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佳

作品数:12 被引量:103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矿业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浮选
  • 7篇锂辉石
  • 4篇伟晶岩
  • 4篇捕收
  • 4篇捕收剂
  • 3篇磨矿
  • 2篇选择性磨矿
  • 2篇砷酸
  • 2篇石矿
  • 2篇强化浮选
  • 2篇组合捕收剂
  • 2篇锂辉石矿
  • 2篇矿物
  • 2篇辉石
  • 2篇各向异性
  • 2篇浮选分离
  • 2篇复盐
  • 2篇长石
  • 1篇调整剂
  • 1篇选矿

机构

  • 12篇西南科技大学
  • 10篇中南大学
  • 3篇教育部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作者

  • 12篇田佳
  • 11篇徐龙华
  • 8篇巫侯琴
  • 4篇董发勤
  • 4篇王振
  • 4篇易发成
  • 3篇邓伟
  • 3篇王进明
  • 2篇孙伟
  • 2篇岳彤
  • 2篇韩海生
  • 1篇刘倩
  • 1篇刘璟
  • 1篇陈海焱

传媒

  • 3篇金属矿山
  • 2篇有色金属(选...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非金属矿
  • 1篇矿产保护与利...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工程科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阴阳离子组合捕收剂浮选分离锂辉石长石的机理
由油酸钠和十二烷基氯化铵组成的阴阳离子组合捕收剂对锂辉石和长石的浮选分离表现出很强的选择性,并且当油酸钠和十二烷基氯化铵的摩尔比为9∶1时这种选择性效果最佳。通过表面张力测量得出的一些表面和热力学参数如:CMC,γCMC...
田佳徐龙华
关键词:锂辉石各向异性浮选选择性磨矿
伟晶岩型锂辉石矿石浮选药剂及工艺研究现状被引量:10
2018年
在锂资源需求十分旺盛的今天,为了促进选锂技术更好地发展,对伟晶岩型锂辉石矿石浮选药剂的种类、特点、应用及浮选工艺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1)指出伟晶岩型锂辉石矿石浮选药剂主要分为捕收剂和调整剂2大类,捕收剂方面,主要从单一捕收剂、组合捕收剂和新型捕收剂3方面介绍了捕收剂的研制、试验及应用情况,以及所存在的优缺点;调整剂方面,主要从"三碱"和金属离子为主的活化剂以及传统与新型的抑制剂等方面分别介绍了调整剂的特点、机理以及应用现状。(2)根据目前实际矿石的现状,指出伟晶岩型锂辉石矿石浮选工艺主要集中在预先脱泥浮选、不脱泥直接浮选、阶段磨矿阶段选别方面。最后指出研发绿色环保的新型药剂与高效的组合药剂,以及根据矿石性质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浮选工艺是锂辉石矿石浮选技术进步的重要方向。
巫侯琴方帅徐龙华田佳陈海焱
关键词:锂辉石浮选工艺捕收剂调整剂
川西伟晶岩型锂辉石矿选择性磨矿—强化浮选试验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川西伟晶岩型锂辉石矿中锂辉石普遍结晶较大、易于解离且在碎磨过程中容易细化,而入选锂辉石矿样的粒度对浮选结果具有很大的影响,采用选择性磨矿—强化浮选的工艺来加强对锂辉石的回收。试验确立了最佳的磨矿条件:钢球球径配比制度为35 mm∶30 mm∶25 mm∶15 mm=2∶5∶3∶7,钢球充填率为30%,磨矿时间为8 min,磨矿浓度为65%。在这一最佳的磨矿条件下可以生产最大量的有利于锂辉石浮选分离的中粒级-74+38μm产品。磨浮选工艺闭路试验可获得Li2O品位5.81%、回收率79.52%的锂精矿。
