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巧凤
-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薏苡植株不同粒位籽粒品质性状的差异被引量:5
- 2017年
- 为探讨薏苡植株不同粒位籽粒品质性状差异,以江苏薏苡居群和安徽薏苡居群为材料,分析其产量构成及其上部、下部籽粒品质性状差异。结果表明,安徽薏苡居群在江苏地区表现出较高产量(2 988.0 kg/hm^2),比江苏薏苡居群高199.5 kg/hm^2。碾磨品质方面,2个薏苡居群均表现为植株下部千粒质量和出仁率显著高于上部。外观品质表现为下部籽粒相较于上部籽粒更短圆,在加工品质方面,安徽薏苡居群下部薏苡仁中总淀粉含量与上部差异不显著,但其直链淀粉含量较低,仅为3.2%。在营养品质方面,安徽薏苡居群下部籽粒中清蛋白和球蛋白总含量(0.49%)高于上部籽粒(0.42%);江苏薏苡居群则表现为下部籽粒(0.40%)低于上部(0.43%)。安徽薏苡居群品质总体而言优于江苏薏苡居群。因此,在江苏地区,安徽薏苡居群产量较高,籽粒外观品质、加工品质较好,且在上下部粒位间品质差异较小,可在生产上应用推广。
- 吴慧胡大鹏田巧凤王广诚张中宁陈源陈德华张祥
- 关键词:薏苡粒位
- 钾肥运筹对鲜食蚕豆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以扬州青皮为材料,探讨了钾肥运筹对鲜荚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K_2O 300 kg/hm^2和基追比3∶7和5∶5时,扬州青皮鲜荚籽粒产量较高,分别达10 894.7、9 950.7 kg/hm^2。方差分析表明,钾肥施用量显著影响蚕豆产量,并以施用K_2O 300 kg/hm^2时产量最高。不同基追比对蚕豆产量无显著影响。在营养品质方面,钾肥用量的增加可促进鲜食蚕豆籽粒中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蔗糖含量的积累。基追比3∶7时,可促进鲜食蚕豆籽粒中蔗糖、可溶性蛋白的积累。
- 胡大鹏衡丽李远刘雨清田巧凤陈源陈德华张祥
- 关键词:鲜食蚕豆钾肥基追比
- 长江流域大麦后直播棉集中成铃与高产协同表达群体株型特征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研究品种和氮肥运筹对麦后直播棉成铃、产量和株型影响,明确长江流域棉花集中成铃与高产协同表达群体株型特征。【方法】采用大田试验,2014年和2015年前茬均为大麦,2014年以国欣12-1、宜机棉、鲁棉研36为供试品种,设计2种氮肥用量水平(45 kg·hm^(-2)、150 kg·hm^(-2));2015年进一步以国欣12-1为材料,设置2个缓释肥纯氮用量(150 kg·hm^(-2)、225 kg·hm^(-2))和2种运筹(苗肥和花肥质量比分别为70%∶30%和100%∶0)处理,并以常规施肥(纯氮150 kg·hm^(-2))和不施肥为对照。【结果】2014年施纯氮150 kg·hm^(-2)时,国欣12-1籽棉产量达4 014.72 kg·hm^(-2)且显著高于其它处理;2015年苗期一次性施入缓释肥氮素用量150 kg·hm^(-2)的处理比常规施肥处理增产30.96%;前述2个处理下,国欣12-1成铃也较为集中,8月15日至8月30日成铃数占总成铃数比率(成铃率)分别达31.8%,26.1%,均高于其它处理。相关分析表明同期成铃率与籽棉产量极显著正相关(r_(2014)=0.948**、r_(2015)=0.976**)。进一步分析株型指标与8月15日至8月30日成铃率、籽棉产量的关系,提出了长江流域大麦后直播棉群体优化指标。【结论】大麦后直播棉群体优化指标可以实现高产和集中成铃的协同表达。
- 张祥胡大鹏胡大鹏李亚兵田巧凤王国平花明明陈源陈源
- 关键词:氮肥株型高产
- 浅谈高等农业院校实验基地实践教学的困境与出路——以扬州大学“大田实训计划”为例被引量:1
- 2018年
- 实验基地实践教学在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学科知识综合掌握能力、灵活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各校在开展此实践教学过程中都遇到了一定困难。本文以扬州大学"大田实训计划"为例,列举了其中可能遇到的困境,并给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实验基地实践教学水平提供参考。
- 张祥董召娣田巧凤陈媛陈源陈德华
- 关键词:农业院校实践教学
