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婧
- 作品数:10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先秦两汉时期疑问代词研究概述
- 2016年
- 学术界对疑问代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描写和对发展规律的总结。通过对疑问代词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问事物的"何"及何系,问人"谁""孰"以及"安""焉""恶"等疑问代词在用法和功能上的发展脉络已经比较清晰,对疑问代词宾语后置现象的产生年代及过程也基本形成定论。
- 刘婧
- 关键词:先秦两汉时期疑问代词
-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龙鳞”的文化追溯——兼论影视艺术对词汇发展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龙鳞"一词随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热映而在社会中流行开来,体现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观众对影片所包含之现代教育理念的认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是语言演变的根本动因,影视艺术是语言演变的重要助推器,本文即从国人对龙的崇拜认同、对现代神话小说的叙事认同以及对现代教育的反思认同三个层面探讨"龙鳞"一词在影片中的意义及其文化内涵。
- 刘婧刘婧
- 关键词:文化认同影视艺术
- 从疑问代词看传世《列子》的成书年代
- 2015年
- 通过对传世《列子》中的疑问代词进行穷尽统计分析,并与上古汉语和中古时期的疑问代词进行历时与共时的对比,发现"何方""奚方""何术""何所"等在疑问形式的结构或用法上与先秦语法规范不相符。以此为《列子》为魏晋人伪作提供补证。
- 刘婧
- 关键词:疑问代词《列子》成书年代
- 《左传》《史记》人称代词“我”“吾”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左传》《史记》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语料。《左传》《史记》中第一人称代词"我""吾"的用法差别不大,二者的用法与战国时期"我""吾"的语法特点也基本一致,这与先秦两汉时期人称系统的稳定性有关。
- 刘婧
- 关键词:左传史记人称代词
- 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通过分析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现状,探讨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加强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的主要对策。
- 李辉刘婧
-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
-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培养环节设置的依据和基础,其内涵包括知识、能力、素质三个要素,转化成培养任务为职业特定能力,跨行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三个方面。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规律和要求以及职业能力的内涵,认为职业特定能力的培养应符合行业的需求,跨行业能力培养应加强培养模式的内涵建设,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应树立通识教育的理念。
- 刘婧蒋才云
- 关键词:高职院校
- 学术规范建立背景下的高校教师学术规范培养被引量:1
- 2012年
- 在学术规范建立的背景下,高校教师学术规范培养的条件已经具备。目前,高校教师学术规范的培养应通过学习相关学术规范政策及学术规范研究成果提高学术规范道德及学术规范意识;通过与学报等部门合作,学习相关媒体规范,掌握学术的操作性规范;改革高校学术评价规范,通过重视对学术研究过程的评价,引导学术规范习惯的养成。
- 刘婧
- 关键词:学术规范高校教师
- “新语文学”的追求和尝试——评《汉语历史语法》
- 2022年
- 史文磊在《汉语历史语法》一书中谈道:“语法史研究中语文学的考据应着力于挖掘具有语言学理论价值的文献资料,语言学理论的分析应落脚于对具体文献语料更为精确的诠释。这种研究取向可称之为‘新语文学’。”“新语文学”相对于“语文学”而言,注重文献资料和语言学理论的结合。该书正是这方面的新作,为汉语语法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 刘婧
- 关键词:语言学理论语文学汉语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