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立冬
-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泗洪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创短节段联合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19例体会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微创短节段联合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微创短节段联合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19例,记录并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椎体前缘高度的变化、Cobb’s角的矫正程度、疼痛改善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平均(70±20)min,平均出血(65±15)mL,随访4~ 16个月,平均随访8个月,术前和末次随访椎体前缘高度由(14.9±3.6)mm恢复到(23.4±4.8)mm,Cobb’s角分别由平均(24.1±6.9)°恢复到(15.8±7.3)°,疼痛症状改善明显。无断钉及松动,椎体高度未出现明显丢失。结论微创短节段联合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口小,对腰背肌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内固定坚强,术后可以早期下床功能锻炼,疼痛症状改善明显,并发症少。
- 罗辉耀吴昊苗立冬朱冬承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微创置钉内固定术
- 双侧开窗减压钉棒固定椎间融合治疗峡部裂腰椎滑脱症被引量:5
- 2017年
- 峡部裂腰椎滑脱症是导致患者下腰痛、间歇性跛行及下肢根性疼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腰椎病变,随着对该病深入研究及脊柱外科领域生物力学和手术技术发展,有效的减压、复位、固定及椎间融合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肯定。
- 罗辉耀苗立冬吴昊
- 关键词:开窗椎间融合峡部裂腰椎滑脱
- 锁定钢板微创治疗四肢近关节端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 2020年
- 目的 针对锁定钢板微创治疗四肢近关节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展开探讨分析。方法 将我院在2016年3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60例四肢近关节端骨折且行锁定钢板微创治疗的患者样本资料用于本次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围术期均接受相同的护理,并基于具体情况开展治疗,将所有对象归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收治于我院的60例四肢近关节端骨折单行开放手术的患者样本作为对比,归为对照组。通过收集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长以及患者满意度,从而重点探讨锁定钢板微创治疗四肢近关节端骨折临床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长均显著降低,同时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两组临床效果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平均持续时间(64.0±12.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25.5±18.0)m L、术后平均住院时长(14.5±2.0)d、满意度为90%。结论 锁定钢板微创治疗四肢近关节端骨折临床效果理想,围术期风险系数低,能够显著推动预后进程,促进患处康复痊愈,同时提高患者对于医护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深入研究并给予应用。
- 苗立冬
- 关键词:临床疗效
- 足踝创伤性关节炎应用踝关节融合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评估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10月—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94例足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予保守治疗,观察组则予踝关节融合术。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踝后足评分、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40.32±2.64)分、功能(38.01±2.85)分、X线(8.15±1.02)分、踝后足评分总分(80.78±3.46)分,高于对照组(24.38±2.55)分、(21.26±2.59)分、(4.12±0.82)分、(61.29±3.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73、-29.818、-21.111、-27.505,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3.62%)高于对照组(7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1,P=0.020)。观察组生理(22.01±2.42)分、肢体(21.34±2.32)分、社会(21.17±2.66)分、精神(22.15±2.78)分及总评分(90.35±3.86)分,高于对照组(16.02±1.92)分、(15.87±1.99)分、(16.05±2.13)分、(16.62±2.11)分、(71.51±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93、-12.269、-10.300、-10.863、-26.321,P<0.05)。结论对足踝创伤性关节炎运用踝关节融合术效果理想。
- 雷扬疏致富孙军王继成苗立冬朱勇敢
- 关键词:踝关节融合术临床疗效
- 经皮肱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 2021年
- 目的研究肱骨近端骨折采用经皮肱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1月—2021年2月该院骨科住院部收入的102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视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研究组51例,采用经皮肱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治疗情况、肩关节功能恢复以及术后并发症种类和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6%,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4,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76%,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1,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66、13.822、15.246、11.285,P<0.05);研究组肩关节功能疼痛、功能、运动限制、解剖复位单项分值和总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肱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高,手术情况佳,有效减轻术后疼痛,恢复肩关节肌力和活动能力。
- 苗立冬疏致富罗辉耀吴昊
-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肩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