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文 作品数:5 被引量:28 H指数:3 供职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电针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窦部INS及I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等穴对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模型大鼠胰岛素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调整血糖、改善DGP胃肠动力的可能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DGP模型对照组、电针穴位组、电针非穴组、胃复安对照组,每组10只。造模组按55 mg/kg单次右下腹腔注射2%链脲佐菌素(STZ)联合高脂高糖不规律饮食建立DGP模型,连续喂养8周,每周用强生稳豪倍易型血糖仪及试纸测量血糖,尿糖试纸测量尿糖。电针穴位取大鼠"足三里"、"梁门"、"三阴交",电针非穴组取大鼠"足三里"、"梁门"、"三阴交"的穴位对照点,胃复安对照组予1.7%胃复安药液(1 ml/100 g)灌胃。治疗结束后,以酚红为标志物,观察各组大鼠胃排空率及小肠移行率,以ELISA法检测胃窦部胰岛素(INS)及胰岛素受体(IR)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糖水平、症状积分明显升高,胃排空率、小肠移行率、胃窦部INS、IR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穴位组血糖水平及症状积分明显降低,胃排空率及小肠移行率、胃窦组织INS及IR表达升高(P<0.05,P<0.01),与电针穴位组比较,电针非穴组、胃复安对照组症状积分升高、胃窦部INS、IR含量明显减少(P<0.05,P<0.01)。结论电针能降低DGP大鼠血糖,促进DGP大鼠胃肠动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胃窦部INS及IR含量有关。 杨建文 林亚平 陈海交 张程程 刘薇薇 刘丽 刘密 彭艳关键词:电针 糖尿病胃轻瘫 胃排空率 胰岛素 胰岛素受体 电针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窦组织胰岛素生长因子1及其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梁门""三阴交"对糖尿病胃轻瘫(DGP)大鼠胃肠动力、胃窦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受体(IGF-1R)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DGP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电针腧穴组、电针非穴组、胃复安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2%链脲佐菌素(55mg/kg)结合高脂高糖不规律饮食制备DGP模型。电针腧穴组取单侧"足三里""梁门""三阴交"电针治疗,电针非穴组取同侧三穴对照点电针治疗,胃复安对照组予1.7%胃复安药液(1mL/100g)灌胃,均每天1次,连续干预15d。观察各组大鼠症状积分、血糖、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ELISA法检测胃窦组织IGF-1及IGF-1R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明显降低,血糖、症状积分、胃窦组织IGF-1及IGF-1R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腧穴组、胃复安对照组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明显升高(P<0.05,P<0.01),电针腧穴组血糖、症状积分、胃窦组织IGF-1及IGF-1R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与电针腧穴组比较,电针非穴组及胃复安对照组症状积分、胃窦组织IGF-1及IGF-1R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电针腧穴能降低DGP大鼠血糖水平,促进胃肠动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胃窦组织IGF-1及IGF-1R含量有关。 杨建文 彭艳 陈海交 张程程 刘薇薇 刘丽 刘密 林亚平关键词:糖尿病胃轻瘫 胃动力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胃窦 浅析萝卜泡菜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萝卜泡菜是一种以萝卜为原材料的乳酸菌制品,含有丰富的乳酸菌,而乳酸菌是调节人体肠道微生物平衡的主要菌群,能够帮助人体肠道蠕动,促进人体消化,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通过论述萝卜泡菜的起源、生产工艺、微生物变化、营养及安全性,... 杨建文 朱建平 陈海交 张程程 韩云 林亚平关键词:萝卜泡菜 发酵工艺 乳酸菌 营养价值 安全性 电针“足三里”等穴对DGP模型大鼠胃窦部INS、IGF-1及相关受体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梁门”、“三阴交”等穴对糖尿病胃轻瘫(DGP)模型大鼠一般情况、血糖、胃肠推进率、胃窦组织胰岛素(IN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相关受体含量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DGP的可能机制... 杨建文关键词:电针 糖尿病胃轻瘫 胰岛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文献传递 电针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排空率及胃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大鼠胃排空率及胃电图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穴位组、电针非穴组、胃复安组,每组10只。DGP模型制备采用单次腹腔注射2%链脲佐菌素溶液和高糖高脂饮食喂养8周的方法。电针穴位组取大鼠"足三里""梁门""三阴交"穴,电针非穴组取穴位对照点,胃复安组予1.7%胃复安药液(1 m L/100 g)灌胃。用血糖仪测血糖;以酚红为标记物,检测大鼠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BL-420F生物机能系统记录大鼠胃电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穴位组、电针非穴组和胃复安组大鼠症状积分、血糖均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胃排空率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电针穴位组、电针非穴组和胃复安组小肠推进率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电针非穴组胃电图平均振幅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穴位组症状积分、血糖显著下降(P<0.01,P<0.05),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明显增加(P<0.05,P<0.01),胃电图平均振幅明显增高(P<0.05);与电针非穴组比较,电针穴位组症状积分明显下降(P<0.05);与胃复安组比较,电针穴位组症状积分显著下降(P<0.01)。结论电针可改善DGP模型大鼠一般状况,控制血糖水平,促进胃排空,改善胃运动障碍,调节胃电图平均振幅。 陈海交 林亚平 杨建文 张程程 刘薇薇 刘丽 刘密 彭艳关键词:糖尿病胃轻瘫 电针 胃排空率 小肠推进率 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