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群
- 作品数:5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天然气中水含量影响因素及脱水工艺探讨被引量:14
- 2013年
- 大多数气藏属气-水两相系统,水与气长期接触,部分水进入气中而对气藏和凝析气藏的相态产生影响,在生产过程中会形成凝析水,导致井底、管线积液,形成天然气水合物而堵塞通道,酸气则会加剧管线、设备、仪表的腐蚀,严重影响正常生产。因此,正确认识影响气藏气中水含量的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图版估算法,对压力、温度、气体组成、液态水的含盐量等对天然气中气态水含量的影响作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天然气脱水工艺进行了简要的探讨。这对天然气中水含量的准确确定以及气藏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陈丽群孙雷张立强
- 关键词:天然气水含量凝析水脱水工艺高含硫
- 计算超高压气藏天然气偏差因子新方法被引量:7
- 2015年
- 地层条件下气体的偏差因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其直接影响到天然气密度、黏度、体积系数和压缩系数等物性参数的计算。天然气偏差因子计算常见的图版法和经验公式法得到的偏差因子在低压条件下误差比较小,但在超高温高压段的误差很大。针对国外提出的一种计算天然气偏差因子的新模型与TLM油田某超高温高压气藏的实际情况结合以后进行改进,改进后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2%,且该误差比与同样条件下查阅S-K图版以及DPR和DAK模型计算的误差都小,改进效果显著,可以用于该类超高温高压气藏天然气偏差因子的计算。
- 颜雪孙雷周剑锋陈丽群刘念秋
- 关键词:超高压超高温气藏
- 缝洞型储层全直径岩心注气吞吐替油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通常以大型溶洞、溶蚀孔洞及裂缝为主要储集空间,注水开发阶段油井见水快且采收率低,采用注气吞吐可以有效提高采收率。取得塔河油田全直径岩心样品进行对半剖分,根据TK404井地质模型刻蚀造洞,并采取现场油气样品进行活油复配。在不同注入气类型、不同吞吐次数、不同降压方式以及不同填充方式等条件下,完成了全直径岩心吞吐替油提高原油采出程度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吞吐时使用N2、CO2均有良好增油效果,减缓吐气降压速度、模拟多孔介质填充可在实验中提高采收程度。
- 赵磊潘毅刘学利惠健陈丽群
- 关键词:缝洞型油藏提高采收率
- 超高压气藏天然气偏差因子计算方法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地层条件下气体的偏差因子是用来计算气藏储量、进行动态分析的关键数据,通常使用实验法、图版法、经验公式法、状态方程法进行确定。但许多超高温高压实验研究表明,图版法及一些经验公式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与实验值相差很大,有的误差甚至超过了20%。针对超高压干气气藏气体偏差因子算法问题,根据调研共选择了六种方法(PR、SRK、SW、DAK、DPR、HY)分别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进行对比,结果发现SRK模型、DAK模型、DPR模型能很好地适应高温高压条件,可以作为超高压干气气藏气体偏差因子的算法。
- 陈丽群孙雷张立强周登洪
- 关键词:超高压
- 裂缝性油藏井网水驱油物理模拟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为了更好地对裂缝性油藏进行井网优选,根据实际油藏地质特征,利用相似准则制作裂缝性油藏物理模型,开展了井网水驱油实验。通过对比不同注采井网采出程度与含水率的变化,进行井网类型优选。文中对比了5种井网的开发效果,实验及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该裂缝性油藏模型,九点井网的采收率最高,这验证了裂缝性油藏吸水能力较强的特点;其余井网的采收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五点井网、排状井网、反五点井网、反九点井网,这4种井网由于强注强采,导致含水率迅速上升,驱油效果不理想,但当存在合理的裂缝分布及有效的井间干扰时,局部采油井的采收率会得到提高;可以用丁型水驱特征曲线预测该油藏的动态变化。文中的研究方法及成果对裂缝性油藏井网优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张立强孙雷陈丽群陈莹莹董卫军
- 关键词:裂缝性油藏水驱效率水驱特征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