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疫情
  • 1篇疫情流行
  • 1篇自我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病学特征
  • 1篇流行病学特征...
  • 1篇慢性非传染性
  • 1篇慢性非传染性...
  • 1篇聚集性
  • 1篇聚集性疫情
  • 1篇家庭
  • 1篇家庭聚集
  • 1篇家庭聚集性
  • 1篇非传染性
  • 1篇暴力
  • 1篇病例

机构

  • 3篇宁波市海曙区...
  • 1篇宁波市疾病预...
  • 1篇宁波市鄞州区...

作者

  • 3篇陈洁
  • 1篇张涛
  • 1篇陈冰冰
  • 1篇唐倩如
  • 1篇李小勇
  • 1篇李辉
  • 1篇王海滨
  • 1篇朱银潮
  • 1篇王永
  • 1篇庄鲁若
  • 1篇童思未
  • 1篇王慧

传媒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浙江医学教育
  • 1篇伤害医学(电...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2009—2016年宁波市自我暴力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了解宁波市居民自我暴力流行病学特征,为暴力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9—2016年宁波市6家省级伤害监测医院,收集门急诊自我暴力的病例信息并进行分析。主要采用构成比来描述病例特征,组间构成比差异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2009—2016年宁波市共监测到434例门急诊自我暴力患者,76.9%患者为15~34岁青壮年人群,男女性别比为0.5∶1。刺割伤(74.8%)和服毒(9.2%)是最主要的自我暴力方式。2男性患者采用服毒和钝器伤比例较高,而女性则刺割伤比例较高(χ~2=37.989,P<0.001)。家庭矛盾是居民发生自我暴力事件的最主要原因(55.0%)。29.3%的患者自我暴力前有饮酒行为。结论青壮年和女性人群是宁波市自我暴力的高危人群,应根据流行病学特征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朱银潮王永王慧施丹华李辉李小勇陈洁张涛
关键词:流行病学
城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模式探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适合城区居民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管理模式。方法总结与分析宁波市海曙区开展慢病防控工作的历程、主要做法与成果。结果海曙区建立了慢病防控管理长效机制,属地化管理和签约式服务推动了慢病防控的深入发展,慢病患者发现能力、系统管理率逐年提高,经过长期探讨最终确立了适合城区居民的签约式服务管理模式。结论提高患者发现能力是开展慢病防控工作的前提条件,提供适合群众需求的慢病服务模式是做好慢病防控工作的关键所在。
庄鲁若陈洁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宁波市海曙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家庭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2021年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流行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描述性分析宁波市海曙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家庭聚集性疫情,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家庭易感接触者续发的影响因素。结果:2020年1月24日至3月10日,共报告18起家庭聚集性疫情,涉及确诊病例50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0例。发病日高峰是1月22日(7例),报告日高峰是2月3日(14例)。病例集中在集士港镇,以50-69岁、家务及待业女性为主。代际发病为第一代9例,第二代17例,第三代及以上34例。家庭总续发率为30.16%,同住者续发率高于非同住者(OR=2.535 95%CI[1.060,6.062])。结论:家庭聚集性疫情病例数占比大,应提高居民自我防护意识,早期隔离密切接触者。
袁月荣王海滨陈冰冰童思未唐倩如陈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