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春晓

作品数:13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市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小学教室
  • 3篇教室
  • 2篇浓度变化特征
  • 2篇污染
  • 2篇空气污染
  • 2篇非采暖期
  • 2篇PM
  • 2篇PM10
  • 2篇PM2.5
  • 2篇采暖
  • 2篇采暖期
  • 1篇氧化还原电位
  • 1篇医院门诊
  • 1篇医院门诊量
  • 1篇饮用
  • 1篇饮用水
  • 1篇饮用水水质
  • 1篇游泳池水
  • 1篇质量监测分析
  • 1篇室内外

机构

  • 9篇北京市顺义区...

作者

  • 9篇刘晓涛
  • 9篇朱春晓
  • 7篇聂立刚
  • 7篇甄国新
  • 6篇石琼
  • 5篇王瑞霞

传媒

  • 3篇中国卫生工程...
  • 3篇首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北京市某区空气污染物与医院门诊量的关系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某区的空气污染物与医院门诊量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2018年某区医院日门诊总量和分病种日门诊量以及同期的环保每日监测资料,比较空气污染物与医院门诊量的关系。结果NO_(2)超标日的日门诊总量高于达标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62,P=0.006);NO_(2)、CO、PM_(10)、PM_(2.5)超标日的呼吸系统疾病的日门诊量高于达标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NO_(2)=-6.488,PNO_(2)<0.001;ZCO=-2.402,PCO=0.016;ZPM_(10)=-4.343,PPM10<0.001;ZPM_(2.5)=-3.317,PPM_(2.5)=0.001);NO_(2)、PM_(2.5)超标日的循环系统疾病的日门诊量高于达标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NO_(2)=-3.629,PNO_(2)<0.001;ZPM_(2.5)=-3.009,PPM_(2.5)=0.003);PM_(2.5)超标日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高于达标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93,P=0.007)。结论北京市某区空气污染增加可能对医院门诊量、呼吸系统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增加有一定影响。
朱春晓刘晓涛张蕊石琼甄国新
关键词:空气污染物门诊量
北京市顺义区冬季室内外活动场所PM_(2.5)暴露水平研究
2018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人群冬季室内外PM2.5暴露水平,为精确评估PM2.5暴露水平对人群健康影响提供依据。方法开展室外空气PM2.5浓度监测,连续采样7 d。随机选择1 246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不同人群PM2.5的暴露水平。结果工作日时,男性的室外暴露水平高于女性。休息日时,男性在家暴露水平低于女性,室外暴露水平高于女性。工作日时,≥60岁组在家暴露水平均高于其他组;6~17岁组办公/学校暴露水平高于其他组;45~59岁组室外暴露水平高于其他组。休息日时,≥60岁组在家暴露水平高于其他组,18~44岁组与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京市顺义区不同人群PM2.5暴露水平不同,在进行不同人群空气污染暴露评价时,应考虑到PM2.5暴露参数,来提高评价准确性。
朱春晓甄国新刘晓涛王瑞霞聂立刚
关键词:PM2.5
2023年北京市某区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2025年
目的了解北京某区农村饮用水现状,为进一步加强水质卫生管理提供政策依据。方法采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和GB 5749—2022评判比较2023年北京市某区农村饮用水监测结果。结果新、旧国标评判比较,该区农村饮用水合格率由94.08%降为61.08%,其中砷(由97.37%降为77.63%)、硝酸盐(以N计,由97.37%降为88.82%)和菌落总数(由100.00%降为92.76%)3个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068、8.645、11.413,均P<0.05)。结论该区农村饮用水主要不合格指标为砷、硝酸盐和菌落总数,相关部门应加强农村饮用水的卫生管理。
聂立刚刘晓涛朱春晓张蕊石琼王国英吴晗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
北京市顺义区居民冬季活动模式调查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城区和乡镇两地居民的冬季活动模式,为精确评估该地空气污染暴露对人群健康影响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之间,随机选择社区和乡镇共396户家庭共1 246名居民开展问卷调查。分析不同地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人群的各部分活动模式的平均活动时间差异,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上因素对活动模式的影响。结果调查居民工作日的平均在家时间、室外活动、工作场所和通勤时间分别为822、416、87和70min/d。休息日的相应时间分别为1 138、133和51min/d。乡镇居民在家时间高于城区居民,女性高于男性;男性室外时间高于女性;在家时间以≥60岁年龄组最长,通勤时间以18~44岁年龄组最长;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组在家时间最长,大专及以上组通勤时间最长。服务人员的通勤时间最长,农民在家时间最长。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工作日女性、6~17岁年龄组及教育程度在大专以上组相对在家时间较长,休息日时女性及6~17岁年龄组相对在家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市顺义区城区和乡镇不同居民活动模式不同,在进行不同人群空气污染暴露评价时,应结合相应的居民活动模式,来提高暴露评价准确性。
