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露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铜陵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动脉介入治疗
  • 2篇心病
  • 2篇心肌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治疗
  • 2篇经皮冠状动脉...
  • 2篇经皮冠状动脉...
  • 2篇冠心病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 1篇短效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房颤动患者
  • 1篇心功能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炎

机构

  • 6篇铜陵市人民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市第一医...

作者

  • 6篇叶露
  • 3篇李必龙
  • 3篇严凌
  • 2篇黄多新
  • 2篇周杰
  • 2篇张斌
  • 2篇汪坤
  • 2篇艾阳
  • 1篇余飞
  • 1篇朱春甲
  • 1篇江洁
  • 1篇潘令新
  • 1篇杨茹
  • 1篇林松
  • 1篇刘芳

传媒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铜陵职业技术...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铜陵地区冠心病PCI术后二级预防现状及原因分析
2020年
通过调查了解铜陵地区冠心病PCI术后二级预防现状,并分析可能原因。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8年11月在铜陵市人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是否规范治疗将研究对象分为规范治疗组(92例)和不规范治疗组(68例)。通过门诊随访了解两组民医院心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冠心病并首次行PCI治疗的患者的用药情况、停药及停药原因以及有无不良事件发生。结果:(1)规范治疗组中居住在城市的患者比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患者比例、职工医保的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不规范治疗组。规范治疗组中居住在农村的患者比例、文盲患者比例、新农合患者比例均显著低于不规范治疗组。(2)不规范治疗组患者中,氯吡格雷停用最多,占60.3%。(3)各类药物停药原因中,随意停药及由于经济原因停药现象普遍,少部分因药物副作用或遵医嘱停药。其中阿司匹林以随意停药最多,占59.3%;氯吡格雷以经济原因停药最多,占43.9%;他汀类药物也以经济原因停药最多,占44.8%。(4)不规范治疗组患者中心绞痛再发及心力衰竭发生的比例显著高于规范治疗组(P< 0.05)。(5)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提示文盲患者、新农合患者及居住在农村患者与PCI术后不规范治疗组之间具有独立显著的相关性。结论:铜陵地区冠心病PCI术后不规范治疗程度较高,同时研究还发现PCI术后患者的生存环境、生活条件及教育背景可能会影响其二级预防效果。
杨茹潘令新叶露江洁张斌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内科治疗妊娠合并心脏病30例临床分析
2018年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相关的专业学者认为,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在妇女妊娠期间一种相对棘手的并发症,本次医疗分析工作的最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妊娠合并心脏病病例的分析,找出针对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合理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2年至2017年五年内,入住我院进行妊娠合并心脏病治疗的3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相关患者病情状况记录分析数据的查询,探究妊娠合并心脏病发病的主要表现形式,并对相关结果进行详细的比对,为后续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研究数据,促进我国心内科治疗工作的发展。结果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导致妊娠合并心脏病发病的主要因素表现为两方面,一种是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导致的妊娠合并心脏病(共十例),占总共病例的33.3,另一种就是后天性心脏疾病(如心肌炎)所引起的妊娠合并心脏病,占所有病例的66.6%,相关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关的医疗学者通过对30例妊娠合并心脏病病例的数据研究分析,认为妊娠合并心脏病是是时下威胁孕妇和胎儿身体健康的,一种严重的孕期综合症。所以相关的医疗人员一定要对这项病症予以足够的重视,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保障胎儿和孕妇的身体健康。
叶露
关键词:心内科妊娠合并心脏病心肌炎
小剂量利伐沙班与法华林在高龄心房颤动患者抗凝及安全性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利伐沙班与法华林在高龄心房颤动患者抗凝及安全性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确诊的291例高龄心房颤动患者患者。其中对照组92例采用华法林治疗,观察组199例采用小剂量利伐沙班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并进行随访调查。记录两组患者血凝分析中国际化标准比值(INR)达标率并利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利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及总胆红素(TbiL);随访调查两组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率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NR达标率、PT、TT、APTT指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Fib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INR达标率、Fib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观察组PT、TT、APTT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肝功能指标: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ALP、TbiL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率、出血发生率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利伐沙班治疗高龄心房颤动可以起到预防以及治疗血栓的效果,且血栓栓塞、出血发生率低,且对肝功能无显著影响,推荐临床使用小剂量利伐沙班。
刘芳余飞叶露
关键词:抗凝利伐沙班
衰弱对老年冠心病病人心功能及PCI术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8
2023年
冠心病是一种老龄化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老年冠心病病人行PCI术的数量逐年增加。对于冠心病中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GRACE评分被指南推荐为危险分层工具以指导临床决策^([1])。而针对稳定型冠心病,目前仍缺乏一种良好的风险评估工具,特别是老年病人。
黄多新周杰严凌李必龙叶露林松赵莹莹
关键词:冠心病治疗非ST段抬高稳定型冠心病
超短效β受体阻滞剂治疗ACS交感风暴5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超短效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治疗ACS交感风暴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确诊为ACS交感风暴的患者予以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28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及时应用艾司洛尔,可提高该病的抢救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安全有效,有在该病抢救中推广意义。
艾阳汪坤李必龙严凌张斌叶露
关键词:艾司洛尔ACS交感风暴
比伐卢定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比较比伐卢定与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加肝素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5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EMI),随机分为比伐卢定组(23例)和替罗非班加肝素组(32例)。所有患者在发病12 h内行急诊PCI术,比伐卢定组:在急诊PCI术前静脉给予比伐卢定负荷量0.75 mg/kg,术中以1.75 mg/(kg·h)持续静脉点滴,术后以0.2 mg/(kg·h)持续静脉点滴4-20 h。替罗非班加肝素组:术前静脉内注入10μg/kg替罗非班,然后以0.075μg/(kg·h)持续静脉滴注24-36 h,同时静脉内注入普通肝素100 U/kg。观察两组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级,2 h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比,两组出血的发生率。结果:比伐卢定组与替罗非班加肝素组ST段回落百分比(91.3%和93.7%),TIMI 3级血流比例(95.9%和96.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伐卢定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替罗非班加肝素组(0%和18.7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时,比伐卢定与替罗非班加肝素相比有相同的疗效,临床出血率低,但统计学差异不明显,可能与样本量少有关。
李必龙朱春甲汪坤周杰严凌艾阳黄多新叶露
关键词:比伐卢定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替罗非班普通肝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