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生
- 作品数:4 被引量:46H指数:2
-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型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 2016年
- 颅脑创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的发病率占全身创伤的第2位,致死、致残率高,特别是重型TBI(sTBI)的致死率达27.23%,致残率高达53.17%。目前TBI的研究进展未能显著降低sTBI患者的致死和致残率,sTBI的救治仍然是世界性医学难题之一。去骨瓣减压术(decom—pressivecraniectomy,DC)能有效降低颅内压,
- 何森何永生
- 关键词:重型颅脑创伤硬膜下积液减压术后降低颅内压
- 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训练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9
- 2019年
- 创伤性脑损伤(TBI)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认知功能障碍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近年研究显示计算机辅助认知功能康复训练已成为认知功能障碍康复的重要手段,本文现围绕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训练在TBI中的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 张孙鑫何永生
-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康复认知功能障碍计算机
- 细孔钻颅置管引流治疗急性脑内血肿的定位技术特点与演变
- 2024年
- 细孔钻颅置管引流是一种“快捷、易操作、创伤小、恢复快”的中小型脑内血肿有效治疗方法。然而因细长的骨隧道限制了引流管方向的调整,快速、精准定位置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基层医院需要快速准确的定位技术,在细孔钻颅置管抽吸基础上结合纤溶治疗,能较快安全清除血肿;条件成熟单位可以在手术机器人与图像引导下,精准置管,满意清除血肿;小口径多通道内窥镜、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技术将是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复习细孔钻颅置管引流治疗脑内血肿文献,讨论其技术特点与演变,探索个体化细孔钻颅引流技术及未来研究方向。
- 张雷王娟张雨萌何永生
- 关键词:细孔钻颅脑内血肿定位技术引流疗效
- 手术和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个体化选择
- 2024年
- 目的评价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微血管减压术联合部分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partial sensory rhizotomy,PSR)和伽玛刀(gamma knife surgery,GKS)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的疗效与安全性,探讨个体化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PTN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MVD组、MVD+PSR组和GKS组。随访时间均大于1年。比较三组间疼痛缓解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末次随访时疼痛缓解有效率:MVD组为93.33%,MVD+PSR组为95.45%和GKS组为90.00%,无显著性差异。完全无痛率:MVD组为73.33%,MVD+PSR组为86.36%和GKS组为43.33%,MVD组、MVD+PSR组显著高于GKS组(P<0.0167)。MVD+PSR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GKS组、MVD组(P<0.0167)。结论①手术和GKS都是治疗PTN的有效手段,疼痛缓解有效率相当。②MVD和GKS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虽然MVD+PSR组止痛效果满意,但其并发症发生率极高,满意度低,不推荐首选。③术前影像有明确神经血管压迫,首选MVD。④GKS安全性高,无明确神经血管压迫,老年、不能耐受手术、拒绝手术或选择伽玛刀治疗者,推荐伽玛刀治疗。
- 李肖越刘翠翠赵冬冬卢冰陈靓潘海鹏冯文何永生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放射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