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石家庄市某三甲医院介入工作人员2015年度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水平,为进一步做好放射防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Li F(Mg,Cu,P)热释光剂量计(TLD)定期监测,并使用SPSS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2015年间某院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为0.26-5.26 m Sv/a,其中内科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均有效剂量最高,为0.83 m Sv/a;某院94.3%-98.8%介入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1 m Sv/a,剂量水平低于2015年石家庄三甲医院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人年均剂量1.50 m Sv/a。结论某院剂量监测管理工作到位,但应加强重点科室放射操作管理及员工放射防护的教育与培训。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二甲以上医院从事不同诊疗科室的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的个人剂量情况。方法选取石家庄市二甲以上所有医院的504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采用热释光监测方法,结合相关标准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省级医院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平均年有效剂量当量为1.87 m Sv,市级医院人均年有效剂量为1.73 m Sv,县级医院介入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为2.24 m Sv;综合分析不同科室的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心内科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为1.63 m Sv/a,神经外科为1.85 m Sv/a,神经内科为1.66 m Sv/a,导管室为2.37 m Sv/a,骨科为2.33 m Sv/a,血管外科介入为1.82 m Sv/a;年剂量的频数分布在0 m Sv^1 m Sv所占的比例最高,为48.2%,导管室和骨科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当量与其他科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家庄市二甲以上医院绝大多数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在标准限值(20 m Sv/a)以下,导管室和骨科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较其他科室数值较高。
目的分析石家庄市民营医院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了解相关工作人员受照剂量,为放射卫生防护与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Li F(Mg,Cu,P)热释光个人剂量计(TLD),按照GBZ 128-2016《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规范》的要求,每3个月定期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2013-2015年监测石家庄市6家民营医院介入放射工作人员152人,人均年当量剂量分别为0.36、0.54和0.95 m Sv/a,监测结果中未出现超过20 m Sv/a的介入放射工作人员。3年间民营医院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实际监测人数波动频繁,但个人剂量计送检率逐年上升,2013年个人剂量计送检率为57.1%,2014年送检率上升到81.5%,2015年送检率最高为94.1%。结论石家庄市民营医院的介入放射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工作,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在逐年增大,人员变动频繁,监管需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