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玉婷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靛蓝
  • 1篇电化学
  • 1篇生物分析
  • 1篇生物合成
  • 1篇重组大肠杆菌
  • 1篇纳米
  • 1篇纳米复合材料
  • 1篇固定化
  • 1篇光电化学
  • 1篇复合材料
  • 1篇杆菌
  • 1篇感器
  • 1篇传感
  • 1篇传感器
  • 1篇大肠杆菌
  • 1篇复合材

机构

  • 2篇东南大学
  • 1篇浙江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赵玉婷
  • 1篇沈艳飞
  • 1篇王舒
  • 1篇程丹丹

传媒

  • 1篇材料导报
  • 1篇浙江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固定化重组大肠杆菌细胞催化合成靛蓝
2016年
为提高表达黄素单加氧酶(FMO,E.C.1.14.13.8)的重组菌EcoliBL21(pET28a-fmo)转化吲哚的效率,采用包埋法对重组菌进行了固定化研究。采用常规的固定化方法,分别使用卡拉胶、明胶、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对重组大肠杆菌进行包埋并分析各自对吲哚的转化效果,确定了海藻酸钠是较好的固定化载体。随后对海藻酸钠固定化条件进行研究,得到合适的条件是:海藻酸钠浓度为2.O%,CaCl2浓度为2.O%,固定化时间8h,细胞包埋量50g/L。采用该方法制备的固定化细胞靛蓝的转化率为58.6%,固定化后重组E.coli细胞的耐热性明显提高,且具有较好的操作稳定性,重复催化第8次的转化率为第1次的29.5%,说明固定化细胞转化法确实提高了重组细胞的转化吲哚合成靛蓝的效率。
程丹丹徐天虹王舒赵玉婷肖其敏
关键词:重组大肠杆菌固定化生物合成靛蓝
光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7年
光电化学传感器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基于化学或生物识别过程的分析设备,因具有响应快速、灵敏度高、设备简单、价格低廉且易于微型化等优点,在生命分析和环境分析等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首先介绍了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分类及用于构建该类传感器的光电活性纳米材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综述了光电化学传感器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如用于DNA检测、免疫传感及酶分析等。
赵玉婷沈艳飞
关键词:光电化学传感器纳米复合材料生物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