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通过主动监测管理(ASM),分析社区体检人群可疑恶性甲状腺微小(长径≤1.0 cm)结节(SMTMN)患者的肿瘤生物学结局。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5年间在社区体检人群中经超声评估为SMTMN患者834例,参照2017年美国放射学会(ACR)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I-RADS)标准分为4A类、4B类、4C类和5类4组并纳入ASM,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超声基线特征、结节增幅及缩减的演变状况、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FNAB)结果及手术病理结局。结果各组患者除年龄外,其他临床超声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34例患者在ASM期间初次与末次超声监测共877个结节数据比较中,结节体积稳定率79.5%(697/877),结节体积增幅率为15.4%(135/877),各组结节稳定率和结节体积增幅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52、126.69,P<0.001)。结节缩减率5.13%(45/877),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4个结节体积增幅>100%(54.8%)中,增长径<0.3 cm 26例(19.3%)与≥0.3 cm 48例(3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5例患者因本人意愿、疾病进展或疑似进展而行FNAB,其中甲状腺细胞病理学Bethesda分类为恶性结节70个(34.6%),4组患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因改变意愿、疑似进展和疾病进展而接受延迟手术患者的超声及临床病理学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5年ASM期间有50例患者因改变意愿而接受延迟手术治疗的累积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29例患者因疾病进展或疑似进展者接受延迟手术治疗的累积发生率5年ASM期间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体检人群SMTMN采取ASM肿瘤生物学结局良好;增径长≥0.3 cm或体积增大>100%均为肿瘤进展的生物学指标,应选择FNAB并转为延迟手术治疗的个体化临床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