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冰

作品数:18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护理
  • 5篇重症
  • 4篇动脉
  • 4篇危重
  • 4篇危重症
  • 4篇呼吸科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衰竭
  • 2篇重症患者
  • 2篇重症医学
  • 2篇危重症医学
  • 2篇内科
  • 2篇老年
  • 2篇老年患者
  • 2篇呼吸内科
  • 2篇护理风险
  • 2篇冠脉
  • 2篇干预

机构

  • 18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作者

  • 18篇闫冰
  • 11篇王智慧
  • 5篇陈晓会
  • 2篇高丽华
  • 2篇谭林琳
  • 2篇刘凯悦
  • 2篇徐红梅
  • 2篇宋健
  • 1篇姚芳
  • 1篇杨闯
  • 1篇赵新华
  • 1篇王珊珊
  • 1篇薛歆
  • 1篇闫兆红
  • 1篇夏禹华
  • 1篇胡庆鹰

传媒

  • 5篇中国医师进修...
  • 3篇中国实验诊断...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7
  • 1篇201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瞬时无波形比率(iFR)、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和血流储备分数(FFR)在诊断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20年
血流储备分数(FFR)已逐渐成为冠脉介入治疗中评估冠脉狭窄是否会导致缺血的重要参考标准。目前普遍认为如果FFR测量值显示冠脉狭窄病变会导致缺血说明其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不良相关,常需进行血运重建治疗。而FFR测量值为非缺血的病变预后较好,常仅需药物治疗。此外一些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也表明FFR指导的血运重建策略要优于仅造影指导的血运重建策略。
陈晓会闫兆红闫冰王智慧
关键词:冠脉狭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冠状动脉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2017年
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我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患者46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并平均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办法,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融入护理风险管理,最并将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中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护理应用中十分显著的效果,值得被临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闫冰周力影宋艳玲徐洪梅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呼吸内科
慢性心力衰竭的器械治疗
2025年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除了基础药物治疗外,植入性器械治疗在患者的管理中也具有重要作用。近些年心力衰竭的器械治疗发展迅速,有多种针对心力衰竭的植入性器械问世,如瓣膜治疗、自主神经调节治疗、电生理调节、心脏结构干预相关器械。二尖瓣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术(TEER)是通过经皮介入治疗应用特殊设计的器械对二尖瓣进行修复,以达到减少反流的目的。三尖瓣TEER与二尖瓣TEER相似,但因三尖瓣由三个瓣叶组成(前叶、后叶和隔叶),三尖瓣TEER需采用不同的器械植入策略。压力反射激活疗法通过植入的脉冲发生器刺激颈动脉压力感受器,从而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减少交感神经激活并增加副交感神经输出。迷走神经刺激疗法通过激活迷走神经来抵消自主神经调节失衡所造成的心脏损伤。心力衰竭的电生理调节治疗包括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脏收缩力调节器和心脏微电流疗法。目前已有心房分流器,用于创建一个永久性、可控的左向右分流,以减轻左心房压力。
陈晓会闫冰王智慧
关键词:心力衰竭器械治疗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近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缺乏运动和心脑血管代谢疾病的增多等因素,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在我国发病率不断升高,造成了严重的疾病负担。尽管目前仍无明确改善HFpEF患者预后的治疗方法,但近年在HFpEF的治疗上取得了较大进展,现依据治疗靶点的不同分类阐述HFpEF的治疗研究进展。
陈晓会闫冰王智慧
关键词:心力衰竭
极简式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临床应用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
2024年
随着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手术量不断增加、器械的快速发展及纳入低风险患者增多,与早期手术流程相比进行了简化的TAVR流程被越来越广泛采用。现从麻醉方式、血管入路、术中心室起搏方式、预扩张、术中心脏超声、术后监护和提早出院几个方面介绍极简式TAVR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
谭林琳闫冰王智慧
护患沟通技巧在呼吸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2017年
分析护患沟通技巧在呼吸科护理过程中的引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7年7月本院呼吸科收治的210例患者,将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照以往的护理形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入护患沟通技巧的护理路径展开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8.09%。对照组满意率为80.9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护患沟通技巧的方式,可以有效缓和护患关系,让患者的对其看护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因此,该护理形式在呼吸科有推广的必要。
宋艳玲闫冰徐红梅杨琪周力影
关键词:呼吸科护理沟通技巧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
2017年
分析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采取应急护理干预的实际价值与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了院内2017年3月~2017年9月期间呼吸内科收治的重症患者共计198例,根据科学分配方法将其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99例。其中针对观察组采取更具有针对性行的应急护理措施,而对于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护理的有效率,以期验证呼吸内科护理活动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结果 通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有效率为91.8%,而对照组的整体有效率为77.7%,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合研究结果,我们可以断定针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采取应急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复水平与治愈率,同时还可以提升患者满意度,所以值得在全科室进行推广学习。
徐洪梅周力影宋艳玲闫冰
关键词: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应急护理
关于呼吸与危重症科老年患者住院常见护理问题调查及对策分析
2021年
研究呼吸与危重症科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并研究相关解决对策。方法:以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该院呼吸科与危重症科室治疗的98例老年患者为调查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式,调查在护理呼吸与危重症老年患者的过程中,皮肤问题、心理问题等常见护理问题的发生情况,并通过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有84.69%的老年患者出现了心理护理问题,76.53%患者出现过日常护理问题,35.71%患者出现了用药安全问题,68.37%患者出现过皮肤护理问题,50%患者出现过饮食护理问题。结论:呼吸与危重症科的老年病患常见护理问题多样,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实行有针对性地为病患提供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闫冰李莹莹王佳琪郭瑞欣赵新华
关键词:老年患者呼吸科护理问题
Adropin在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0年
Adropin是一种最近发现的代谢激素蛋白,于2008年首次被发现,它由Enho基因编码,产生于中枢组织大脑,也产生于外周组织心脏。此外,还存在于循环系统中[1]。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糖尿病小鼠模型不同器官组织中Adropin水平的表达,其中在胰腺组织中最高,最低的为脑组织[2]。Ganesh[3]等人研究表明,Adropin水平与年龄和体质量指数呈负相关,而经年龄调整的Adropin水平男性高于女性。
梁爽闫冰党浩迪吴箴言郭涛王智慧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体质量指数外周组织器官组织代谢激素胰腺组织
按必要性支架植入术原则应用药物洗脱支架和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究在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时按必要性支架植入术原则,在主支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ES),分支应用药物涂层球囊(DCB)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该实验为前瞻性、单中心试验,57例有分叉病变患者。评估术后即刻效果,同时于术后9个月行冠脉造影检查,记录随访过程中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病人均成功在主支植入DES,在分支应用DCB。术后9个月,晚期管腔丢失(LLL)主支为(0.27±0.38)mm,分支为(0.10±0.44)mm,MACE发生率为7.02%。其中1例死亡,2例发生心肌梗死,1例行靶病变血运重建(TLR)。结论按必要性支架植入术原则在主支植入DES,在分支应用紫杉醇涂层的药物球囊可考虑为治疗分叉病变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闫冰姚芳刘凯悦王智慧
关键词:分叉病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