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蝶心
- 作品数:35 被引量:242H指数:9
- 供职机构: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引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生物学更多>>
- 云南省2005—2014年汉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分析被引量:21
- 2015年
- 目的 了解云南省7~22岁汉族学生视力不良现状及变化趋势,为制定近视防治相关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2005,2010,2014年分层整群随机抽取云南省7 ~ 22岁汉族学生28 060名,用对数视力灯箱及串镜筛查视力不良人群.结果 云南省汉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在3个检测年度中连续上升,至2014年达69.27% (x2=319.625,P<0.01).3个检测年度中,昆明市汉族中小学生检出率恒定于中等水平,分别为59.36%,58.71%,60.74%;红河州汉族中小学生检出率迅猛增长,分别为38.76%,54.25%,71.31%.乡村学生多个年龄组2014年视力不良检出率较2005,2010年大幅上升(P值均<0.05).2014年较2005,2010年轻中度视力不良构成比下降,重度视力不良构成比持续上升.结论 云南省汉族学生视力不良的现状及发展不容乐观.需多措并举,有效控制学生视力不良的发生与发展.
- 黄达峰李玉洁常利涛安维维韦蝶心黄鑫代丽梅邓淑珍魏熙晶陈露
- 关键词:汉族
- 2000-2014年大理汉族、白族学生形态发育动态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了解大理汉、白族7~18岁学生形态发育的动态变化,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Excel和SPSS17.0对2000年以来大理7~18岁汉、白族学生的4次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年大理汉、白族学生身高、体重与2000年相比均有明显增长,但胸围增长不明显,且多个年龄段出现了下降;除女生胸围外,白族学生各指标的平均增幅高于汉族;汉、白族男生身高突增高峰年龄(PHA)表现出提前的趋势,而女生相对稳定;汉族学生成年身高性别差的变化不大,而白族有逐次缓慢上升的趋势;长期趋势提示汉、白族学生的身高、体重稳中有升,而胸围总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结论大理汉、白族学生形态发育各项指标总体上向良好方向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各民族生长发育的差异性进行深入研究,采取相应措施将有助于促进各民族学生生长发育水平的均衡发展。
- 刘春艳黄达峰韦蝶心黄鑫刘宏安维维魏熙晶常利涛
- 关键词:身高体重
- 云南省2005-2015年学生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9
- 2017年
- 目的系统分析全省学生肺结核发病趋势及流行特征,为进一步推动云南省学生、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05-2015年云南省学生肺结核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描述全省学生肺结核疫情趋势,时间、地区、人群三间分布特征。结果 2005-2015年云南省学生肺结核年均发病率为19.1/10万,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近年学生活动性肺结核和涂阳病例均出现少许回升;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呈夏初、秋季2个季节高峰;学生病例占全省病例构成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发病年龄集中于15~20岁;学生病例集中在昭通市、曲靖市和昆明市等地,但怒江州是全省报告学生肺结核发病率最高的地区。结论全省学生肺结核疫情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疫情特征提示当前的重点工作为加强学生肺结核新发病例和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的调查处置,并在相应学生人群中开展主动筛查;开展怒江州等地学生肺结核高发原因调查及学校结核病防控的现状调查。
- 韦蝶心陈伟常利涛黄达峰安维维
- 云南省2016-2018年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及疫苗补种情况分析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分析2016-2018年云南省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情况,为提高入托、入学儿童疫苗接种率、补种率和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本省2016-2018年的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疫苗补种和督导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云南省入托、入学机构和儿童接种证查验率分别为99.83%、99.44%,持证率为97.78%,补证率为91.92%,平均全程接种率为71.28%,需补种率为28.72%,平均每人有2.12剂次遗漏;免疫规划10种疫苗补种率总体为60.94%,其中,卡介苗(24.02%)补种率最低,3年来,含麻疹成分、百白破和A群流脑疫苗补种率呈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297.718、39.827、665.308;P<0.01);3年间查验率、持证率、补证率总体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r=0.052,P=0.00);全省16个州、市之间全程接种率保山市最高,为86.68%,最低版纳州,为50.66%,红河州儿童疫苗补种率最低,仅为25.42%;持证率、补种率幼儿园高于小学,补种率小学逐年呈上升趋势,而幼儿园有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云南省入托、入学儿童接种证查验工作的薄弱环节为补种率低,学校和社区卫生院应督促、追踪补种工作,尤其要做好插班生、转班生和流动儿童的补种工作。
- 邓淑珍常利涛王衡黄达峰张丽芳韦蝶心刘春艳
- 关键词:免疫规划疫苗补种
- 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状况调查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了解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状况,为进一步制定学生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2年选取云南省县区的6908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进行身高与体重测量,依据年龄段身高、年龄段体重及年龄段体质量指数(BMI)值评价营养状况。[结果]云南省农村地区被调查的6908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营养不良的1275名(占18.5%),其中生长迟滞、消瘦和生长迟滞合并消瘦的检出率依次为7.9%、9.0%和1.5%;超重和肥胖403人(占5.8%),其中超重占4.0%,肥胖占1.8%。男生的营养不良率高于女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生长迟滞合并消瘦的男生的检出率是女生的1.6倍。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之间营养不良状况的差异有显著差异(P<0.05),少数民族学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21.6%)高于汉族学生(15.9%)。不同经济片区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云南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较高,存在年龄、性别、民族和地区间差异,应开展全面而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改善学生营养状况。
