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兰
-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科ICU重症患者使用自制水袋预防压疮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15年
- 压疮(pressure sores)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轻者可给患儿带来痛苦,影响疾病的治疗,重者可并发败血症而危及生命,据国内不完全统计仅住院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就达5.1%~22.1%。有研究表明,一旦患儿有压疮发生,护士的工作量将增加50%,也增加患儿家属的经济负担。
- 王新兰赵美杜爽
- 关键词:压疮发生率压疮护理翻身卡
- 儿科护理中护患沟通技巧分析
- 2019年
- 仔细探究儿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技巧分析。方法:选择性分析本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收取的80例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模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小儿,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小儿采取针对性的护患沟通方式。对比两组小儿患者的家属满意度和护患纠纷率。结果:对照组小儿患者家属的满意度要低于观察组,其数据分析有显著的差异;观察组小儿患者的护患纠纷率要低于对照组,统计数据有显著的价值。结论:针对临床小儿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患沟通方式,可以提高家属的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率。因此,值得进一步的推广采纳。
- 王新兰王佳
- 关键词:儿科护理护患沟通
- 如意金黄散与硫酸镁外敷DIC患者抽血所致淤血硬肿的治疗比较
- 2015年
- DIC(disseminated or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 ulation,dic)是不同治病因素是凝血因子激活、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以全身出血及微循环衰竭为特征的获得性临床综合征。DIC一般多有较重的基础性疾病,一旦发生DIC,患者病情加剧预后差,死亡率高达50%~60%。西医认为DIC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组织损伤血管内皮损伤溶血、血小板损伤纤溶系统激活,凝血功能异常和微血栓形成是DIC发生的关键。在临床中,DIC患者抽血治疗易造成淤血硬肿,我科常规使用如意金黄散及硫酸镁对硬肿部位进行外敷,现就两种方法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如下。
- 王新兰杜爽赵美
- 关键词:如意金黄散DIC患者硬肿INTRAVASCULAR预后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