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医务
  • 1篇医务人员
  • 1篇疫情
  • 1篇疫情防控
  • 1篇幼儿
  • 1篇职业倦怠
  • 1篇职业倦怠状况
  • 1篇社区医务人员
  • 1篇手足
  • 1篇手足口
  • 1篇手足口病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病学研究
  • 1篇倦怠
  • 1篇倦怠状况
  • 1篇儿童
  • 1篇发病
  • 1篇发病率

机构

  • 2篇上海市黄浦区...

作者

  • 2篇马立人
  • 1篇郦佳莹
  • 1篇郑利纬
  • 1篇黄钰亮
  • 1篇唐毅
  • 1篇高捷
  • 1篇张博

传媒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职业卫生与应...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疫情防控期间上海市中心城区社区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 掌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社区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情况和影响因素,提升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方法 随机选取上海市某中心城区社区医务人员843人,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工作内容内卷(JCQ)、付出-回报失衡(ERI)问卷调查医务人员职业紧张情况,采用工作倦怠感量表(MBI)调查职业倦怠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835份,有效应答率99.1%。JCQ模式下,835名社区医务人员职业紧张检出率为42.5%,ERI模式下,职业紧张检出率为34.0%。职业倦怠发生率为50.8%,其中轻、中度职业倦怠发生率为42.2%,重度职业倦怠发生率为8.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别相比年龄<30岁、工龄<10年、临床科室、每周工作时长<40 h、不值夜班,年龄40~49岁(OR=1.546)、工龄≥10年(OR=1.506~1.707)、公共卫生科室(OR=2.085)、每周工作时长≥50 h(OR=2.408)、值夜班(OR=1.811)的社区医务人员发生职业倦怠的风险增加(P <0.05);相比月收入<3 000元、不运动、每天睡眠时间<6 h的人员,月收入≥3 000元(OR=0.098~0.133)、每周锻炼次数≥1次(OR=0.308~0.603)、每天睡眠时间≥6 h(OR=0.300~0.334)的人员发生职业倦怠的风险降低(P <0.05);社会支持(OR=0.667)、回报(OR=0.605)的得分越高,社区医务人员发生职业倦怠的风险越小(P <0.05);付出(OR=2.468)、内在投入(OR=1.549)的得分越高,社区医务人员发生职业倦怠的风险也越大(P <0.05)。结论 疫情防控期间,社区医务人员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情况。可从个体、组织、社会三方面加强干预,通过提升业务技能水平、合理排班作息、适度运动锻炼、加强心理疏导等途径方式,降低社区医务人员职业倦怠。
李为翊张博马立人高捷郑利纬
关键词:职业倦怠医务人员疫情防控
上海市黄浦区2012—2017年幼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了解黄浦区2012—2017年托幼机构幼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人群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集"上海市托幼机构因病缺勤缺课网络直报系统"中黄浦区2012—2017年托幼机构手足口病例1 220例,对其中607例病例采集咽拭子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2012—2017年黄浦区幼儿手足口病发病率整体呈现平稳下降趋势(χ~2=84.59,P<0.01),民办/私立托幼机构手足口发病率(2.4%)高于公立托幼机构(1.4%),小班手足口病例构成比较高(45.2%),中班其次(24.1%)。CVA16型阳性率有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3.61,P=0.06);HEV71型阳性率有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9.25,P=0.00);CVA6型阳性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57.70,P<0.01)。结论应根据病原学监测结果调整手足口病的防控重点和策略,对新型主导的CVA6型手足口病应引起足够重视,尤其需进一步加强对民办/私立及级别较低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的宣贯教育并落实防控措施。
马立人唐毅郦佳莹黄钰亮李为翊
关键词:手足口病发病率流行病学研究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