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帆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3
供职机构:空军工程大学防空反导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兵器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电子电信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篇导弹
  • 2篇微带
  • 2篇雷达
  • 1篇导弹对抗
  • 1篇导弹武器
  • 1篇导弹武器系统
  • 1篇电磁带隙
  • 1篇电磁带隙结构
  • 1篇动目标
  • 1篇动目标成像
  • 1篇悬置微带
  • 1篇悬置微带线
  • 1篇预警雷达
  • 1篇双站
  • 1篇双站合成孔径...
  • 1篇天线
  • 1篇频带
  • 1篇全空间
  • 1篇阻带
  • 1篇微带天线

机构

  • 6篇空军工程大学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武汉军械士官...

作者

  • 6篇张帆
  • 1篇许河秀
  • 1篇韩晓明
  • 1篇严聪
  • 1篇曹毅
  • 1篇刘刚
  • 1篇梁建刚
  • 1篇林圣国
  • 1篇朱振波
  • 1篇晁殿雷
  • 1篇刘鑫
  • 1篇邓刚
  • 1篇郭建亮

传媒

  • 1篇火力与指挥控...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现代雷达
  • 1篇弹箭与制导学...
  • 1篇空间电子技术
  • 1篇四川兵工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跟随模式BiSAR动目标成像
2010年
机载双站合成孔径雷达(BiSAR)对地面运动目标的检测与成像是雷达成像技术中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当地面目标运动时,目标回波信号方位向多普勒频率发生变化,带来图像位置偏移和散焦等问题.文中给出了跟随模式的BiSAR几何结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地面成像区域目标的运动模型,进而研究了目标的不同运动分量对BiSAR成像的影响和BiSAR对动目标的检测和成像技术,并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结果.
张帆朱振波刘鑫邓刚
关键词:双站合成孔径雷达相位误差
导弹武器系统研制阶段风险评估模型被引量:3
2010年
基于模糊理论,根据导弹研制过程分析导弹研制阶段失败的原因,建立了概率风险评估方法(PRA)模型,采用了层次分析法(AHP)对导弹武器系统研制阶段进行了综合的风险评估,结合实例给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此评判法为决策者提供了依据,辅助项目研制人员有重点地对原计划进行修正,最大程度地降低研制的风险。
晁殿雷韩晓明张帆
关键词:AHP导弹武器系统风险评估
改进灰色关联分析在导弹对抗预警雷达效能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攻防对抗技术的发展,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强,导弹对抗预警雷达的效能评估问题也日益复杂.借助实数、区间数、三角模糊数间的距离,利用偏差函数建立对抗效能评估模型.利用灰色关联理论,提出了基于从属度的方案排序法.此方法较好地解决这类混合型不确定多属性决策问题,从而拓展了解决这种问题的思路.通过实例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张帆严聪郭建亮
一种新型U形槽宽频带微带天线被引量:3
2007年
针对微带天线的窄频带提出了一种新颖的U形槽的宽频带微带天线结构,该天线有别于一般的U形槽微带天线,其辐射贴片是附着在介质板的下面,天线采用探针-微带方式馈电。最终得到的微带天线的中心频率为2.0GHz,-10dB带宽为660MHz,相对带宽达到33.00%。
张帆刘刚林圣国
关键词:微带天线宽频带
一种新型紧凑电磁带隙结构
2007年
设计了一种新型叉状电磁带隙结构(简称EBG)。该型EBG结构与传统的蘑菇状EBG结构相比尺寸减小近40%。在不改变周期的情况下,通过调整伸长窄带长度可以改变带隙特性频率。测量结果显示,新型EBG结构在宽频带内具有良好的阻带特性。用在微波集成电路中,可以减小电路尺寸和抑制阻带内波纹。
张帆曹毅
关键词:电磁带隙结构悬置微带线阻带
极化选择全空间多功能超表面
2025年
针对全空间多功能电磁器件非互易需求,文章提出一种工作于Ku波段的全空间多功能数字编码超表面。该超表面单元由五层金属结构组成,金属层1和5为相互垂直的矩形贴片,分别可对前向(沿-z)x极化波和后向(沿+z)y极化波进行相位调控,相邻光栅结构充当金属地板确保了近100%的反射率;金属层3为开口矩形谐振环,配合两侧相互正交的光栅结构,可实现前向y极化波和后向x极化波高极化转换率与极化纯度,并通过改变谐振环旋转角度和尺寸大小实现360°相位控制。文章采用3-bit相位编码方式,基于复相位叠加原理在前后向透反射空间中实现了三种独立电磁功能,即:三笔形波束产生、三焦点透镜、四涡旋波束产生。所设计极化和方向复用多功能集成超表面提高了空间电磁波的通道容量与利用效率,在多通道通信、透反射天线罩、多目标探测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王政杰刘桐张帆王朝辉王慧张雨琼梁建刚许河秀
关键词:全空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