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涛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74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黄疸
  • 2篇梗阻
  • 2篇梗阻性
  • 2篇梗阻性黄疸
  • 2篇恶性
  • 2篇恶性梗阻
  • 2篇恶性梗阻性
  • 2篇恶性梗阻性黄...
  • 1篇胆道
  • 1篇胆道支架
  • 1篇胆道支架置入
  • 1篇茵陈
  • 1篇茵陈蒿
  • 1篇茵陈蒿汤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肝癌
  • 1篇支架置入
  • 1篇置入
  • 1篇沙利度胺
  • 1篇湿热

机构

  • 3篇解放军第17...
  • 2篇厦门大学

作者

  • 4篇刘涛
  • 3篇邱国钦
  • 2篇万幼峰
  • 2篇陈玉强
  • 2篇张雅雅
  • 2篇林智才
  • 2篇洪节约
  • 1篇郭春华
  • 1篇许英艺
  • 1篇高春玲
  • 1篇罗鹏飞
  • 1篇吴晓安
  • 1篇包传恩
  • 1篇章志勇
  • 1篇王勇军
  • 1篇米彦军
  • 1篇丁园

传媒

  • 3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槲皮素对人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观察槲皮素(Quercetin)对人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20、40、80、160、200μmol/L槲皮素对H44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100、200μmol/L槲皮素处理48 h对H446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槲皮素对H446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槲皮素对H446细胞内P53、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槲皮素对H446细胞的增殖抑制具有显著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5),在12、24、48及72 h四个时间点,槲皮素作用于H446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172.2±2.6)、(102.4±5.3)、(68.6±2.7)及(48.8±1.9)μmol/L。槲皮素处理后,随着H446细胞密度的降低,细胞核部分皱缩并裂解为凋亡小体,其对H446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呈现出显著的剂量依赖性,40μmol/L组H446细胞的凋亡率即显著高于对照组[(8.3±0.4)%vs(4.0±0.5)%;P<0.01],当药物浓度达到200μmol/L时凋亡率达到最高。槲皮素能将H446细胞周期特异性地阻滞于G2/M期。与对照组相比,200μmol/L槲皮素处理组P53[(4.98±0.91)vs(0.68±0.26),P<0.01]和Bax蛋白[(4.26±0.23)vs(0.89±0.29),P<0.01]表达显著升高,Bcl-2蛋白表达[(0.36±0.06)vs(8.23±1.65),P<0.01]显著下降。结论:槲皮素能够抑制H446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Bax、p53和Bcl-2等细胞凋亡相关蛋白有关。
刘涛张雅雅许英艺包传恩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槲皮素BAXP53BCL-2
沙利度胺联合氩氦刀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观察
2013年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TLD)联合氩氦刀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在氩氦刀基础上加口服TLD,对照组不用TLD。结果 TLD联合氩氦刀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显示:观察组肿瘤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0例,无变化(NC)2例,进展(PD)1例,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肿瘤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3例,无变化(NC)5例,进展(PD)6例,总有效率为56%(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随访3年,观察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0%、64%、44%;对照组分别为48%、32%、16%(P<0.05)。结论应用TLD与氩氦刀联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不良反应轻,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一种有效方法。
刘涛米彦军张雅雅邱国钦郭春华林智才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沙利度胺氩氦刀
胆道支架置入联合适形放疗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植入术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15例失去手术机会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放置胆道支架后接受肿瘤局部三维适形放疗。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黄疸、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同时取得8例PR、5例SD的近期肿瘤控制率,并发症主要为肝区疼痛,经对症处理症状缓解,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初步观察表明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具有微创、有效的优点,而适形放疗可减少支架置入后再狭窄阻塞的可能的特点,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邱国钦陈玉强吴晓安罗鹏飞高春玲章志勇洪节约万幼峰林智才刘涛
关键词:恶性梗阻性黄疸胆道支架介入放射学
PTCD术联合茵陈蒿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联合PTCD(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肝胆湿热型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肝胆湿热型)患者80例,其中实验组40例PTCD术后口服茵陈蒿汤2周,单纯PTCD治疗40例为对照组。观察中医症候、肝功能、免疫指标改善情况,并随访观察12月,统计中位生存时间和1年生存率。结果实验组能明显改善中医症候、KPS评分、肝功能、免疫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1年生存率为28.2%,中位生存时间7.6月。结论茵陈蒿汤联合PTCD能有效改善肝胆湿热型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丁园邱国钦洪节约万幼峰王勇军刘涛陈玉强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茵陈蒿汤PTCD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