徐龙华田佳巫侯琴邓伟王进明王振
关键词:伟晶岩锂辉石选择性磨矿强化浮选
油酸钠浮选锂辉石的表面晶体化学及各向异性被引量:12
2016年
基于锂辉石与绿柱石和长石等铝硅酸盐矿物的表面皆含有活性Al原子,表面晶体化学特性是产生选择性浮选分离的决定性因素,通过不同粒级单矿物浮选实验、Zeta电位测试、红外光谱分析、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方法系统研究油酸钠浮选锂辉石的表面晶体化学及各向异性。结果表明:锂辉石浮选回收率随pH增大先增加而后减小,当pH=8.5左右,浮选回收率达到最大值;在一定粒度范围内,粒度越粗,锂辉石浮选回收率越高;锂辉石表面Al质点与油酸钠发生化学吸附作用;锂辉石晶面单位面积的断裂键数以及与油酸钠的相互作用能由大到小依次为(110)、(001),其是导致不同粒级锂辉石浮选行为差异性的根本原因。
徐龙华田佳董发勤巫侯琴王振王进明
关键词:锂辉石油酸钠各向异性浮选
砷酸复盐矿化沉淀高效除砷行为及机理
2024年
针对常规化学沉淀法处理碱性含砷废水无法高效选择性除砷的问题,提出采用砷酸复盐矿化沉淀法处理含砷废水。对25℃的Mg^(2+)-NH^(+)_(4)-AsO^(3-)_(4)-OH^(-)-H_(2)O体系进行了热力学计算,研究了工艺参数对除砷率的影响,为砷酸复盐矿化沉淀过程建立了动力学调控机制,探索了杂质离子对除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对除砷率和砷渣品位的影响显著;增大镁盐和氨盐用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除砷率,但镁盐过量时砷渣品位会随镁盐用量的增加而减小;增加镁盐用量有利于缩短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升温会明显降低除砷率和砷渣品位。杂质离子Ca^(2+)、Fe^(3+)和SiO^(2-)_(3)的加入会形成新的化合物并与砷共沉淀,对除砷具有促进作用,而加入PO^(3-)_(4)形成磷酸复盐与砷酸复盐的形成存在竞争关系,会抑制砷酸复盐矿化除砷。
房金梅孙伟韩海生徐龙华岳彤胡文吉豪王宇峰薛凯田佳
关键词:含砷废水热力学
锑冶炼砷碱渣短流程制备金属砷基础研究
2025年
金属砷是半导体材料的核心原料.锑冶炼砷碱渣中砷含量高、成分复杂,利用其制备金属砷的关键在于砷与各种杂质的高效分离.本文基于砷地球化学成矿原理,创新性提出了砷酸复盐高精度矿化沉淀理论,开发了砷酸复盐一步还原焙烧制备金属砷的关键技术,突破了高碱/盐溶液中砷与碱、相似杂质的高效分离难题,实现了含砷固废短流程高效制备金属砷.研究表明:采用双氧水进行氧化浸出实现了砷碱渣中砷的高效选择性脱除,最佳反应条件下浸出液中碱、砷与硫组分含量较高;通过碳化处理浸出液回收碱,产品中碱含量达98.79%;砷酸复盐矿化沉淀实现了砷酸盐和碳酸氢盐的选择性分离,含砷渣品位达29.75%;通过对高砷渣中加入碳粉进行还原焙烧处理,得到了纯度达99.81%的金属砷单质,单质砷中锑、硫杂质的含量仅为3%和0.16%,分析还原焙烧过程和冷凝过程中温度与吉布斯自由能的关系可知,为避免影响单质金属砷的品质,硫酸盐还原过程温度应设为620℃,增加还原物质碳粉用量或者升高还原焙烧温度,均有利于提高还原挥发效率以及降低单质砷中硫杂质的含量.本研究不仅可以为含砷固废的资源化处置提供理论依据,还有望为金属砷的高效制备提供技术支撑.
彭竣孙伟韩海生徐龙华唐亚峰岳彤张荥斐王宇峰房金梅田佳
关键词:砷碱渣氧化浸出还原焙烧
