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一韬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栓调节蛋白对脓毒症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3年
- 脓毒症是由感染及系统性炎症反应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脓毒症患者的凝血系统及炎症反应均发生异常,两者互为影响,在脓毒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血栓调节蛋白作为凝血系统中重要的调节因子,它通过直接与间接的途径发挥抗炎和抗凝的双重作用,为脓毒症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该文就血栓调节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其对脓毒症的治疗作用和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卢化祥贾一韬姚敏方勇
- 关键词:血栓调节蛋白脓毒症抗炎抗凝
- 乌司他丁对小鼠不同程度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小鼠轻、重度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方法建立缺血时间分别为90 min和180 min的小鼠轻度肠I/R损伤模型(模型1)和严重肠I/R损伤模型(模型2)。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1对照组和治疗组、模型2对照组和治疗组,共六组(n=10)。模型1和模型2治疗组小鼠均于缺血结束后再灌注前即刻尾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6 IU/g,相应对照组于缺血结束再灌注前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再灌注2 h后于下腔静脉采血。观察小肠黏膜的大体损伤情况;采用Chiu氏评分法对小肠病理损伤程度进行评分;检测黏膜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小鼠肠黏膜结构正常,其余各组小鼠均有明显肠黏膜损伤,并伴有黏膜MPO活性增加及血清TNF-α和IL-6水平升高。与相应对照组比较,模型1治疗组小鼠的肠黏膜损伤显著加重,Chiu氏评分显著升高(P<0.01);但模型2治疗组小鼠的小肠损伤明显减轻,Chiu氏评分显著降低(P<0.01)。模型1和模型2治疗组小鼠的血清TNF-α、IL-6水平及MPO活性均明显低于其相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乌司他丁治疗可减轻严重肠I/R损伤但加重轻度肠I/R损伤,这一作用可能与其抗炎作用有关。
- 卢化祥贾一韬俞为荣姚敏方勇
- 关键词:乌司他丁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
- P物质诱导高糖条件下成纤维细胞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分子机制
- 目的 研究P物质(substance P,SP)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 高糖DMEM培养基培...
- 贾志刚方勇姚敏俞为荣徐鹏贾一韬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