- 缓释氮肥运筹对麦后直播棉熟相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以早熟棉品种"中棉所50"为材料,采用小麦后直播的种植方式,设置不同缓释氮施用量(45、90和135 kg·hm-2)和不同施用时期(2、4叶期),研究缓释氮肥运筹对小麦后直播棉吐絮和熟相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年施氮90 kg·hm-2并于2叶期或4叶期施用产量最高。在2叶期施用处理下,吐絮率高且更为集中。2017年使用脱叶催熟剂后10月8日~11月2日的吐絮强度为1.0~1.1个·(m2·d)-1,对照仅为0.8个·(m2·d)-1;且最终吐絮率均在90%以上。脱叶催熟前黄叶率17%~19%,主茎红茎比67%~70%,上部倒1果枝红茎比为53%~60%,倒2~4果枝红茎比在71%~79%范围内则是产量高和吐絮多的熟相反映。相关分析表明,黄叶率、主茎红茎比、上部4台果枝红茎比与吐絮率均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而始絮期(9月23日)的黄叶率、主茎红茎比、上部4台果枝红茎比与8月30日~10月8日吐絮强度呈极显著开口向下抛物线关系。说明吐絮期保持适宜的黄叶率、主茎和上部4台果枝红茎比有利于集中吐絮。综合而言, 2、4叶期适宜的缓释氮施用有利于提高产量,而2叶期施用又能形成合理的熟相,从而实现集中吐絮,为机械化采收奠定基础。
- 芮秋治李亚兵胡大鹏徐景丽刘媛媛田巧凤张祥陈源陈德华
- 关键词:缓释氮肥运筹熟相
- 缓释氮肥运筹对麦后直播棉株型调节和成铃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以中棉所50为供试材料,设计缓释氮肥用量(45、90、135kg·hm^(-2))和施用时期(2、4叶期)2个因子试验,以不施肥和常规施肥为对照,研究缓释氮肥轻简化应用对小麦后直播棉株型和成铃的影响。结果表明:4叶期一次性施入90kg·hm^(-2)的缓释氮肥处理群体成铃数最多,且群体成铃集中。合理的缓释氮肥运筹能塑造高光效株型,株高保持在81.2~90.5cm,节枝比为2.6~2.7,从而提高果枝长度和果枝向值,降低果枝弯曲度;相关分析进一步表明,株高、节枝比与成铃数、成铃强度呈显著或极显著的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关系;果枝长度、果枝向值与成铃数、成铃强度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果枝弯曲度与成铃数、成铃强度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因此,通过缓释氮肥轻简化施用可构建高光效株型,促进小麦后直播棉成铃并成铃集中,为高产和机采提供空间结构基础。
- 张晨霞胡大鹏张中宁刘震宇田巧凤何润陈晨陈媛张祥陈德华
- 关键词:氮素运筹缓释肥株型
- 喷施尿素对Bt棉蕾的杀虫蛋白含量影响及氮代谢机制
- 2023年
- 以常规种泗抗1号(SK-1)和杂交种泗抗3号(SK-3)作为试验材料,设置喷清水(CK)和不同浓度(1.0%~10.0%)尿素处理,研究喷施不同浓度尿素对Bt棉蕾中杀虫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尿素浓度的增加,棉蕾中杀虫蛋白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尿素浓度7.0%~8.0%处理的棉蕾中杀虫蛋白含量最高,较对照增加14.9%~24.8%。氮代谢机制表明,棉蕾中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酶(GOGAT)、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提高,与Bt杀虫蛋白含量表现一致;蛋白酶和肽酶活性与Bt蛋白含量量呈相反特征。主成分分析进一步表明,两品种棉蕾的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GS、GOGAT、GOT和GPT活性对Bt杀虫蛋白含量变化的贡献分别达71.8%和72.4%;蛋白酶和肽酶活性对Bt杀虫蛋白含量变化的贡献分别为23.4%和21.6%。综上,蕾期根外喷施尿素,Bt棉蕾的蛋白质合成提高是杀虫蛋白含量提高的主要原因。
- 何润周明园陈晨张晨霞田巧凤刘震宇陈媛张祥陈德华陈源
- 关键词:BT棉杀虫蛋白氮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