朱春晓甄国新刘晓涛王瑞霞聂立刚
关键词:空气污染
2021年北京某区三类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分析北京某区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质量情况,为提高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水平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 各类场所空气监测指标采样方法依据《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方法》(GB/T 18204.6-2013),检测方法依据《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方法》(GB/T 18204.1~18204.3-2013),依据《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GB 37488-2019)对样本进行评价,包括合格率、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及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结果 采集的56件空气样本中48件合格,总体合格率为85.71%,3类公共场所室内空气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类公共场所各分项指标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类场所空气细菌总数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类场所PM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类场所中宾馆室内空气PM10和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较低,医院室内空气细菌总数浓度较高,应加强治理。
聂立刚刘晓涛朱春晓张蕊石琼王国英王瑞霞
关键词:公共场所
去极化氧化还原电位与游泳池水卫生指标关系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 研究去极化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 reduction potential, ORP)与游泳池水其他卫生指标间的关系, 探索如何按照卫生标准进行pH和ORP监测与自动调节系统的设计。方法采集游泳池水样品111份,分别对余氯、 水温、pH、浑浊度、尿素这5个指标和ORP进行秩相关分析。结果 余氯和ORP呈正相关;控制余氯不变,pH值和 ORP呈负相关;控制余氯不变,水温和ORP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浑浊度和ORP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尿素和ORP不 存在线性相关关系。结论在游泳池水质监测和自动调节系统设计中,建议按顺序调节,先调节水温、再调节pH值,当 水温和pH都调节合格后,如果ORP仍旧不足650 mV,再增加投氯量。
张蕊甄国新刘晓涛朱春晓聂立刚王瑞霞
关键词:游泳池水卫生指标
北京某小学教室PM10浓度变化特征
2020年
目的研究小学教室内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污染状况和变化特征,为降低小学教室内PM10浓度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市某小学的普通教室,利用在线监测数据实时传输系统记录教室内PM10浓度。结果监测当日AQI越高,教室内PM10浓度越高;在重污染天气条件下教学活动导致教室内PM10浓度升高明显。学生在教室上课时间70%是在非采暖期,非采暖期教室内PM10污染更严重。结论建议在连续雾霾天气,采取停工停产等控制措施;应减少教学活动产生的PM10;重视非采暖期的严重污染。
张蕊甄国新刘晓涛朱春晓石琼聂立刚王瑞霞
关键词:PM10采暖期非采暖期教室
北京市某区小学教室室内空气PM10、PM2.5浓度调查
2022年
了解北京市某区小学教室内PM10、PM2.5质量状况。方法 每月采用LD-6S微电脑激光粉尘仪进行现场瞬时数值的仪器比对,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监测时间为2017年9月-2018年7月。结果 室外PM10浓度在2017年9月至12月无太大波动,而2018年4月至6月呈下降趋势。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室内PM2.5浓度水平一直小于室外PM2.5浓度水平。2017年9月至2017年12月与2018年4月至2018年7月这段时间I/O值均小于1;2017年10月与2018年6月这两个时间段的PM10的I/O均大于1。结论 学校室内的颗粒物来源主要为人员活动与室外污染,而想要减少室内颗粒物浓度水平需要减少室外污染的进入,或者在室内安装空气净化器等,来减少室内颗粒物污染的暴露风险。
朱春晓刘晓涛张蕊石琼甄国新
关键词:PM2.5PM10教室
北京市某小学教室CO_(2)浓度变化特征
2025年
目的 研究北京市某小学教室内二氧化碳(CO_(2))浓度的变化特征,为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学校教室换气卫生的维持和监测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2017-2018年北京市某小学的普通教室,利用在线监测实时传输监测数据系统对教室内CO_(2)浓度开展连续监测,并分析数据。结果 该教室全学年CO_(2)浓度合格率为47.2%,非采暖期合格率高于采暖期;一天中教室内CO_(2)浓度上午高于下午,达到峰值的时间是8∶00-9∶00,9∶00-10∶00,11∶00-12∶00;采暖期峰值的中位数>0.15%,非采暖期峰值中位数为0.10%~0.15%。3个CO_(2)浓度降低的时段,分别是10∶00-11∶00、13∶00-14∶00和14∶00-17∶00;秋冬季合格率低于其他季节。结论 该小学教室全学年均存在换气不足情况,建议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教室换气不足的问题。
张蕊甄国新刘晓涛朱春晓石琼聂立刚
关键词:教室采暖期非采暖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