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亚娜

作品数:17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标准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体育
  • 6篇紫苏
  • 4篇高校
  • 3篇食品
  • 3篇抗氧化
  • 2篇大学生
  • 2篇多酚
  • 2篇学生体育
  • 2篇山西省高校
  • 2篇体育风险
  • 2篇教学
  • 2篇工科
  • 2篇工科背景
  • 2篇管理探究
  • 1篇代谢物
  • 1篇淀粉
  • 1篇淀粉酯
  • 1篇多糖
  • 1篇新教
  • 1篇新教育

机构

  • 17篇中北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天津商业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齐鲁工业大学

作者

  • 17篇赵亚娜
  • 8篇张志军
  • 7篇李会珍
  • 2篇胡楠
  • 2篇耿延敏
  • 1篇李颖斌
  • 1篇王晓刚
  • 1篇陈铁
  • 1篇吴剑
  • 1篇王丹
  • 1篇王太林
  • 1篇刘定一
  • 1篇姚晋宏
  • 1篇崔建梅
  • 1篇陈林

传媒

  • 3篇中北大学学报...
  • 2篇武术研究
  • 1篇中国调味品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体育科技
  • 1篇农产品加工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高教学刊
  • 1篇冰雪体育创新...

年份

  • 3篇2025
  • 4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西省高校学生体育风险管理探究
2017年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山西省10所高校学生存在体育风险的相关方面进行调查,发现学生体育伤害事故致因,引入现代体育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初步建立起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应对办法,为有效减少山西省高校体育风险频数提供理论依据和管理建议。
赵亚娜
关键词:高校体育风险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定量分析紫苏不同部位的植物代谢物被引量:7
2023年
该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同时测定中国紫苏不同部位中代谢物含量的分析方法,明确紫苏不同部位中代谢物的种类与含量,为此类物质的高效利用提供一定科学依据。利用溶剂提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别对紫苏叶、紫苏壳、紫苏杆中19种植物代谢物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9种物质在55 min内完全分离,峰型和分离度良好,检出限在0.05~0.40 mg/L之间,标准曲线R^(2)均在0.9976以上,回收率和精密度分别在61.65%~111.42%和1.02%~17.20%之间。应用该方法对12种紫苏样品进行了检测,发现19种化合物在不同紫苏部位中的含量差异较大,在0.04~24.05 mg/g之间。12个样品中均检出2种酚酸和5种黄酮及黄酮苷。紫苏壳和杆中均检出木犀草素,含量为0.05~0.18 mg/g;紫苏叶中化合物含量顺序为迷迭香酸>野黄芩苷>芹菜素-7-O-葡萄糖苷。此外,在紫苏壳中首次检出HMF和糠醛两种呋喃环衍生物。该方法简单高效,仪器要求低,适用于紫苏及其他植物型样品中代谢物的定量检测。
张红玉王丹吴春剑侯天宇赵亚娜张志军雷娜娜李河
关键词:紫苏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建设产业学院探索——以中北大学生物工程产业学院建设为例被引量:3
2024年
新工科背景下,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科创融合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而相关专业的产业学院则成为主要的载体。然而对于地方本科高校、地区特色学科或专业而言,现有产业学院的组建模式和人才培养的通用性与适应性都存有较大局限。为更好支撑和服务生物工程相关行业的产业学院建设、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该文以中北大学生物工程产业学院建设的探索过程和方法为例,探索依托地方特色的生物工程专业及相关行业在产业学院建立,相关人才培养,校企、校地合作共建模式等方面的经验,为地方高校推进产业学院的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应用参考。
李河李会珍侯天宇赵亚娜胡楠陈铁张志军
关键词:生物工程应用型人才
紫苏多糖硒酸改性及理化结构特性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以水提醇沉法提取紫苏多糖(Perilla frutescens polysaccharides,PFPS),经初级分离后,采用HNO_(3)-Na_(2)SeO_(3)法对PFPS进行硒酸改性修饰得到硒化-紫苏多糖(Se-PFPS),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纳米粒度仪、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igh performance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HPGPC)、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仪和热重分析仪(thermal gravimetric analyzer,TGA)对2种多糖进行了理化及结构特性分析。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显示硒化-紫苏多糖(Se-PFPS)硒含量可达(1004.33±48.60)μg/g;FTIR分析显示Se-PFPS在620 cm^(-1)处存在Se—O—C特殊吸收峰,表明Na2SeO3与PFPS发生了化学结合,且以亚硒酸酯的形式存在;HPGPC、粒径分析显示化学修饰减小了多糖的颗粒尺寸,但同时增加了多糖分子质量;SEM和XRD分析显示硒酸改性改变了多糖的形态特征和晶体状态,且多以多晶和非晶形式存在;TGA分析显示PFPS比Se-PFPS的热稳定性更强。
