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铁成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地质
  • 2篇矿床
  • 1篇大兴安岭北部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地质特征
  • 1篇地质意义
  • 1篇东天山
  • 1篇多金属
  • 1篇多金属矿
  • 1篇多金属矿区
  • 1篇新能源
  • 1篇新能源汽车
  • 1篇需求拉动
  • 1篇银多金属矿
  • 1篇银矿
  • 1篇银矿床
  • 1篇找矿
  • 1篇找矿标志

机构

  • 7篇有色金属矿产...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翁牛特旗盛世...

作者

  • 7篇刘铁成
  • 3篇肖超
  • 2篇王召林
  • 2篇蒋炜
  • 2篇李伟
  • 2篇郑小明
  • 1篇张忠义
  • 1篇肖文进
  • 1篇刘正桃
  • 1篇贾润幸
  • 1篇方同辉
  • 1篇王志红
  • 1篇崔玉斌
  • 1篇董承维
  • 1篇陈雷
  • 1篇李坡

传媒

  • 5篇矿产勘查
  • 1篇黄金
  • 1篇地质找矿论丛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7
  • 2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对锂资源的需求与挑战被引量:11
2023年
本文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为切入点,分析了其对锂资源的需求与挑战。锂资源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核心原材料,其供需、价格、对外依赖度、可持续利用等问题关乎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和文献,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对锂资源需求的拉动作用、对产业发展的刺激和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3个方面探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对锂资源的影响。并通过分析当前锂资源的分布和开发情况、面临的供需状况、价格波动以及开发利用中的风险与挑战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国际合作,实现资源供给的多元化;推动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完善价格调控,发展金融衍生品,控制波动风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开发效率;树立绿色低碳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上下游产业链沟通和协同,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的相关建议和对策。
蒋炜刘铁成李伟裴森龙杜斌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锂资源需求拉动
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阿龙山一带玛尼吐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6
2017年
大兴安岭火山岩带是我国东部中生代巨型火山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晚中生代火山岩分布面积广、岩石类型多样、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复杂。通过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分析,认为大兴安岭阿龙山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岩石类型主要为安山质、粗安质、英安质及流纹质几种类型,为高钾、富钠钙碱性系列,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浆主要起源于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壳源岩浆和幔源岩浆的相互作用,形成于挤压环境。
郑小明王召林刘铁成肖超
关键词:地球化学
内蒙古大梁金矿控矿构造的确定及勘查意义被引量:5
2014年
综合利用各类勘查资料,采用覆盖—半覆盖区矿田构造解析的技术手段,查明大梁金矿的控矿构造发育特征,为矿区勘查工作提供基础地质支撑。研究表明,在早期指向北的分层剪切构造作用的晚期阶段,伴生退变质的强烈剪切变形于新元古界佳疙瘩组中形成富绢云母的S1(S1//S0)劈理及相关的网状脆韧性剪切带,构成大梁金矿的控矿构造;同构造递进变形中,热液沿剪切带运移,并在流体助力的次级剪张性破裂中沉淀富集、生成含矿的扩容交代石英细脉及旁侧的蚀变围岩。金矿(化)体主要产出于佳疙瘩组第三岩性段,多沿不同岩性界面附近发育,并被晚期褶皱、断裂等破矿构造叠加改造。同构造的硅化和绢云母化蚀变是大梁金矿勘查的重要标志。
张忠义王召林刘铁成李坡崔玉斌陈雷肖超郑小明
关键词:矿化蚀变控矿构造剪切带
河北下金宝沟金银多金属矿区物化探综合信息成矿预测被引量:1
2014年
下金宝沟金银多金属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中段的冀北银金矿床密集区,矿区地质构造背景复杂,岩浆岩活动强烈。矿区金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斑岩体内,受构造裂隙带的控制,硅化、绢云母化等与金矿化的关系密切。通过物探与化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成矿预测,经工程验证效果良好。
董承维刘正桃刘铁成肖超
关键词:成矿预测物化探异常
东天山白石渡银矿床的发现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2024年
东天山是中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但以银作为主矿种的矿床报道较少。白石渡银矿床是东天山首次报道的热液脉型银矿床,也是该地区发现的独立银矿床。该矿床主要赋矿围岩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肉红色斑状二长花岗岩及灰绿色闪长质岩脉,主矿体呈透镜状,走向北东,长约250 m,Ag品位48.5×10^(-6)~60.3×10^(-6),Pb品位5.24%~9.90%。矿床中方铅矿δ^(34) S值为3.8‰~6.3‰,平均值为5.01‰。石英δ^(18) O值为-8.3‰~-5.0‰,平均值为-6.30‰。研究表明,白石渡银矿床为热液脉型银矿床,不同于该区其他沉积改造型(或层控热液型)银矿床。该矿床成矿流体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混合,成矿物质为壳幔混源。在该矿床的底部或附近,具有属于同一成矿系统的斑岩型钼矿床的找矿潜力。
贺昕宇方同辉胡龙华李斯张驰薄贺天陈筱艳王宏伟付昱刘铁成刘铁成肖文进
关键词:矿床地球化学东天山斑岩型
吉林金厂沟外围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2024年
吉林金厂沟金矿床大地构造位于中朝准地台区上二叠统柳河盆地西南部,区内发育有小型火山角砾岩型金矿床。在系统收集前人资料及野外地质勘查工作基础上,本文对该矿床围岩蚀变、矿体特征及矿石特征进行梳理,研究表明金矿体主要赋存在流纹质凝灰角砾岩和英安质凝灰角砾岩中,矿体受火山角砾岩机构和环状、放射状构造及蚀变体控制。通过对矿区物化探研究结合前人资料认为该矿床控矿模式是角砾、构造、蚀变矿化“三位一体”控矿,矿床成因类型应属“多期多阶段火山期后热液矿床”,深部及外围找矿潜力较大。
陈腾杜祥扩刘铁成贾润幸张毅
关键词:金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找矿标志
全球铜资源分布与价格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5年
本文综合分析了全球铜资源的分布情况、中国铜资源与需求状况、铜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以及影响铜价的宏观经济因素和供需状况。通过对全球主要铜资源国家的储量变化、中国铜矿资源的分布和特点、铜产业链的上下游的梳理,以及宏观经济和供需状况对铜价影响的深入探讨,揭示了铜资源的全球分布特征、中国铜资源的供需矛盾、铜产业链的运作机制以及铜价波动的主要驱动力。此外,还分析了铜矿成本支撑、全球铜需求新动力,包括新兴领域扩张以及制造业复苏与新兴市场需求增长对铜需求的拉动作用。
蒋炜李伟刘铁成杜斌王志红
关键词:宏观经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