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晓玉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3篇META分析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伊立替康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多态性
  • 2篇UGT1A1
  • 1篇毒性
  • 1篇抑制剂
  • 1篇制剂
  • 1篇治疗疗效
  • 1篇杀伤
  • 1篇杀伤作用
  • 1篇生物医学
  • 1篇生物医学技术
  • 1篇试剂
  • 1篇试剂盒
  • 1篇输注
  • 1篇输注治疗

机构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曲秀娟
  • 6篇郭晓玉
  • 3篇刘云鹏
  • 3篇李智
  • 3篇温倜
  • 2篇张明慧
  • 1篇宋娜
  • 1篇赵佳

传媒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第十七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UGT1A1*6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毒性关系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通过整合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以得出UGT1A1*6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毒性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通过Pub Med数据库及手工搜索相关文献,制定文章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文章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数据后,应用STATA12.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章进行分析,UGT1A1*6突变型较野生型发生粒细胞缺乏的风险率显著提高(OR=2.37,95%CI 1.58~3.55,P=0.001),其中纯合突变型和杂合突变型较野生型粒细胞缺乏发生风险率高,纯合突变型(OR=5.09,95%CI2.74~9.45,P〈0.001)较杂合突变型(OR=2.07,95%CI 1.37~3.13,P=0.001)风险率更高;而在腹泻方面,UGT1A1*6突变型较野生型发生腹泻的风险率高(OR=1.48,95%CI 0.86~2.55,P=0.153),但无统计学差异,而其中纯合突变型腹泻发生风险率显著增高(OR=3.51,95%CI 1.33~9.25,P=0.011),杂合突变型(OR=1.22,95%CI 0.68~2.22,P=0.503)腹泻发生风险率增高,但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UGT1A1*6基因多态性可以预测伊立替康的毒性,尤其是粒细胞缺乏的发生率。
郭晓玉李智曲秀娟刘云鹏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伊立替康毒性META分析
UGT1A1*6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毒性关系的Meta分析
目的:UGT1A1*28基因多态性已被证实可以预测伊立替康毒性,然而亚洲人种中UGT1A1*6突变率远高于UGT1A1*28突变率,目前UGT1A1*6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毒性关系并不明确,本文旨在通过整合相关文献进行m...
郭晓玉李智曲秀娟刘云鹏
PD-1/PD-L1抑制剂联合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21年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的发展显著改善了肿瘤患者的预后,但仍然有大部分的无效和获得性耐药人群。为了提高临床获益,已有多项研究对ICIs联合治疗展开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随着ICIs联合治疗在临床中的逐步应用,ICIs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及相关不良反应的管理也越来越受关注。本文论述了以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ligand 1, PD-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ICIs联合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特点,以期为临床实践中ICIs联合治疗前评估相关毒性、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郭晓玉温倜曲秀娟
关键词:肿瘤
吉西他滨的固定速率输注与标准速率输注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比较吉西他滨以固定速率(fixed-dose rate infusion,FDR)输注与标准速率输注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及Cochran Library数据库,筛选以吉西他滨FDR化疗组为试验组、标准30 min输注(stand infusion,SI)化疗组为对照组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由2位评价者分别收集资料,严格依据纳排标准筛选文献。结果从259篇文献中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7篇文献,共1 314例患者,其中FDR组655例,SI组659例。两组间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总反应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无统计学意义,HR=0.94,95%CI(0.83,1.07),P=0.343;RR=0.99,95%CI(0.79,1.24),P=0.918;FDR组1年生存率(1-year survival rate,1-year SR)优于SI组,RR=1.42,95%CI(1.03,1.43),P=0.02;在血液学相关不良反应中,FDR组3/4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增加,RR=1.95,95%CI(1.47,2.61),P<0.001;中性粒细胞的减少发生率明显增加,RR=1.93,95%CI(1.5,2.5),P<0.001;贫血明显增加,RR=1.58,95%CI(1.12,2.22),P<0.001;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在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RR=1.67,95%CI(0.89,3.1),P=0.11;非血液学相关不良反应中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RR=1.28,95%CI(0.88,1.85),P=0.197。结论吉西他滨治疗晚期恶性肿瘤FDR组与SI组的OS及ORR均无差异,虽然FDR组1-year SR高于SI组,但血液学相关不良反应也明显增高。现有证据不足以推荐吉西他滨的FDR输注方式应用于临床。
赵佳曲秀娟李智宋娜郭晓玉刘云鹏
关键词:恶性肿瘤吉西他滨META分析
检测NKG7的试剂在制备预测肿瘤免疫治疗疗效和/或不良反应的试剂盒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检测NKG7的试剂在制备预测肿瘤免疫治疗疗效和/或不良反应的试剂盒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检测NKG7的试剂在制备预测肿瘤免疫治疗疗效和/或不良反应的试剂盒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应用能够通过...
温倜曲秀娟张明慧郭晓玉 宋雨嘉
NKG7在制备调控NK细胞外囊泡对肿瘤的杀伤作用的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NKG7在制备调控NK细胞外囊泡对肿瘤的杀伤作用的产品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通过增加NK细胞中NKG7表达的相关方法能够促进NK细胞分泌细胞外囊泡和提高NK细胞外囊泡对肿瘤的杀伤作用。经过体内和体外...
温倜曲秀娟张明慧郭晓玉宋雨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