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圆圆

作品数:11 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职业病防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介入放射
  • 5篇介入
  • 5篇核医学
  • 4篇介入放射工作
  • 4篇介入放射工作...
  • 3篇外照射
  • 3篇介入放射学
  • 3篇个人剂量监测
  • 3篇放射学
  • 2篇外照射个人剂...
  • 2篇个人剂量水平
  • 1篇预评价
  • 1篇照射
  • 1篇诊疗
  • 1篇职业病
  • 1篇职业病危害
  • 1篇职业外照射
  • 1篇受照剂量
  • 1篇平面布局
  • 1篇外照射个人剂...

机构

  • 9篇石家庄市职业...

作者

  • 9篇张圆圆
  • 8篇陈岩
  • 8篇刘永
  • 7篇江丽红
  • 4篇牛庆国
  • 3篇李鹏
  • 3篇李冬梅
  • 3篇张伟佳
  • 3篇周静
  • 2篇朱兰英
  • 2篇王娜
  • 2篇李小鹏
  • 1篇汤志强
  • 1篇刘俊艳

传媒

  • 4篇中国辐射卫生
  • 3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2015年石家庄市某院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分析石家庄市某三甲医院介入工作人员2015年度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水平,为进一步做好放射防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Li F(Mg,Cu,P)热释光剂量计(TLD)定期监测,并使用SPSS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2015年间某院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为0.26-5.26 m Sv/a,其中内科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均有效剂量最高,为0.83 m Sv/a;某院94.3%-98.8%介入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1 m Sv/a,剂量水平低于2015年石家庄三甲医院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人年均剂量1.50 m Sv/a。结论某院剂量监测管理工作到位,但应加强重点科室放射操作管理及员工放射防护的教育与培训。
刘永师振祥牛庆国张圆圆朱兰英孟月杰江丽红陈岩
关键词:介入诊疗职业外照射
介入、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调查与分析被引量:26
2018年
目的掌握介入、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剂量水平,评价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效果,为放射卫生防护与监督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GBZ 207-2008《外照射个人剂量系统性能检验规范》、GBZ 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的要求,对铅衣内、外热释光个人剂量计(TLD)的受照剂量进行监测。结果 2015年累计监测放射工作者324名,其中介入人员287人,核医学人员37人。不同级别医院(三甲、三级(未定等)、二甲)工作人员铅衣内人均年剂量当量中位值分别为0.9 mSv、1.14 mSv和0.86 mSv;铅衣外分别为1.96 mSv、5.86 mSv和1.37 mSv。各级医院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各级医院工作人员铅衣内、外差别也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调查的324名介入、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年剂量水平,均在国家标准限值内;但铅衣内外、不同级别医院以及不同工种之间个人剂量受照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降低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在放射防护实践中应加强重点工种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与防护。
陈岩张圆圆张伟佳周静师振祥刘永
关键词:介入放射学核医学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
石家庄市医疗机构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调查及应对措施研究
刘永陈岩师振祥张圆圆江丽红牛庆国孟月杰李冬梅李鹏汤志强王娜
该研究通过对石家庄二甲以上开展介入诊疗项目的医疗机构中的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受照剂量进行监测,调查石家庄市介入工作人员的职业受照剂量水平,了解石家庄市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状况;并进一步组织开展石家庄市医疗机构放...
关键词:
关键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
石家庄市2016年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通过分析2016年石家庄辖区内医用辐射类放射工作人员的外照射个人剂量数据,发现个人剂量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规范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计佩戴的相关建议。方法根据GBZ 128-2016《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的办法,采用Li F(Mg,Cu,P)热释光剂量计,对2016年委托石家庄市职业病防治院进行个人剂量监测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监测,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共监测医用辐射类类放射工作人员3 749人,有效监测率为63%。人均年剂量当量为1. 55(m Sv/a),其中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最高为1. 82 m Sv/a,不同工种有效剂量95%置信区间部分存在交叉重叠,计算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均在14%左右,利用SPSS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 2016年石家庄市医用辐射类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基本符合要求,但核医学及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工作仍需加强。
张圆圆陈岩师振祥张伟佳周静孟月杰江丽红刘永
关键词:个人剂量监测介入放射学核医学
石家庄市二甲以上医院不同诊疗科室2014年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与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二甲以上医院从事不同诊疗科室的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的个人剂量情况。方法选取石家庄市二甲以上所有医院的504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采用热释光监测方法,结合相关标准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省级医院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平均年有效剂量当量为1.87 m Sv,市级医院人均年有效剂量为1.73 m Sv,县级医院介入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为2.24 m Sv;综合分析不同科室的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心内科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为1.63 m Sv/a,神经外科为1.85 m Sv/a,神经内科为1.66 m Sv/a,导管室为2.37 m Sv/a,骨科为2.33 m Sv/a,血管外科介入为1.82 m Sv/a;年剂量的频数分布在0 m Sv^1 m Sv所占的比例最高,为48.2%,导管室和骨科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当量与其他科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家庄市二甲以上医院绝大多数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在标准限值(20 m Sv/a)以下,导管室和骨科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较其他科室数值较高。
