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磊
-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更多>>
- 综放工作面粉尘运动规律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被引量:11
- 2011年
- 以某矿综放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法,得出综放工作面粉尘运动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割煤过程是综放工作面的主要产尘环节。割煤时下风向20 m、移架下风向10 m和放煤下风向5 m为重点防尘地点;割煤时下风向60 m、移架下风向10 m和放煤下风向20 m以后多为难于沉降的呼吸性粉尘,防尘重点应为呼吸性粉尘。
- 苗飞赵磊磊
- 关键词:综放工作面粉尘数值模拟FLUENT
- 采场弯曲下沉带内巷道底鼓规律及控制技术被引量:5
- 2013年
- 为解决遗留煤炭资源回采时巷道掘进工程量大的问题,采用现场实测的方法分析了动压条件下上部巷道变形规律,提出了底鼓治理方案,结果表明:在原有支护条件下,受下部工作面回采影响巷道变形主要以底鼓为主,最大达788mm;巷道底鼓剧烈变形区主要在工作面前方35m至后方13m的区域,该区域内底鼓量占总底鼓量的76%~81%;提出了巷道临时支护方案及后期底锚杆加固方案,有效控制了动压条件下巷道底鼓。
- 熊祖强陶广美赵磊磊
- 关键词:底鼓临时支护
- 凤凰山矿XV1304工作面石灰岩坚硬顶板运动规律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文章以凤凰山矿石灰岩坚硬顶板条件下XV1304综采工作面生产为背景,采用理论计算和现场实测的方法对顶板结构特征及顶板来压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K2石灰岩坚硬顶板分为下、中、上三个分层,各分层强度由下至上逐渐增大,岩层完整性也逐渐提高;总厚约3.9m(厚约1.3m的下分层和厚约2.6m的中分层)的顶板下部分层随机垮落;厚约5.21m的顶板上部分层并未表现出典型的周期来压特征,表现出明显的缓慢下沉特征。
- 王俊杰赵磊磊
- 关键词:石灰岩坚硬顶板顶板结构
- 薄煤层工作面底板突水机理及防治技术被引量:2
- 2013年
- 采用理论分析和工程计算的方法对鹤壁煤业集团王河矿10902薄煤层工作面底板突水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工作面富水异常区进行了钻孔验证和注浆加固设计研究。结果表明,该地质条件下的隔水层安全厚度为10.5 m,大于直接底砂质泥岩厚度9.15 m,给工作面造成突水威胁,并对富水异常区进行钻探和注浆加固,使得工作面突水量由注浆前的130 t/h减至20 t/h。
- 张哲赵磊磊
- 关键词:底板突水隔水层注浆加固
- 寺河矿大采高长工作面末采过大断层实践
- 2013年
- 以寺河矿4303大采高长工作面末采阶段过大断层为背景,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通过对不同过断层方案的对比分析,确定了采用挑顶破岩强行过断层的技术方案,并对方案的关键技术及参数进行了研究,同时提出了过断层期间的施工管理措施及注意事项,减小了过断层施工对工作面正常回采造成的影响。
- 尚玮炜赵磊磊
- 关键词:大采高大断层
- 大采高长工作面主撤巷道合理布置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为了确定寺河矿4301大采高长工作面主撤巷道的合理位置,减少煤柱损失,通过研究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规律,探讨合理的煤柱留设宽度,进而确定主撤巷道的位置。采用现场观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工作面末采阶段,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峰值位置保持在距工作面8~10 m处,影响范围约50 m,剧烈影响范围约为20 m;合理的煤柱留设宽度应为35~45 m,即主撤巷道应布置在距盘区集中巷35~45 m处,既保证了主撤巷道的稳定,同时也减少了煤炭资源的损失。
- 熊祖强赵磊磊赵辉
- 关键词:大采高超前支承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