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植物
  • 1篇单因子指数
  • 1篇单因子指数法
  • 1篇地理分布
  • 1篇新记录属
  • 1篇植物新纪录
  • 1篇指数法
  • 1篇水质
  • 1篇水质现状
  • 1篇太白山自然保...
  • 1篇藤属
  • 1篇自然保护
  • 1篇自然保护区
  • 1篇综合指数法
  • 1篇榉属
  • 1篇保护区
  • 1篇CODCR
  • 1篇HG

机构

  • 3篇陕西太白山国...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3篇王卫国
  • 2篇陈宇红
  • 1篇李智军
  • 1篇高鹏程
  • 1篇李喜梅
  • 1篇刘巧娟

传媒

  • 1篇防护林科技
  • 1篇陕西林业科技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秦岭植物新记录属-无须藤属
2015年
本文报道了秦岭植物新纪录属-无须藤属,该种发现于凤县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海星沟。
王卫国陈宇红乔卫国张彦明李智军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水质现状及变化特征
2020年
【目的】分析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水质现状,了解保护区水质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在保护区设置了11个监测点,测定水体温度、pH值、CODCr、Cu、Zn、Cd、Cr、As与Hg等9项指标,采用水质单因子指数与综合指数法对保护区不同类型水体水质现状及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除Hg外,保护区其他指标均达到Ⅰ类标准;Hg是影响水质最关键的因素,其污染分担率达56.72%。保护区4个湖泊综合指数小于0.4,6条河流介于0.4~0.7,而1条河流大于0.7;与2006年相比,2019年保护区水体pH值上升、CODCr下降,综合指数由0.68降至0.46,水质有了明显的改善;湖泊水质优于河流水质,南部河流水质优于北部。【结论】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水体存在Hg超标问题,与2006年相比水质有所提升,大气质量与地表环境是影响保护区水质的主要因素。
李喜梅刘巧娟蒲平娟王卫国高鹏程张文浩
关键词:CODCRHG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指数法
秦岭榉属植物新纪录
2018年
文章报道了秦岭新纪录的榉属植物,即大叶榉树(Zelkova schneideriana Hand.-Mazz.),该种发现于凤县紫柏山自然保护区紫柏山。
陈宇红王卫国乔卫国周建勋屈景略
关键词:地理分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