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春林
- 作品数:36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贵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不同育肥精料补充料饲喂放牧山羊的效果被引量:1
- 2015年
- 为提高放牧山羊的养殖效果及经济效益,选用77只贵州本地黑山羊,按体重大小平均搭配随机分成7组,每组11只,在全放牧条件下日补精饲料量150g/只(试验2~4组添加Ⅰ号微量元素预混料,试验5~7组添加Ⅱ号微量元素预混料),进行60d饲养试验,探索其对放牧山羊的饲养效果。结果表明:在以放牧为主的山羊精料补充料中加入微量元素预混料可以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增重速度、饲料报酬、蛋白质转化效率以及山羊成活率,且添加Ⅱ号微量元素预混料的饲养效果好于Ⅰ号,其中以精料补充料粗蛋白质含量为17.7%的效果最佳,其饲料报酬为0.90,蛋白质转化效率为6.30,平均日增重达167g/只。
- 王浪冯杰夏先林主性刘若余杜春林刘天萍张大权赵开宇郎宏金谢国武韩连正侯萍王健
- 关键词:放牧山羊精料补充料微量元素预混料饲养效果
- 一种基于黔中金荞麦发酵物的地方猪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新型饲料与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金荞麦发酵物的地方猪饲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基于金荞麦发酵物的猪饲料是由饲料添加剂和基础饲料组成;所述饲料添加剂是以猕猴桃与煮熟薯类作物混合物、金荞麦水提渣和金荞麦醇提渣...
- 周思旋张涛杜春林赵宇谭娅唐远江史开志王婧赵春萍齐婧
- 肉类风味物质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23年
- 肉类的风味是一个重要的感官参数,主要决定肉的感官特性。肉类风味是影响肉类滋味和消费者接受度的重要因素。过去,风味物质的检测常使用嗅觉分析人员,近年来,肉类风味物质的检测技术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一种常用的检测技术是化学分析,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这些技术可以精确地测定肉类中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此外,质谱技术的发展也为肉类风味物质的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工具,目前常将2种方法结合运用。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核磁共振,其在检测风味物质中具有非破坏性、高分辨率、多参数分析等优点。总之,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核磁共振技术是目前常用的肉类风味物质检测技术,本文总结了它们的原理和优缺点,旨在为肉类风味物质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杜春林赵春萍赵春萍
- 关键词:风味物质感官评价核磁共振色谱-质谱联用电子鼻
- 一种调控猪脂肪沉积性能的新LncRNA应用、挖掘及鉴定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控猪脂肪沉积性能的新LncRNA,首次筛选出显著差异表达LncRNA,再对LncRNA的co‑expression靶基因和co‑location靶基因进行预测及功能分析,在两个层面均挖掘了TCONS_00...
- 张雄史开志王婧张静杜春林赵春萍
- 文献传递
- 用于检测猪源差异脲原体的引物对、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猪源差异脲原体的荧光定量PCR引物对,所述引物对的核苷酸序列如下所示:上游引物P1:5’‑CGCGTAGCTGTACTGAGAGG‑3’;下游引物P2:5’‑CACGCGGCATTGCTTCATA...
- 张静赵春萍王婧史开志张雄杜春林齐婧周思旋谭娅
- 文献传递
- 一种调控贵州香猪胴体指标的基因变异位点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贵州香猪胴体指标的基因变异位点及其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本发明提供了10个SNPs位点,并提供SNPs位点在调控动物胴体性能及调控猪脂肪沉积中的应用,并通过将检测出的10个SNPs位点分别与贵州从...
- 张雄史开志王婧张静杜春林赵春萍张林鑫
- 文献传递
- 一种改善猪肉风味的饲养方法
- 本发明属于脊椎动物饲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猪肉风味的饲养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猪肉风味的饲养方法,所述饲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处于生长周期中后期的猪,先用饲料A喂饲7‑10天;此后喂饲饲料B;饲料A按照重量份计,包...
- 张涛唐远江卢昱希陶小艳周思旋杨粤黔张雄赵春萍杜春林
- 一种基于黔中金荞麦发酵物的地方猪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新型饲料与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金荞麦发酵物的地方猪饲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基于金荞麦发酵物的猪饲料是由饲料添加剂和基础饲料组成;所述饲料添加剂是以猕猴桃与煮熟薯类作物混合物、金荞麦水提渣和金荞麦醇提渣...
- 周思旋张涛杜春林赵宇谭娅唐远江史开志王婧赵春萍齐婧
- 一种改善猪肉风味的饲养方法
- 本发明属于脊椎动物饲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猪肉风味的饲养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猪肉风味的饲养方法,所述饲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处于生长周期中后期的猪,先用饲料A喂饲7‑10天;此后喂饲饲料B;饲料A按照重量份计,包...
- 张涛 唐远江 卢昱希 陶小艳周思旋杨粤黔 张雄赵春萍杜春林
- 不同灌草组合与行数比对多花木蓝灌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明灌草组合和行数比对灌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为贵州中低海拔喀斯特地区多花木蓝灌草地建植与饲草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黔南多花木蓝(I)、钻石T多花黑麦草(L)、宽叶雀稗(P)和WL525HQ紫花苜蓿(M)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7种灌草组合(A1,I 13.50kg/hm^(2)+L 24.00 kg/hm^(2);A2,113.50 kg/hm^(2)+P 9.00 kg/hm^(2);A3,113.50 kg/hm^(2)+P 9.00 kg/hm^(2)+M 7.50 kg/hm^(2);A4,I 13.50 kg/hm^(2)+P 11.70 kg/hm^(2)+M 3.00 kg/hm^(2);A5,I 13.50 kg/hm^(2)+L 8.40 kg/hm^(2)+P 8.10 kg/hm^(2)+M 3.75 kg/hm^(2);A6,I 13.50 kg/hm^(2)+L 12.00 kg/hm^(2)+P 4.50 kg/hm^(2)+M 7.50 kg/hm^(2);A7,I 13.50 kg/hm^(2)+L 14.40 kg/hm^(2)+P 4.95kg/hm^(2)+M5.25 kg/hm^(2))和5种行数比(B_(1),1:3;B_(2),1:2;B_(3),1:1;B_(4),2:1;B_(5),3:1)处理,多花木蓝混播灌草地牧草产量的变化。[结果]灌草组合和行数比对灌草地的灌草产量构成和总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多花木蓝与3种草本混播灌草地的总产量较高,其中,以A6生产表现最好,为15.25 t/hm^(2)。多花木蓝与草本牧草以行数比B_(1)(1:3)或B_(2)(1:2)混播效果较好,牧草产量为13.33 t/hm^(2)和14.13 t/hm^(2)。不同建植模式以A6B_(1)的总产量最高,为16.66 t/hm^(2);A6B_(2)(15.94 t/hm^(2))和A6B_(3)(15.77 t/hm^(2))其次。[结论]牧草产量以灌草组合13.50 kg/hm^(2)多花木蓝+12.00 kg/hm^(2)多花黑麦草+4.50 kg/hm^(2)宽叶雀稗+7.50 kg/hm^(2)紫花苜蓿按灌草行数比1:3混播的最高,可作为贵州中低海拔喀斯特地区多花木蓝灌草地建植的适宜模式推广应用。
- 张瑜杜春林罗天琼雷霞
- 关键词:多花木蓝灌丛草地牧草喀斯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