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小龙

作品数:27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3篇建筑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篇耐药
  • 8篇耐药分析
  • 6篇流感
  • 5篇杆菌
  • 5篇埃希菌
  • 5篇大肠埃希菌
  • 4篇嗜血杆菌
  • 4篇细菌
  • 4篇流感嗜血杆菌
  • 3篇血流感染
  • 3篇正确率
  • 3篇沙门菌
  • 3篇手卫生
  • 3篇品管圈
  • 3篇耐药性
  • 3篇多重耐药
  • 3篇肺炎
  • 3篇病原学
  • 2篇毒剂
  • 2篇血液

机构

  • 27篇内江市第二人...
  • 3篇新乡市疾病预...
  • 3篇内江市疾病预...
  • 3篇西南医科大学
  • 2篇内江市第一人...
  • 2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省疾病预...
  • 1篇内江市东兴区...
  • 1篇重庆市大足区...
  • 1篇内江市市中区...
  • 1篇成都市郫都区...

作者

  • 27篇王小龙
  • 10篇张淑霞
  • 6篇汪永强
  • 3篇胡江红
  • 3篇栾旭波
  • 2篇罗水斌
  • 2篇娄冲
  • 2篇周振忠
  • 2篇王国庆
  • 2篇王梓璇
  • 1篇史晓娟
  • 1篇钟方财
  • 1篇袁翊
  • 1篇马建敏
  • 1篇叶帮芬
  • 1篇李巍巍
  • 1篇王翠
  • 1篇徐勇
  • 1篇黄伟峰
  • 1篇任欢