刘永陈岩师振祥张圆圆牛庆国李冬梅江丽红王娜
石家庄市临床核医学现状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通过调查石家庄市临床核医学现状并进行分析,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形式,对辖区内开展核医学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进行现状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医疗机构和科室的基本信息、人员基本信息、核医学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管理等项目;现场调查内容包括布局流程和放射防护设施。结果石家庄市现开展核医学诊疗的医疗机构有6家,核医学影像设备12台。核医学工作人员92人,但未配备核医学物理师、放射化学师和工程师等人员。7个核医学工作场所的建筑面积均偏小,其中4个在布局流程上存在一些问题。我市核医学诊疗单位对医护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管理较为到位。结论提高核医学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专业知识,优化核医学诊疗工作场所的布局流程对促进核医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布局流程的缺陷。
江丽红李鹏师振祥李冬梅张圆圆孟月杰陈岩
关键词:核医学平面布局放射防护管理
河北省部分核医学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现状调查与分析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掌握河北省部分核医学放射工作场所防护现状和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现状,为加强放射卫生监督和制定核医学相关标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河北省内16个核医学工作场所用X、γ辐射剂量仪测量周围剂量当量率,用α、β表面污染仪测量工作场所及工作人员体表的β表面污染;以热释光剂量法监测77名核医学工作人员的深部个人剂量当量Hp(10),并查阅这77名核医学工作人员最近两年内的职业健康检测报告。结果 SPECT(/CT)工作场所内各检测点之间辐射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F=32.02,P <0.05),其中给药窗口(护士操作位)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最高,为11.92~37.77μSv/h,平均(19.19±8.78)μSv/h;PET/CT工作场所内各检测点之间辐射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F=56.72,P <0.05),给药窗口(护士操作位)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为14.28~21.55μSv/h,平均(16.55±3.87)μSv/h;16个核医学工作场所的β表面污染水平均符合标准要求,工作人员的工作服表面污染水平超过标准的有2个(占12.50%),工作人员手部皮肤表面污染水平超过标准的有8个(占50.00%);77名核医学工作人员的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为(1.11±0.65) mSv;77名放射工作人员均未发现有皮肤表观异常,但有12人(占15.58%)在对电离辐射较为敏感的组织器官存在一些异常,核医学接触时间>20年的放射工作人员眼晶体异常和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与其他核医学接触时间组相比,未发现统计学差异。结论本次调查的核医学工作场所放射防护情况良好,但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有待加强;核医学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还需引起进一步的重视。
江丽红李鹏李小鹏陈岩梁志苓张圆圆刘俊艳刘永
关键词:核医学表面污染
核医学工作场所改建项目设计存在问题与对策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核医学工作场所改建项目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查阅2010—2014年石家庄市职业病防治院承接或完成的核医学工作场所改建项目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及相关的资料审核记录,参考GBZ120—2006《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对核医学工作场所改建项目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的7个核医学工作场所改建项目设计中,存在放射工作人员与患者共用通道;区分控制区-监督区-非放射工作区(以下简称"3区")分布设计方面,有2个项目的设计中控制区和监督区分区不明,导致放射性污染程度不同的场所混杂;3个项目室内排风的气流方向由低活区到高活区再到低活区,气流出现倒流;放射性废物管理措施符合要求。结论建议建设单位采取将放射工作人员与患者的通道分开设置,调整科室内功能区分区设置,通风管道布置和机械通风的进、出风口位置等措施,明确3区分布,使气流方向符合核医学布局原则。
江丽红孟月杰刘永师振祥李小鹏张圆圆陈岩
关键词:核医学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石家庄市6家民营医院2013-2015年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调查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石家庄市民营医院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了解相关工作人员受照剂量,为放射卫生防护与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Li F(Mg,Cu,P)热释光个人剂量计(TLD),按照GBZ 128-2016《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规范》的要求,每3个月定期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2013-2015年监测石家庄市6家民营医院介入放射工作人员152人,人均年当量剂量分别为0.36、0.54和0.95 m Sv/a,监测结果中未出现超过20 m Sv/a的介入放射工作人员。3年间民营医院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实际监测人数波动频繁,但个人剂量计送检率逐年上升,2013年个人剂量计送检率为57.1%,2014年送检率上升到81.5%,2015年送检率最高为94.1%。结论石家庄市民营医院的介入放射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工作,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在逐年增大,人员变动频繁,监管需加强。
张圆圆陈岩师振祥牛庆国张伟佳周静朱兰英刘永
关键词:介入放射学个人剂量水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