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有效性
  • 1篇治疗股骨转子...
  • 1篇髓内
  • 1篇髓内钉
  • 1篇锁定钢板
  • 1篇人工膝关节
  • 1篇人工膝关节置...
  • 1篇转子间
  • 1篇转子间骨折
  • 1篇钼合金
  • 1篇膝关节
  • 1篇膝关节假体
  • 1篇膝关节置换
  • 1篇疗效
  • 1篇疗效比较
  • 1篇解剖锁定钢板
  • 1篇近端
  • 1篇假体
  • 1篇铬钼合金
  • 1篇骨折

机构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十堰市太和医...
  • 1篇十堰市太和医...

作者

  • 2篇龚泰芳
  • 2篇李治锋
  • 1篇张江
  • 1篇蔡林
  • 1篇孙景东
  • 1篇李勇
  • 1篇李彬彬
  • 1篇魏杰

传媒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anatomic proximal femoral locking plate,ALP)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A组)、解剖锁定钢板(B组)2种手术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共15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骨性愈合时间、术后功能(Harris评分)及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158例患者获得随访6~36个月,平均23.6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优于B组;两组在骨性愈合时间、术后功能(Harris评分)及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与解剖锁定钢板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前者较后者更有优势,可作为优先选择的治疗方法。
李勇蔡林李彬彬李治锋魏杰龚泰芳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解剖锁定钢板
新型膝关节假体应用于人工膝关节置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前瞻性、随机、阳性平行对照、非劣效性临床试验
2017年
背景: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逐渐成为治疗终末期膝关节疾病的主要手段。然而,目前中国临床应用的人工膝关节假体多为国外进口产品,价格昂贵,同时由于人种差异,这些根据西方人解剖设计的假体也无法满足东方人需要。目的:观察新型膝关节假体应用于人工膝关节置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随机、阳性平行对照、非劣效性临床试验,在中国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完成。招募需要进行膝关节置换的膝关节疾病患者72例,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按1∶1的分配比例进行分组,其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分别采用武汉医佳宝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的新研制的膝关节假体及已获得CFDA批准的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的膝关节假体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随访12个月。试验的主要观察指标为置换后12个月(±15 d)膝关节HSS评分的优良率,以评价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试验的次要观察指标为置换后12个月患者的生存率,置换前、置换后2周(±5 d)、6周(±15 d)、3个月(±15 d)、6个月(±15 d)、12个月(±15 d)膝关节正侧位X射线形态,置换后2周(±5 d)、6周(±15 d)、3个月(±15 d)、6个月(±15 d)、12个月(±15 d)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各种类型不良反应与植入膝关节假体的相关性。试验已在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NCT03184129),并经中国十堰市太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16第(34)号)。研究符合世界医学会制定的《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参与者本人对治疗方案和过程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讨论:试验于2017年2月开始招募对象,预计2017年9月完成招募,2018年11月完成数据分析。中国武汉医佳宝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根据中国人膝关节解剖特点,研发出的一套全新的以钴铬钼合金和高交联聚乙烯为主要材料的人工膝关节假体系统,该系统选用钴铬钼对高交联聚乙烯作为活动�
李治锋孙景东张江龚泰芳
关键词:膝关节假体人工膝关节置换安全性有效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