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磊
- 作品数:14 被引量:9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市金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信息化技术在上海市金山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估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评估信息化技术在金山区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时发现和修订存在的问题。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上海市金山区朱泾、枫泾、张堰、金山卫、吕巷、廊下、亭林、工业区、山阳、漕泾和石化11所社区中新纳入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信息来源中,以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每所社区各抽取50例,3个年份实际分别各抽取550例,共计1 6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填报信息准确性、随访及时性和末次随访血压控制率的统计结果进行数据比较。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实施信息化管理后,2015年上半年高血压患者信息有94.37%来源于门诊就诊,患者管理填报信息错项率为3.94%,患者随访及时率为62.55%,与2013年和2014年同类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13.72、41.73和499.12,P<0.01)。2015年上半年末次血压控制率为64.18%,低于2014年(77.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10,P<0.01)。结论信息化技术虽提供了一个快速且可靠的获取高血压患者管理信息的有效途径,但要做到对患者血压有效控制,建议与全科医生、家庭医生、患者及所在家庭共同参与的高血压综合管理措施相结合。
- 朱晓云张亚宁陶建秀陈磊
- 关键词:高血压病患者管理
- 上海市金山区35岁以上居民糖调节受损和糖尿病流行现状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初步了解金山区35岁以上居民糖调节受损和糖尿病流行特点,为评估金山区糖尿病流行趋势并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金山区35岁以上居民进行横断面的调查。结果35岁以上居民糖尿病(DM)、糖调节受损(IGR)、糖耐量减低(IGT)和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率分别为17.84%(512/2870)、21.57%(619/2870)、16.34%(469/2870)和5.23%(150/2870)(标化率16.69%、21.25%、16.29%和4.96%)。高血压人群中DM患病率为27.58%(275/997),IGR患病率为24.67%(246/997),明显高于血压正常人群[分别为12.65%(237/1873)和19.91%(373/1873)]。男性DM和IGR患病率分别为20.42%(255/1249)和20.34%(254/1249),女性DM和IGR患病率分别为15.85%(257/1621)和22.52%(365/1621),DM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R患病率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9)。新诊断DM比例为56.45%。结论金山区糖尿病患病率处在较高水平,仅不到一半的糖尿病患者知道自己患病,有效的预防和及时发现糖尿病患者应作为今后糖尿病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 吕家爱陶建秀朱晓云陈德喜陈磊夏曙梅王海燕
- 关键词:糖尿病糖调节受损患病率知晓率
- 上海市金山区农村非规范治疗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了解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对农村非规范治疗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和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的设计,干预组患者(n=101)在现行分组管理的基础上实施社区干预,对照组(n=105)只采用现行的分组管理,项目实施1年后,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知识和行为改变情况。结果干预一年后,干预组5项高血压知识知晓率高于基线和对照组(P<0.05);干预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基线和对照组(P<0.05);干预组7项健康行为率除戒烟外均高于基线和对照组(P<0.05),干预组收缩压血压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对农村非规范治疗高血压患者提高患者知识知晓率和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效果显著,是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干预的一种有效策略。
- 周杰高霞李轶群陈磊谢春花朱惠珍
- 关键词:农村高血压干预
- 上海市金山区2002~2013年恶性肿瘤发病时间趋势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了解近年来上海市金山区恶性肿瘤发病变化趋势,为政府部门制定肿瘤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肿瘤登记报告系统采集辖区居民肿瘤发病个案信息,并计算2002~2013年金山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及不同类别恶性肿瘤的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结果]2002~2013年,金山区男性恶性肿瘤粗发病率APC=4.58%(P<0.01),标化发病率APC=0.98%(P>0.05)。女性恶性肿瘤粗发病率APC=7.06%(P<0.01),标化发病率APC=4.38%(P<0.01);男性除65岁及以上年龄组外,其余0~14岁组、15~44岁和45~64岁组肿瘤发病率均随时间呈上升趋势(APC=11.03%、3.47%、1.54%,P<0.05),女性则除0~14岁组外,其余年龄段肿瘤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APC=8.77%、4.56%、3.54%,P<0.01)。12年间,男性肺癌、胃癌、膀胱癌、脑肿瘤、白血病标化发病率无明显变化趋势(APC=-0.22%、-1.55%、-0.93%、-1.42%和1.13%,P>0.05),结直肠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标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APC=4.94%、4.08%和8.96%,P<0.05),肝癌标化发病率则呈下降趋势(APC=-3.70%,P<0.01)。同期,女性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子宫癌、脑肿瘤标化发病率随时间呈上升趋势(APC=5.34%、4.17%、20.75%、10.12%和5.59%,P<0.05),肝癌标化发病率则呈下降趋势(APC=-4.86%,P<0.01),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和胆囊癌则随时间未呈现出明显变化趋势(APC=2.66%、-2.07%、1.66%和-1.97%,P>0.05)。[结论]上海市金山区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和各类肿瘤发病变化趋势各有特点,应根据不同特征人群、不同类别肿瘤的发病趋势特点制定相应的肿瘤防控策略与措施。
- 朱晓云熊伊然陈磊马碧萍
- 关键词:恶性肿瘤发病率
- 2014-2015年上海金山区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结果分析被引量:22
- 2017年
-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金山区社区居民进行大肠癌筛查,探讨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的效果,为探索大肠癌筛查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上海市金山区常住居民进行大肠癌筛查。采用问卷调查结合粪便隐血试验(fecal occult blood test,FOBT)的两步筛查模式,初筛阳性者行全结肠镜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完成初筛58 215人,初筛完成率99.07%,初筛阳性率25.44%,肠镜依从性41.87%,大肠癌检出率0.45%,腺瘤检出率46.40%,总病变检出率35.74%,男女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4.337,P<0.001),随着年龄的增大,检出率不断上升,各年龄组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788,P<0.001)。结论大肠癌筛查能有效地检出居民大肠癌及腺瘤等病变,对于大肠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重要意义。
- 陈磊朱晓云吕家爱陈德喜夏曙梅王海燕
- 关键词:肿瘤多相筛查流行病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