某锂辉石矿强化浮选及综合利用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针对川西某伟晶岩锂辉石矿原矿性质复杂的特点,对其进行了强化浮选分离及综合利用试验研究。通过三种流程方案对比,确定最优的选别工艺"阶段磨矿-阶段选别-组合捕收剂强化浮选分离技术",可分别获得产率为5.26%的云母精矿;Li_2O品位高达6.20%,回收率为87.34%的锂辉石精矿。通过对浮锂尾矿进一步回收长石的选矿工艺流程试验,可以获得K_2O+Na_2O含量为11.33%,作业回收率为85.77%,全流程K_2O+Na_2O回收率达到50.57%,Fe_2O_3含量只有0.21%的长石精矿,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此类难选伟晶岩型锂辉石矿的综合利用。
徐龙华田佳巫侯琴邓伟易发成董发勤
关键词:锂辉石阶段磨矿强化浮选综合利用
组合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协同效应及其浮选应用综述被引量:53
2017年
捕收剂按照一定比例组合后,形成的组合捕收剂的表面活性会显著优于单一组分。重点阐述了组合捕收剂在矿物表面产生协同效应的机理,主要包括共吸附、疏水端加长、促进吸附以及改善溶液环境等。针对组合捕收剂在难选矿石(菱锌矿、白钨矿、胶磷矿、钛铁矿、锂辉石等)的浮选分离方面的应用,分类介绍了阴离子捕收剂与阳离子捕收剂组合、阴离子捕收剂与其他阴离子捕收剂组合、阴离子捕收剂与螯合捕收剂组合、阴离子捕收剂与非离子型捕收剂组合等应用情况。
徐龙华田佳巫侯琴易发成董发勤
关键词:组合捕收剂浮选矿物
混合捕收剂浮选分离锂辉石与长石及其机理被引量:15
2018年
通过单矿物浮选实验、混合捕收剂溶液化学计算、动电位测试以及红外光谱分析,对阴阳离子混合捕收剂(油酸钠/十二胺)浮选分离锂辉石与长石的行为及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阴阳离子混合捕收剂能够显著提高锂辉石与长石的浮选分离效率。当溶液pH为8.5、油酸钠与十二胺物质的量比为6:1~10:1时,混合捕收剂对锂辉石与长石的浮选分离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其中锂辉石的浮选回收率可达85%,而长石的回收率只有25%。混合捕收剂在溶液中的存在形态与溶液的pH有关,在浮选分离的适宜pH=8.5时以分子-离子络合物的形式存在。这种分子-离子络合物对锂辉石和长石具有选择性吸附的作用。在混合捕收剂溶液中,锂辉石和长石的动电位均处于与十二胺作用后及油酸钠作用后的动电位之间,说明混合捕收剂中的2种组分在矿物表面均有吸附,而混合捕收剂使锂辉石表面动电位负移程度明显强于使长石表面动电位负移程度,说明混合捕收剂在锂辉石表面的吸附量明显比在长石表面的大,从而可以实现锂辉石和长石的选择性分离。
田佳徐龙华邓伟邓伟易发成巫侯琴刘璟
关键词:锂辉石长石浮选
复杂伟晶岩铝硅酸盐矿物晶体结构与表面特性和可浮性的关系被引量:11
2017年
基于复杂伟晶岩铝硅酸盐矿物锂辉石、绿柱石、石榴子石、长石和云母晶体结构复杂,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各向异性显著,表面化学性质相似,表面活性质点皆为Al^(3+),与传统的脂肪酸类捕收剂作用的选择性差等特点,对复杂伟晶岩铝硅酸盐的晶体结构与可浮性关系进行分析,以期为复杂伟晶岩铝硅酸矿物浮选分离提供理论借鉴。研究表明,不同铝硅酸盐矿物解离时矿物表面的诸多性质如:化学键的断裂程度、暴露元素的数量和种类、Al^(3+)对Si^(4+)的替代程度及Al的配位方式等的不同直接影响着矿物的可浮性,而导致铝硅酸盐矿物解离时表面性质差异的深层次原因是它们晶体结构的差异。
徐龙华田佳巫侯琴易发成董发勤
关键词:表面性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