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兰新

作品数:11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云南西双版纳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生物多样性
  • 3篇亚洲象
  • 3篇自然保护
  • 3篇自然保护区
  • 3篇保护区
  • 2篇生物多样性保...
  • 1篇动物
  • 1篇野生动物
  • 1篇源地
  • 1篇植物
  • 1篇入侵
  • 1篇入侵植物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旅游
  • 1篇生态素养
  • 1篇生态文明
  • 1篇生态文明建设
  • 1篇栖息
  • 1篇栖息地
  • 1篇栖息地保护

机构

  • 11篇云南西双版纳

作者

  • 11篇王兰新
  • 2篇陶庆
  • 2篇陶永祥
  • 1篇赵建伟

传媒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山东林业科技
  • 2篇环境科学导刊
  • 1篇林业建设
  • 1篇自然科学
  • 1篇林业世界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现状调查被引量:11
2017年
通过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发现,保护区内及周边区域共有外来入侵植物22科、46属、54种,这些种类中多数对保护区的影响较小,基本不会影响到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而为害较重的有4种,占总数的7.4%,这些种类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有效控制外来入侵植物在保护区的扩张,提出了生物防治、开展监测、制定长期防控方案及开展合理利用研究等建议。
陶永祥赵建伟王兰新郭贤明
关键词:外来入侵植物自然保护区
西双版纳黄竹死亡后自然更新状况分析
2019年
从2010年开始,西双版纳的黄竹出现了大量开花结实后死亡的现象。通过对7个黄竹全部死亡、5个黄竹部分死亡及2个对照样地的调查比较发现,黄竹开花结实后产生了大量的种子,这些种子萌发出了大量的幼苗,最多的可达357600株/hm^2,数量最少的为1120株/hm^2,平均为46547株/hm^2。黄竹死亡后出现了较大的林窗,这些林窗同时有利于林下其他木本植物幼苗和草本植物的生长。大量的更新幼苗,有利于维持群落的稳定。
宗春淼郭贤明刀宇召玉龙周晨浩杨帆王兰新
关键词:黄竹开花结实自然更新
西双版纳龙山圣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西双版纳拥有诸多龙山圣境和独特的自然圣境传统文化,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论文在对龙山圣境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分析的基础上,指出龙山圣境目前面临的威胁,提出把生态系统完整性程度较高的龙山圣境纳入政府部门的管理...
王兰新岩光郭贤明张潞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传统文化
西双版纳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管理的思考被引量:5
2018年
西双版纳是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分布最多的区域,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先后建立了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2个州级自然保护区,使野生动物的主要栖息地得到了保护。在保护过程中,经济发展与野生动物保护的矛盾、栖息地破碎化、栖息环境质量下降等是野生动物栖息保护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需要对西双版纳现有的野生动物栖息地进行全面的调查评估,开展栖息地改造,在各保护生境间建立生物廊道,修改有关法律法规以满足不同保护对象的需求等。
杨昆凤陶庆王兰新郭贤明
关键词: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管理
亚洲象食源地建设成效分析
2025年
亚洲象走出森林进入人类生产生活区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野外食物缺乏,为亚洲象建立食源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粽叶芦(Thysanolaena maxima)、芭蕉(Musa sapientum)、巨菌草(Pennisetum giganteum)、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等4种植物的种植尝试,发现巨菌草、粽叶芦的生长速度最快,而芭蕉的被取食程度最高。综合生长情况和被取食情况,粽叶芦、巨菌草为较理想的物种,构树的效果最差,在种植过程只可作为亚洲象的补助食物来源少量种植。食物源的建立,不仅为亚洲象提供了大量的食物来源,也为其他食草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同时也吸引了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豺(Cuon alpinus)等食肉动物,形成了一个较好的食物链,为下一步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推广可提供借鉴作用。
郭孝宇王利繁王兰新郭贤明陶庆
关键词:亚洲象
自然圣境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探讨被引量:2
2017年
通过分析,认为自然圣境在物种保护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保护了大量的物种,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一类重要场所,同时也分析了自然圣境在保护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
赵新坤郭贤明王兰新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我国亚洲象研究综述被引量:2
2017年
本文通过对以往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从亚洲象的迁移、生境选择、人象冲突、生理学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希望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郭贤明陶永祥王兰新
关键词:亚洲象
自然保护区在云南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被引量:2
2018年
云南省是我国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截止2015年底,云南省共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159个,总面积为282万hm2,这些保护区涵盖了各个领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保护区网络体系,在保护云南的生物多样性、维护地区生态安全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具有明显的生态服务价值,同时也促进了云南省生态旅游的发展。
宗春淼郭贤明王兰新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生物多样性生态旅游
西双版纳发展林下经济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5
2017年
分析了西双版纳林下经济发展现状:经济模式主要分为林下种植、森林旅游、林下采集和林下养殖4种类型,存在科技支撑不足、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人工林利用不充分、同一地块中所种植品种不同而管理模式不同等问题,制约了林下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培育龙头企业、转变经营方式、合理利用人工林、开展社区共管等发展林下经济的对策。
赵新坤郭贤明王兰新
关键词:林下经济
监测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作用分析——以西双版纳保护区为例被引量:2
2021年
自然保护区是野生动植物资源分布最为集中、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野生动物栖息地、重要植物类群、关键物种及人为活动是保护区开展监测的重点内容,通过监测能及时掌握这些重点内容的动态变化情况。要做好保护区的监测工作,需要建立全面的监测网络,并有针对性的对部分重要物种开展重点监测工作。
李金华郭贤明王兰新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