶蚀作用,与峨眉山玄武岩喷发相关的岩浆期后幔源深部热液,沿断裂上移到茅口组内部并进行改造,鞍形白云石发育;晚成岩期埋藏溶蚀作用流体为二叠系碳酸盐岩内部流体与泥岩成岩转变流体的混合酸性流体,在上覆地层压力下,燕山运动期裂缝和缝合线为流体渗流通道,沿裂缝和缝合线溶蚀缝洞发育。整体而言,表生期大气淡水岩溶作用是研究区储集层形成的决定性成岩作用,早成岩期热液溶蚀作用和晚成岩期埋藏溶蚀作用可以形成少量溶蚀孔洞和溶蚀缝,提高储集层的储集性能。
- 何钊高兆龙李国蓉何赛莫国宸田家奇李肖肖
- 关键词:茅口组储集层溶蚀作用同位素地球化学
-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马家沟组热液改造特征与研究意义被引量:3
- 2024年
- 构造—热事件对油气生成、储集层演化和成藏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但是鄂尔多斯盆地构造—热事件对碳酸盐岩的影响研究较少。以富县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储集层为例,通过岩心及薄片观察,利用阴极发光、包裹体测温、碳氧稳定同位素、锶同位素、电子探针微区元素分析、稀土元素分析,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研究充分结合,识别出区内存在2期与燕山期热事件相关的胶结作用:第Ⅰ期以缝洞内鞍形白云石发育为特征,其δ^(13)C值和δ^(18)O值均较偏负,锶同位素值较正常海相灰岩高,稀土元素Eu和La负异常,元素分析显示FeO含量异常高、MnO含量较高、SrO含量较高、K_(2)O及Na_(2)O含量低,胶结物包裹体均一温度高;第Ⅱ期以缝孔洞内石英充填及交代和切割鞍形白云石的裂缝方解石发育为特征,其δ^(13)C值与奥陶系碳酸盐岩背景值接近、δ^(18)O值总体偏低,锶同位素值更高,稀土元素展现出特别的La负异常和Eu正异常,元素分析MnO及FeO含量较高,部分K_(2)O及Na_(2)O含量较高,石英包裹体均一温度高。第Ⅰ期流体为早白垩世拉张断裂作用下上覆石炭—二叠系地层有机流体、奥陶系地层内部流体、少量深部流体三者联合作用形成;第Ⅱ期流体为早白垩世拉张断裂作用下深部流体与少量奥陶系地层内部流体两者联合作用形成,深部流体穿越了下伏马家沟组内蒸发盐岩地层。早白垩世热事件对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影响具有双向性:第Ⅰ期热流体活动多为建设性,与大规模油气生成的时间一致,裂缝和溶蚀孔洞可构成油气有效输导和储集空间;第Ⅱ期热流体活动以孔隙和裂缝充填为主,多为破坏性,但规模较小。
- 齐荣李国蓉张军涛王付斌李宇翔杨飞刘璐何赛田家奇李肖肖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碳酸盐岩热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