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琤

作品数:7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黄土高原
  • 2篇地形
  • 2篇教学
  • 1篇等高线
  • 1篇地理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科学
  • 1篇地貌
  • 1篇地貌类型
  • 1篇地形特征
  • 1篇院校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网络
  • 1篇生态修复
  • 1篇数字地形
  • 1篇双语
  • 1篇双语课
  • 1篇双语课程
  • 1篇图像
  • 1篇农林院校

机构

  • 6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王琤
  • 5篇张青峰
  • 1篇赵忠
  • 1篇刘京
  • 1篇郝红科
  • 1篇王飞
  • 1篇石宝峰
  • 1篇常庆瑞
  • 1篇田霄鸿
  • 1篇李永启
  • 1篇王轲

传媒

  • 1篇测绘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教育界(高等...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生态网络的生态修复关键区识别——以延安市为例被引量:5
2024年
划定生态修复关键区是落实差异化生态修复策略的前提与基础。以延安市为例,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法构建景观格局,融合可能连通性指数识别生态源地。基于土地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等影响因子,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计算最小累积阻力差值,提取生态廊道,构建生态网络,并通过成本连通性划分廊道等级,利用图论法分析网络结构特征,最后叠加生态廊道与景观格局,识别延安市生态修复关键区。结果表明:(1)延安市森林、草地等覆盖基数较大,但整体较分散,景观连通性较差。(2)延安市生态源地主要分布在西南和东南部,而东北部生境质量较差,不宜物种栖息。(3)延安市生态廊道以森林景观为主,其中重要廊道占10%,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南部,生态网络空间分布极不均匀。(4)生态网络的闭合度、复杂度和连通度均较低,网络稳定性较差。(5)延安市生态孤岛主要分布在洛川县,生态修复关键区主要集中在富县和黄龙县,其中一级修复区占比21.93%。研究结果可为延安市及其他市域生态修复关键区识别及生态网络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许忠洋王琤顾彤王诗雨裴晨阳张青峰
关键词:生态网络
地形开度和差值图像阈值分割原理相结合的黄土高原沟沿线提取法被引量:20
2015年
鉴于地形正负开度对地貌的良好表达且具有分析尺度灵活性这一重要特性,本文提出一种借助地形正负开度及其差值图像阈值分割的黄土地貌沟沿线提取方法。首先,计算DEM的地形正负开度,对正负开度进行差值运算以得到开度差值图;然后,对开度差值图进行阈值处理以得到研究区正负地形空间分布特征;最后,借助数学形态学原理完成对二值化开度差值图正负地形边界——沟沿线的自动提取。试验采用高分辨率DEM数据对陕西洛川塬部分地区进行沟沿线信息提取。结果表明,与其他提取技术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仅增强了地貌基本形态特征在沟沿线提取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沟沿线提取的精确化和自动化。
王轲王琤张青峰丁凯隆
关键词:黄土高原沟沿线
农林院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教学模式改革设计
2017年
传统教学模式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教学效果难以适应并配合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与专业建设创新工作。文章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为例,介绍了农林院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教学模式现状,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对今后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创新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设计方案。
王琤常庆瑞田霄鸿张青峰
关键词:地理信息科学农林院校本科教学模式
黄土高原地貌类型界线划定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区分地理实体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在于对其界线作出划定。目前,黄土高原地貌类型界线划定多是在分类基础上按照分类界线、自然区划界线来界定。基于不同数据源及其表达方式,本文追踪前人对黄土高原地貌类型界线划定的研究进展,从形态成因的地貌分类、数字地貌分类等分类体系中总结了黄土地貌类型界线的内涵,分析了基于自然语言和数字环境下定量描述的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梳理了黄土地貌类型界线的表示方法以及基于数字地形分析技术的地貌类型定量识别及其划分方法;从地貌界线确定与分类体系的关系、地貌界线划定的理论与方法参考、地貌界线划定的尺度效应3个方面对地貌类型界线做出了讨论分析与展望,以期为黄土地貌区划的相关理论研究提供背景基础,为当地实践工作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
丁小花王琤席俊杰王朝岳程瑜张青峰
关键词:地貌类型等高线
双语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博弈分析——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GIS课程为例被引量:2
2019年
从地理信息系统(GIS)课程双语教学与博弈论的关系出发,通过对博弈模型中参与教学双方的教学效果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就教师层面,教师的英语水平、学校对教师的课程评价、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影响GIS课程双语教学的关键;就学生层面,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和理解能力是制约GIS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
张青峰石宝峰刘京王琤
关键词:博弈论教育教学
基于GIS的渭北黄土高原立地类型划分的研究——以永寿县永平乡为例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基于GIS技术,快速、准确地实现渭北黄土高原小流域范围内立地类型的划分。【方法】以地处黄土高原南缘残垣沟壑区复杂地形的永寿县永平乡为试验区,采用相对位置指数法提取地形部位信息,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对研究区地形部位在空间上的相对位置进行了定量化,结合坡向和坡度因子进行立地类型划分,最后利用现地立地因子信息样点对分类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利用上述方法将地处黄土高原南缘残垣沟壑区复杂地形的永寿县永平乡划分成19种立地类型,并对其面积进行了统计;经与实地立地类型划分结果进行比对,显示本研究方法的划分结果精度达92%。【结论】借助GIS技术不仅能快速地在小流域内实现该区域立地类型划分,而且精度高,能够为当地林业生产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撑。
王飞赵忠郝红科王琤李永启
关键词:GIS黄土高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