赵亚娜郭江涛周田田李孟昊李会珍
关键词:紫苏多糖硒多糖
紫苏风味醋的制备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采用响应面法确定了紫苏风味醋最佳醋浴工艺条件,并对紫苏风味醋中主要基本成分与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研究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3个因素对紫苏叶多酚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法确定最佳醋浴工艺条件,建立二次多项式拟合方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紫苏风味醋中多酚组分进行定性分析,并对两种食醋的基本理化性质和体外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紫苏风味醋最佳制备工艺为液料比32∶1(mL/g)、提取时间3.2 h、提取温度72.6℃,在此条件下多酚得率为40.83 mg/g;紫苏风味醋中的总多酚、总黄酮、总多糖含量均高于原醋,HPLC分析显示紫苏风味醋具有紫苏植株特有的酚酸组分咖啡酸;体外抗氧化性试验显示,紫苏风味醋对DPPH·、ABTS·、·OH的清除能力和对Fe^(3+)的还原能力均强于原醋。
李孟昊赵亚娜赵亚娜叶童妹李会珍
关键词:紫苏叶食醋多酚抗氧化性
一种多层封装的紫苏精油水凝胶珠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封装的紫苏精油水凝胶珠制备方法,该方法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为多层封装的壁材,以紫苏精油为核心材料,采用离子预凝胶技术结合聚电解质凝聚法制备多层封装的紫苏精油水凝胶珠。采用该方法制备的...
赵亚娜李会珍王彦博张志军王琴琴
山西省高校学生体育风险管理探究
2017年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山西省10所高校学生存在体育风险的相关方面进行调查,发现学生体育伤害事故致因,引入现代体育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初步建立起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应对办法,为有效减少山西省高校体育风险频数提供理论依据和管理建议。
赵亚娜
关键词:高校体育风险
新工科背景下“食品营养学”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模式探索被引量:2
2024年
通识教育选修课是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方式。“食品营养学”是一门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学科,作为通识课程旨在培养不同专业本科生的饮食文化素养和健康意识。探讨了案例教学、POPBL教学和数字化教学在“食品营养学”通识课中的应用,为引导学生关注食品营养,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实现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方向,为提升“新工科”背景下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赵亚娜赵亚娜胡楠李河胡楠
关键词:通识选修课食品营养学教学模式
“三早一新”引领体育学科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2025年
本科生创新能力提升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维度之一。当前,各高校出台了基于教学、竞赛和实践的多种培养举措,为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重要保障。文章探讨了2021年以来中北大学体育学院开展的“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及早进课题研究,并积极参加创新项目申报”的“三早一新”培养模式,从学生的科研能力提升、指导教师创新能力、体育学科课程体系及课程考核成绩四个环节展开研究和实践。结果表明:“三早一新”培养模式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互联网+”“刘鼎杯”等提升学生科研创新与实践能力项目的积极性大幅提高;在实施“三早一新”模式后,对学生创新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课程考试成绩显著提高(P<0.05),为该培养模式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实践依据。
崔建梅王奕坤郑淇王太林吴剑耿延敏赵亚娜
关键词:体育学科
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影响因素及风险防范被引量:10
2013年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专家访谈和文献综述法,在界定了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概念的基础上,把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分为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即参与者个体差异、对体育知识的了解程度、体育经验的多少、体育风险态度、体育教师安全教育、体育场地器材管理和体育活动项目特征等七种。从学生、学校和体育保险三个层面提出了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活动风险的防范措施,为加强高校体育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耿延敏刘定一王晓刚赵亚娜
关键词: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活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