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芳
-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癌介入栓塞使用ICGR15和EHBF评估肝功能储备的意义
- 2022年
- 在肝癌介入栓塞症患者手术前后,使用ICGR15和EHBF评价肝储备功能的意义。方法:270例肝癌介入(TACE)患者,术前1~2日以及术后1周使用EHBF(有效肝脏血流量)和ICGR15(吲哚菁绿15分钟滞留率)两指标测定患者的手术期肝功能的变化状况。使用试验对象工作特性(ROC)曲线对术后肝功能不全的ICGR15、EHBF的预测进行了评价。分析术前根据ICGR15分值分为≤10%组、>10%~≤20%组、>20%组,分析ICGR15和EHBF两者的关系。根据介入术后肝功能恢复状况分为2组,分别比较了两组中ICGR15、EHBF的变化。结果:在术前分析ICGR15和EHBF两者的关系,并且通过ICGR15和EHBF两者的散点图发现两者之间存在负相关线性关系。介入栓塞术后根据肝功能状况分为2组,分别比较两组间ICGR15、EHBF的变化,在组间发现有意义差(P<0.01)。对于术后肝功能不全的EHBF的预测,从被试验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可以看出比ICGR15更准确。结论:EHBF比ICGR15更准确地预测肝癌介入患者在手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
- 黄芳
- 关键词:肝功能不全
- 肝有效血流量(EHBF)在评估肝癌介入术前肝储备功能中的价值
- 2023年
- 研究肝癌介入术前使用肝有效血流量(EHBF)检测肝储备功能的意义。方法 通过注射吲哚菁绿(ICG)方法对66例肝癌患者介入术前EHBF及肝功能生化指标进行检测;依据有无合并肝硬化情况,对比介入术前EHBF的情况,发现EHBF与肝癌合并肝硬化之间的关系;依据介入术后肝功能情况,比较术前肝功能指标及EHBF。结果 肝癌同时患肝硬化组与仅患肝癌组的EHBF差异显著P <0.01;介入术后出现肝功能不全组和肝功能良好组之间,,比较介入术前肝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差异,但比较EHBF差异明显(P <0.01)。结论 EHBF可以作为肝癌同时患肝硬化介入术前评估肝储备功能的有效指标。
- 黄芳
- p28GANK蛋白在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探讨p28GANK蛋白在肝细胞性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HCC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60例(其中32例伴有肝硬化组织)、正常肝组织3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CC、癌旁组织、肝硬化组织、正常肝组织组织中p28GANK蛋白的表达,分析p28GANK蛋白表达水平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 p28GANK蛋白在HCC、癌旁肝组织、肝硬化组织性、正常肝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7%、10.0%、12.5%、6.7%,HCC中p28GANK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其他组织(P〈0.05)。HCC患者中,低分化(Ⅲ-Ⅳ级)、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及TNM分期Ⅲ+Ⅳ者p28GANK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高于高分化(Ⅰ-Ⅱ级)、无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TNM分期Ⅰ+Ⅱ者(P〈0.05)。结论p28GANK蛋白表达可能与HCC的发生发展有关,p28GANK可作为HCC诊断的分子标志物。
- 莫瑞祥杨威李西融廖文胜张慧明陈泽峰黄芳
- 关键词:肝肿瘤蛋白
- 肝细胞性肝癌中p28GANK基因的表达与凋亡基因bax、bcl-2表达的关系
- 2016年
- 目的探讨p28GANK基因在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收集肝细胞性肝癌组织68例、正常肝组织3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中p28GANK基因、凋亡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结果 p28GANK在肝细胞性肝癌和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5%和6.7%,肝细胞性肝癌中p28GANK基因的表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肝细胞性肝癌组织Bax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肝组织(P<0.05),而Bcl-2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肝细胞性肝癌组织p28GANK的表达与Bcl-2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但与Bax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p28GANK蛋白表达与肝细胞性肝癌的发生发展可能相关,p28GANK和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共同表达可能在肝细胞性肝癌中起协同作用。
- 莫瑞祥杨威李西融廖文胜张慧明陈泽峰黄芳
- 关键词:肝肿瘤BCL-2BAX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