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云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贵州省煤田地质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矿业工程

主题

  • 4篇煤矿
  • 2篇地质
  • 2篇煤田
  • 2篇矿床
  • 1篇地质背景
  • 1篇地质构造
  • 1篇断层
  • 1篇岩矿
  • 1篇岩石破坏
  • 1篇石灰岩
  • 1篇石灰岩矿
  • 1篇石灰岩矿床
  • 1篇推覆
  • 1篇推覆构造
  • 1篇逆冲
  • 1篇逆冲推覆
  • 1篇逆冲推覆构造
  • 1篇逆断
  • 1篇逆断层
  • 1篇脱硫

机构

  • 6篇贵州省煤田地...
  • 2篇河南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王云
  • 2篇刘顺喜
  • 1篇胡传文

传媒

  • 3篇陕西煤炭
  • 2篇现代矿业
  • 1篇中国煤炭地质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贵州省赫章县白果煤矿地质构造、煤质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被引量:3
2020年
赫章县白果煤矿内地形条件中等,结合地表进行地质填图、浅部老窑调查成果以及深部钻探与测井、采样及样品化验测试数据,首先阐述了区域地层和区域构造特征,井田地质、煤层、煤质特征,然后对区域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及开采技术条件进行了总结,可为矿区进一步部署地质勘探工作及实现煤炭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王云汤立方
关键词:煤矿地质构造煤质特征
盘县煤田逆冲推覆构造对岩石破坏程度分析——以盘县煤田南部边界响水镇逆冲推覆构造为例
2025年
矿井建设和布置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布置在构造带这类岩石破坏程度较高的地段内。逆冲推覆构造作为一种特殊的构造类型,对岩石的破坏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叠加破坏效应。本次为研究盘县煤田逆冲推覆断层对岩石的破坏程度,以盘县煤田南部边界响水镇鲁楚村的逆冲推覆断层为例,通过系统采取推覆构造中逆冲推覆断层上下盘岩石及同沉积环境、同层位未受断层破坏的岩石分别进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实验,并结合逆冲推覆构造进一步分析。总结了逆冲推覆断层对岩石破坏的几点规律性,以期服务于矿井开采技术,特别是矿井支护等相关领域。研究这类规律对盘县煤田逆冲推覆构造区工程地质和煤矿的建设和开采具有一定的意义。
汤立方王云
关键词:逆冲推覆推覆构造岩石破坏
大型边界断层对煤矿及周边矿床(点)的影响分析——以贵州省赫章县兴发乡逆断层为例被引量:1
2019年
为研究大型边界断层对煤矿区及周边矿床(点)的影响,以贵州省赫章县兴发乡大型边界逆断层为例,在分析区域地层、区域构造的基础上,采用了地质填图和钻探等方法进行研究。地质填图了解了该工作区煤矿、铅锌矿(点)的赋矿层位及范围;钻探方法控制查明了F 1边界逆断层。结合勘查线地质剖面图控制了逆断层,分析了大型边界断层对煤矿的影响性;通过地质填图和钻孔岩芯分析了边界断层与其周边铅锌矿(点)的关系,分析了大型边界断层对其周边矿床(点)的影响性。最后总结明确了该类构造研究的重要性,以期服务于后续煤矿开采技术等领域、周边其他金属矿床(点)的寻找,从而实现找矿突破。
汤立方王云刘顺喜
关键词:煤矿
织纳煤田珠藏向斜构造特征对煤矿开采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为了探讨贵州省织纳煤田珠藏向斜构造特征对煤矿开采的影响性,利用珠藏向斜构造单元内的主要井田,即肥田一号井田、肥田二号井田、肥田三号井田和红梅井田的地勘资料。在大地构造背景下,将燕山期初次应边形成的褶曲—珠藏向斜作为一个整体构造单元,系统分析了珠藏向斜区域内褶曲和断层等构造特征的相似性和相关性,分析表明珠藏向斜的构造特征影响了后期煤矿开采的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和环境地质条件等开采技术条件。
王云胡传文汤立方
关键词:煤矿开采
贵州六枝特区脱硫用石灰岩矿床成矿特征分析
2019年
为研究贵州省六枝特区石灰岩发育地层中脱硫用石灰岩矿床成矿特征,以六枝特区岩脚镇罗汉地石灰岩矿所属的永宁镇组第一段中部石灰岩为研究对象,从岩性、遗迹化石、沉积环境等几方面探讨分析了永宁镇组第一段中部与永宁镇组第一段上部和下部的区别,总结了永宁镇组第一段中部脱硫用石灰岩矿床成因和找矿标志,对进一步拓展六枝特区其他石灰岩发育地层中脱硫用石灰岩的寻找有重要意义。
汤立方王云刘顺喜
关键词:矿床成矿特征
贵州水城蟠龙煤矿古滑坡形成及复活的可能性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经对贵州省水城县蟠龙煤矿的地质勘探,发现矿区内存在较为典型的崩塌式古滑坡。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造和水文等方面阐述了滑坡形成的地质环境背景;并从滑坡体的规模、形态、结构和物质来源方面分析了滑坡的特征。研究认为:区内断层形成于滑坡之前,是滑坡形成的前期条件,地形地貌、水文等条件为主要诱发因素;滑坡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崩塌的形成,第二阶段为滑坡的发生阶段。依据矿井排水、大气降水和采矿活动等方面分析得出滑坡存在复活的可能性,并以深层蠕动变形为主。从而为以后滑坡的治理、安全采矿提供了依据。
汤立方王云
关键词:古滑坡地质背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