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硅藻
  • 1篇电导
  • 1篇电导率
  • 1篇沿岸
  • 1篇沿岸流
  • 1篇黏土
  • 1篇辽东半岛
  • 1篇硅藻组合
  • 1篇海洋生物
  • 1篇海洋生物学
  • 1篇PH值
  • 1篇沉积硅藻
  • 1篇沉积环境

机构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天津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作者

  • 2篇方晶
  • 2篇胡克
  • 2篇马宏伟
  • 1篇王慧娟
  • 1篇柳建平
  • 1篇王福
  • 1篇王中良
  • 1篇杨永强
  • 1篇于丽波
  • 1篇刘飚
  • 1篇潘隆

传媒

  • 1篇海洋学报
  • 1篇应用海洋学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复州湾表层沉积硅藻的组合特征
2017年
通过对复州湾内湾附近8个不同深度的海底表层沉积物做硅藻分析、种群优势度进行计算,查明复州湾表层沉积硅藻的优势种主要包括Paralia sulcata、Coscinodiscus radiatus、C.excentrcus和Rhaphoneis surirella等9种.且优势度最高的3种硅藻P.sulcata、C.radiatus和C.excentrcus均为内湾指标种,与样品采集点的地貌位置相吻合.根据硅藻咸水种、半咸水种、淡水种占比的水平分布特征,对不同样品的硅藻组合、所处地貌位置与样品粒度的关系以及硅藻鉴定结果的聚类分析等进行了探讨.初步判明复州湾表层硅藻的组合主要受到夏季辽东湾向西南方向流动的沿岸流以及复州河与红沿河的河流的影响,另外不同的地貌部位和距离河口的远近也对硅藻组合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
黎伟麒方晶潘隆王福马宏伟胡克王中良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沿岸流
辽东半岛大孤山古溺谷平原沉积环境的复原——基于岩心黏土混浊水电导率和pH值以及硅藻组合被引量:5
2012年
对位于辽东半岛大孤山北侧砬底村沟谷中的钻孔岩心作黏土混浊水电导率、硅藻分析和pH值测定。结果显示黏土混浊水电导率曲线和咸水种硅藻含量曲线大体一致,表明黏土混浊水电导率和硅藻分析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可以相互印证。据硅藻组合、土导电率值和pH值的结果,将LD孔岩心从下到上分为4个沉积环境带:Ⅰ带为全新世海侵期的溺谷环境;Ⅱ带海水影响逐渐减弱的潮间带环境;Ⅲ带的泥炭环境分为Ⅲ-1带的受外洋海水影响的盐性沼泽湿地环境和Ⅲ-2带为积水的淡水湖沼环境;Ⅳ带分为两个亚带,Ⅳ-1带为有一定水深的陆相沼泽湿地环境,Ⅳ-2带为受海水影响的陆相沼泽湿地环境。另外黏土混浊水电导率与pH值也呈良好的反相关对应关系,这表明pH值也可以成为恢复古环境的一个重要的辅助指标。
方晶杨永强马宏伟刘飚王慧娟于丽波柳建平胡克
关键词:PH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