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皮肤
  • 2篇性病
  • 2篇性病学
  • 2篇皮肤性病
  • 2篇皮肤性病科
  • 2篇皮肤性病学
  • 2篇留学
  • 2篇留学生
  • 2篇教学
  • 2篇病科
  • 1篇多媒体
  • 1篇多媒体课件
  • 1篇学生教学
  • 1篇医学留学生
  • 1篇双语
  • 1篇皮肤科
  • 1篇临床见习
  • 1篇留学生教学
  • 1篇教学效果
  • 1篇课件

机构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许阳
  • 3篇周炳荣
  • 3篇骆丹
  • 3篇吴迪
  • 3篇尹志强
  • 2篇刘娟
  • 2篇鲁严

传媒

  • 2篇实用皮肤病学...
  • 1篇交通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以问题为先导的启发式临床医学教学模式结合多媒体课件在皮肤性病科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4
2017年
目的探讨应用以问题为先导的启发式临床医学教学模式(problem-originated clinical medical curriculum,PCMC)结合多媒体课件在皮肤性病教学中的效果,为该校医学生的皮肤科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找到一种更有效的方法。方法随机选择2012级本科4个班级临床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8人。将入组的医学生,按照班级为单位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以老师讲授为主。试验组采用PCMC教学模式结合多媒体课件方式授课。2组授课老师均一致。教学结束后,对2组学生采取技能和理论两种考核方式,通过最终成绩的比较,分析对比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学生对于两种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结果试验组学生临床病例综合考试平均成绩(91.9分)高于对照组(7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论考试成绩对比两组间无明显差异;学生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82.7%)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皮肤性病学教学过程中,应用PCMC教学模式结合多媒体课件,有利于学生理解书本上抽象的理论知识,并且可充分地激发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刘娟骆丹周炳荣鲁严许阳吴迪尹志强
关键词:教学实践皮肤性病学
研究生作为双语标准化患者在医学留学生皮肤性病科临床见习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使用双语标准化患者在医学留学生皮肤性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效果,为进一步教改提供依据和经验。方法根据6种常见皮肤病编写标准化患者剧本,招募并培训8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皮肤性病学研究生作为双语标准化患者,并应用于医学留学生皮肤性病学临床见习,通过与以往成绩做比较,分析留学生对皮肤科基本临床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实施双语标准化患者教学后,留学生的学业成绩高于以往,皮肤科理论考试平均分由84.4分提升至89.7分;留学生对皮肤科临床实践技能的掌握熟练程度也有所提高,其中完整病例书写考核平均分由81.2分提升至90.4分,临床病例综合考试平均分由79.4分提升至92.4分。结论选择合适的研究生作为双语标准化患者,进行培训并用于留学生见习教学,可以作为留学生皮肤科临床见习教育的一种新尝试。
周炳荣骆丹许阳吴迪尹志强
关键词:皮肤性病学留学生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皮肤科留学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皮肤科留学生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6级和2017级本科临床医学留学生为研究对象,2016级69例留学生采用传统课堂授课(传统教学组),2017级70例留学生采用翻转课堂授课(翻转课堂组)。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学生及授课教师对课程的评价。结果:翻转课堂组理论和技能成绩88.86±1.10分,高于传统教学组的84.43±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评分28.09±0.82分,高于传统组的25.24±0.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授课教师评价认为,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翻转课堂模式能提高留学生的教学参与度,更有效获取知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结论:在留学生皮肤性病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能及时在课堂上对留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和指导,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刘娟骆丹鲁严许阳吴迪尹志强周炳荣
关键词:皮肤科留学生教学效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