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俊民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大连民族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2篇教科书
  • 1篇新中国
  • 1篇新中国文学
  • 1篇中国文学
  • 1篇日本观
  • 1篇日本人
  • 1篇维新
  • 1篇文学
  • 1篇历史教科书
  • 1篇明治
  • 1篇明治维新
  • 1篇国文
  • 1篇国文学

机构

  • 2篇大连民族学院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徐冰
  • 2篇刘俊民

传媒

  • 1篇教育科学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新中国文学中的日本人形象——基于教科书收录作品的考察被引量:1
2011年
在新中国文学的长廊中,出现过众多描述、刻画了日本人的作品。这些作品或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中日战争的史实,采用文学作品的形式,再现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艰苦卓绝的历程,在叙事过程中,涉及日本人,大多是以群体的日本人为对象的间接描写,折射出一个民族的心灵伤痛和历史记忆,成为当代中国人心目中日本人的主体形象;另一类则是以个体的日本人为主角的直接描写,出场人物多为善良本分的日本老百姓,反映了中国人与日本友人的情谊和对两国友好的珍重。这些作品,既是中国人认知日本与日本人的源头之一,又是此种认知的组成部分,对于中日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刘俊民徐冰
关键词:新中国文学日本人
历史观的变迁及其对历史教科书的影响——基于中小学历史教科书对明治维新记述的考察被引量:2
2011年
历史教科书是年青一代认识其他国家的主要渠道和载体之一。考察中小学历史教科书的变化,既能显现一国国民历史观的变化,也能管窥到人们的历史观的变迁对教科书编写的深刻影响。笔者详尽考察了新中国各时期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对日本的明治维新陈述后认为:教科书对明治维新记述的嬗变,与思想解放同步,表现出中国人在不断修正自身对日的认识,使之科学化、符合历史事实;中国人在教科书中修正对日认识和历史记述的过程,可以为日本人思考教科书问题提供启示和借鉴。
刘俊民徐冰
关键词:日本观历史教科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