传媒

  • 4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河南预防医学...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检验医学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10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醋酸吲哚实验在卡他莫拉菌快速鉴定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通过对醋酸吲哚酚(ACIND)实验与经典生化鉴定结果的一致性分析,评价ACIN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分离的273株卡他莫拉菌(MC)疑似菌株为实验菌株,同时应用ACIND与VITEK-2compact进行鉴定,对鉴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合药物敏感性数据,评价其快速检测结果对临床用药的参考价值。结果 273株疑似菌株经生化鉴定为257株MC及16株非MC,257株MC经ACIND鉴定有254株显阳性,而16株非MC中也有6株显阳性或弱阳性。ACIND对MC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8.83%(254/257)与62.50%(10/16),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15%(254/260)及76.92%(10/13),Kappa值为0.672。该菌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99.22%(255/257),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头孢克诺及头孢呋辛的不敏感率均在20%~30%,对其他抗菌药物不敏感率低于5%。结论 ACIND鉴定结果与经典生化鉴定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结合该地区MC耐药监测数据对临床用药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及临床应用前景。
刘岚王小龙
关键词:卡他莫拉菌耐药
某院下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耐药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了解某院2013-2016年下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分离率与耐药率变迁,为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下呼吸道感染病例临床资料及其痰液或肺泡灌洗液标本,27 578份使用嗜血型巧克力培养基(CAH)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可疑菌落使用VITEK 2compact系统鉴定,使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检测β-内酰胺酶,药敏试验使用ATB HAEMO板条并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M100-S26文件判读结果。结果分离出流感嗜血杆菌736株,检出率为2.7%(736/27 578),历年检出率有增高的趋势。≤7岁儿童检出率为4.5%(610/13 656),高于成年组[0.3%(33/9 551)]及老年组[2.1%(93/4 371)](P<0.05)。药敏结果显示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45.7%(336/736);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头孢克诺及头孢呋辛敏感率低于50%,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利福平、氧氟沙星、氯霉素和四环素的敏感率均高于80%。结论流感嗜血杆菌分离率逐年增高,≤7岁儿童是流感嗜血杆菌的主要易感人群。常用的经验性抗菌药物出现不同程度的敏感性降低,产酶株分离率变化不大,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经验性治疗可以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但应根据药敏报告及时调整用药。
王小龙汪永强袁平宗张淑霞黄作富杨玉霖
关键词:肺炎流感嗜血杆菌药物敏感试验
产ESBL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对3种消毒剂抗性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产ESBL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对3种消毒剂抗性情况,分析其耐药性与消毒剂抗力的关系。方法采用体外抗菌试验方法,对某医院临床分离出的产ESBL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抗消毒剂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临床分离的28株产ESBL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普遍耐药,不同菌株同时耐抗菌药物种类不同。28株临床分离菌株中,有27株对乙醇和戊二醛的MIC值均高于标准株,占总菌株数的96%;有17株临床分离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对碘伏消毒液的MIC值高于标准株。结论临床分离的产ESBL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有较高耐药性,同时亦对乙醇和戊二醛呈现出MIC和MBC升高;各种来源菌株的耐药性与消毒剂抗力大小无明显相关性。
张娟胜任欢黄偌颖王小龙王国庆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大肠埃希菌消毒剂
2015年流感嗜血杆菌分布情况及耐药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2015年临床标本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医师抗菌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使用嗜血型巧克力培养基(CAH)对痰液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可疑菌落使用VITEK Ⅱ系统进行鉴定确认,药敏试验使...
王小龙袁平宗张淑霞黄作富
关键词:流感嗜血杆菌细菌分布耐药分析
2017年四川省内江市鼠伤寒沙门菌监测与分子分型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内江市食源性鼠伤寒沙门菌分子分型结果与流行情况,为该菌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内江市所有哨点医院食源性疾病病例资料,并采集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分离培养,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使用Bionumerics 6.6软件进行电泳图谱分析。结果 2017年共分离到48株鼠伤寒沙门菌,主要分离自儿童。5-10月是发病高峰,病例占全年的89.6%(43/48),7月发病最多(17/48)。PFGE分型结果获得39种带型,每种带型包含菌株1~5株不等,相似度区间(65%~100%),有5组相似度100%的菌株,但病例之间无密切接触史,其中1组均有皮蛋暴露史。结论内江市鼠伤寒沙门菌在儿童中流行较广,夏秋季节感染患者多,皮蛋可能是潜在的感染来源。分子分型结果提示菌株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少数菌株具有引起暴发的潜力,应加强该菌的监测和防控。
王梓璇王小龙蔡媛媛叶帮芬古月代东来黄伟峰罗水斌
关键词:鼠伤寒沙门菌脉冲场凝胶电泳流行病学调查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手足口患儿合并细菌性脑炎的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合并细菌性脑炎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手足口病并发细菌性脑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住院诊断为重症手足口病的患儿,经脑脊液常规检查与培养诊断为细菌性脑炎的患儿56例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一时间段住院、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无合并细菌性脑炎的重症手足口患儿114例为对照组,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两组之间有差异的指标。结果重症手足口合并细菌性脑炎患儿占重症手足口的12%,组间性别、年龄、WBC计数、发热、空腹血糖水平、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发病至就诊时间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差、呕吐、神经反射异常、PCT水平增高、肠道病毒EV71比例、呼吸系统细菌培养阳性经单因素分析比较,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Logistic分析后,重症手足口合并细菌性脑炎的独立危险因素为PCT水平增高(OR=4.265,95%CI 1.514-7.362)、呼吸系统细菌培养阳性(OR=2.535,95%CI1.029-4.568)、神经反射异常(OR=2.592,95%CI 1.358-6.453)。结论重症手足口合并细菌性脑炎具有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发现PCT增高、呼吸系统感染及神经反射异常时,需预防并发细菌性脑炎的发生。
汪永强王翠李传达娄冲王小龙张淑霞袁平宗
关键词:LOGISTIC回归
应用品管圈管理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洗手正确率的探讨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在实验室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实验室QCC小组,将QCC活动应用于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手卫生管理中,分析实验室工作人员手卫生...
袁平宗王小龙胡江红周振忠李琳琳
关键词:品管圈手卫生正确率
内江地区2012~2014年食源性沙门菌监测及耐药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了解内江地区沙门菌的流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T4789)》和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监测方案,收集病例信息,采集粪便标本,针对沙门菌进行增菌,再进行分离、鉴定、分型及药敏试验。结果 2012-2014年检出35株沙门菌,其中主要包括鼠伤寒沙门菌12株,肠炎沙门菌3株,其他沙门菌血清型20株;沙门菌感染集中在免疫力较差的人群,3岁以下婴幼儿18例,占51.43%;药敏试验显示沙门菌对磺胺耐药率最高,达到88.57%,其次为氨苄西林(57.14%)、萘啶酸(54.29%)、四环素(51.43%);对环丙沙星及3代头孢敏感性较高,达80.00%以上。结论该地区沙门菌感染以婴幼儿及中老年人为主,血清型分布主要为鼠伤寒沙门菌,其次是肠炎沙门菌;抗菌药物首选3代头孢及环丙沙星。
袁平宗王小龙罗水斌李传达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沙门菌耐药分析
2010-2018年内江市流感病原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了解2010-2018年四川省内江市流感活动特征及流行规律,为制定本市流感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流感及流感样病例(ILI)监测资料,结合流感网络实验室检测数据,对内江市流感流行病学、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8个监测年度共检测6 657份ILI咽拭子标本,核酸检测阳性1 248份,总阳性率18.75%。2017-2018年阳性率最高(3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0-2018年流感病例集中在3~5岁儿童。检出季节性H3阳性526份(42.15%),B型402份(32.21%),新甲型H1N1 316份(25.32%)。阳性样本集中在1月(占16.19%),其次为10月、9月、3月、7月。结论学龄前儿童感染者居多,应加强该人群的疫苗接种;2010-2018年内江市流感以季节性H3为主,季节性H3、B型和新甲型H1N1在不同年度共存或交替流行;具有冬季流行高峰和夏秋季小高峰流行特征。
王梓璇王小龙周艳徐勇
关键词:流感病原学特征
血清S100A4、S100A12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感染类型和预后的关系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S100)A4、S100A12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NIP)感染类型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NIP患儿300例,根据病原菌类型分为细菌感染组(214例)和非细菌感染组(86例),另选取同期该院15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S100A4、S100A12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S100A4、S100A12与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白蛋白(Alb)、血小板计数(PLT)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S100A4、S100A12、PCT、WBC、Alb、PLT单独与联合应用对NIP细菌感染的鉴别价值。NIP患儿根据预后情况分为不良预后组(63例)和良好预后组(23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IP患儿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各因素预测NIP患儿不良预后的价值。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S100A4、S100A12、PCT、WBC、PLT水平比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高,Alb比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NIP患儿血清S100A4、S100A12与PCT、WBC、PLT呈正相关(P<0.05),与Alb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100A4、S100A12鉴别NIP感染类型的曲线下面积(AUC)略低于PCT、WBC、Alb、PLT鉴别NIP感染类型的AUC。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100A4升高、S100A12升高、PCT升高、细菌感染、肺实变为NIP患儿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细菌感染、肺实变、PCT、S100A4、S100A12预测NIP患儿不良预后的AUC为0.903,大于细菌感染、肺实变、PCT、S100A4、S100A12水平单独预测的AUC(Z=9.989、9.460、5.514、4.084、4.376,P<0.001)。结论血清S100A4、S100A12联合传统标志物对NIP感染类型具有一定鉴别价值,血清S100A4、S100A12水平与NIP预后有关。
张淑霞邹成丽王小龙汪永强杨玉霖何中杰
关键词: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