- 包佑红常利涛黄达峰安维维韦蝶心代丽梅刘宏陆林
- 关键词:营养状况农村
- 云南多民族中小学生体格发育指标参考范围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制作云南多民族围青春期学生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的百分位标准曲线和百分位数界值点,为建立各指标参考值范围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云南7个民族7-18岁学生的调研数据,采用LMS法拟合百分位标准曲线,以百分位数界值点为标准,进行学生体格发育水平比较及营养健康状况评价。结果采用LMS法拟合百分位曲线效果良好,云南省7个民族学生体格发育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白族男、女生18岁年龄组身高水平最高(P50分别为172.14,159.17 cm),佤族男、女生18岁年龄组身高水平最低(P50分别为163.21,151.82 cm),2个民族男、女生18岁年龄组身高水平分别相差8.93 cm与7.35 cm。利用所建立的参考值标准筛查7个民族学生生长迟缓总检出率为2.01%,超重、肥胖总检出率分别为8.51%和4.32%,其中傣族学生生长迟缓检出率最高,为2.40%;汉族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最高,分别为9.14%,4.99%。结论基于本地区学生体质调研数据所建立的评价标准,较客观地反映了云南省围青春期青少年体格发育水平,可为评价云南省青少年生长发育与营养健康状况提供区域性的参考标准。
- 韦蝶心安维维黄达峰常利涛谭敏邓淑珍魏熙晶吕慧
- 关键词:体型
- 云南省汉族中小学生身体形态与肺活量的关系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分析云南省7~18岁汉族学生人口学因素、形态结构与肺活量水平之间的关系,并构建解释模型,为提高学生的生长发育和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对云南省7 195名7~18岁汉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肺活量测量,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构建路径模型。结果年龄、城乡、片区因素对体质量指数(BMI)指数有显著预测作用;年龄、性别和BMI指数对肺活量指数有显著预测作用,模型中人口统计学因素对BMI指数的解释量为34.7%,对肺活量指数的解释量为33.6%。结论形态结构对肺活量水平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效应,年龄、城乡、地区因素在形态结构与肺活量水平关系中具有显著作用。
- 刘宏常利涛黄达峰吕慧代丽梅李玉洁黄鑫韦蝶心包佑红安维维邓淑珍
- 关键词:人体质量指数肺活量汉族
- 云南省中学生身体素质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了解云南省中学生身体素质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的抽样方法选取2019年云南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13~18岁中学生11946名,测量不同性别、年龄、民族的学生各项身体素质相关指标及计算合格率,对弱势项目(肺活量、男生引体向上、女生仰卧起坐)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019年云南省中学生体质测试中整体合格率由高到低的项目依次为耐力跑(99.9%)、50m跑(96.4%)、坐位体前屈(96.4%)、立定跳远(86.1%)、肺活量(76.8%)、引体向上/仰卧起坐(52.5%)。不同民族间比较发现肺活量合格率最高为汉族(85.6%),最低为傣族(47.4%);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合格率最高为佤族(81.9%),最低为纳西族(4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活量项目中,超重肥胖(OR=0.56,95%CI:0.49~0.64)、学校不挤占体育课(OR=0.88,95%CI:0.81~0.97)、一周中肌肉力量锻炼≥4次(OR=0.67,95%CI:0.58~0.77)体测合格率更高,而低体重(OR=3.78,95%CI:3.31~4.56)体测合格率更低;引体向上/仰卧起坐项目中,上体育课时感觉出汗(OR=0.87,95%CI:0.76~0.99)、学校不挤占体育课(OR=0.87,95%CI:0.80~0.93)、每天上课间操次数超过两次(OR=0.76,95%CI:0.67~0.88)体测合格率更高,而低体重(OR=2.10,95%CI:1.73~2.55)、超重肥胖(OR=OR=1.25,95%CI:1.13~1.38)、每天体育锻炼不超过1 h(OR=1.11,95%CI:1.02~1.20)体测合格率更低。结论引体向上和肺活量是云南省中学生身体素质弱势项目,今后政府、学校、家庭应加强合作,积极鼓励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确保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均衡发展。
- 邓淑珍张金娇谭敏顾薇黄达峰韦蝶心张丽芳刘春艳尹子光
- 关键词:中学生身体素质
- 2006-2013年云南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了解云南省近8年来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和及时、有效地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和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结果 2006-2013年云南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占云南全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60.52%,发病人数占全部发病人数的72.62%,死亡21人。798起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为疫苗针对传染病疫情;3-5月(44.73%)是事件的高发期;农村小学(54.02%)是事件的高发场所,小学生为主要发病人群(35 132例,占60.51%);托幼机构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食物中毒(7例)和乙脑(4例)是患者主要死因,死亡病例仅出现在乡镇学校,网络直报及时率仅为23.25%,但总体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结论疫苗可控传染病占87.60%,提示疫苗针对疾病为传染病疫情发生的主要构成,免疫规划仍是我省传染病防治的薄弱环节之一;早报告是控制突发事件的关键。
- 邓淑珍黄达峰代丽梅韦蝶心刘春艳常利涛
-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
- 云南省傈僳族和独龙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中小学时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营养不良严重影响身心发育[1]。肥胖是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和其他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发病基础和危险因素,儿童期肥胖不仅影响儿童当前健康,还会导致成年期肥胖的发生,增加相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的风险[2]。
- 代丽梅安维维刘宏杨帆韦蝶心
- 关键词:营养状况超重肥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