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刚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工业大学材料工程与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冶金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冶金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储氢
  • 2篇失稳
  • 2篇纳米
  • 1篇电池
  • 1篇碳纳米管
  • 1篇锂离子
  • 1篇锂离子电池
  • 1篇脱氢
  • 1篇脱氢性能
  • 1篇离子
  • 1篇离子电池
  • 1篇纳米管
  • 1篇金属
  • 1篇金属间化合物
  • 1篇晶体
  • 1篇晶体结构
  • 1篇壳结构
  • 1篇加氢
  • 1篇加氢性能
  • 1篇核壳

机构

  • 4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第二炮兵装备...

作者

  • 4篇庞刚
  • 2篇丁晓丽
  • 1篇侯林瑞
  • 1篇张庆安
  • 1篇斯庭智
  • 1篇原长洲
  • 1篇赵刚
  • 1篇冯阳

传媒

  • 2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中国材料进展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反应失稳”复合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1年
轻金属化学氢化物及配位氢化物因具有较高的含氢量而成为当前储氢研究的热点,然而热稳定性高和可逆性差制约了其应用。氢化物"反应失稳"概念的提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途径。概述氢化物"反应失稳"的概念、体系构建及其纳米调制,以明确"反应失稳"体系储氢材料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及发展趋势。
丁晓丽庞刚
关键词:储氢
高效室温合成核壳结构ZnMn_2O_4@MWCNT复合材料及其储锂性能
我们采用简单高效室温合成方法合成了高性能核壳结构ZnMn2O4@MWCNT复合材料,该负极材料在612 mA g-1的电流密度下,其初始放电容量为1084 mAh g-1,经过100圈充放电循环后,其容量仍保持在652 ...
张龙海连林侯林瑞庞刚原长洲
关键词:碳纳米管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
文献传递
Ca_(3-x)Mg_(2+x)Ni_(13)合金的储氢性能被引量:3
2009年
为了弄清Mg含量对Ca3Mg2Ni13型化合物结构参数和储氢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研究了Ca3-xMg2+xNi13(x=0.5,1.0和1.5)合金的相结构,并采用Sieverts型设备测量了其P-C-T曲线。研究表明,Mg在Ca3Mg2Ni13型化合物中的最大固溶度接近于Ca1.5Mg3.5Ni13合金中的Mg含量。固溶的Mg含量增加导致化合物点阵常数减小,这可以有效地改善吸放氢热力学性能,其中Ca2Mg3Ni13吸、放氢的焓变分别为-28,30kJ/molH2。此外,Ca2Mg3Ni13在吸放氢循环过程中不发生氢致非晶化和氢致分解,因而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张庆安赵刚斯庭智庞刚
关键词:金属间化合物晶体结构储氢
纳米限域LiBH_4/Mg(AlH_4)_2复合体系的脱氢特性被引量:1
2014年
配位氢化物LiBH4的低温脱氢是制约其实际应用的技术瓶颈之一。采用纳米限域来进一步改善LiBH4/Mg(AlH4)2失稳体系的热解脱氢性能,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能谱(EDX)分别对其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元素面分布进行表征,并采用差热分析(DSC)及热重分析(TG)研究样品的脱氢过程。结果表明,纳米限域下LiBH4/Mg(AlH4)2复合体系的脱氢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与纯LiBH4/Mg(AlH4)2体系相比,纳米限域作用不仅使复合体系的初始脱氢温度降低了70℃,而且还将脱氢反应动力学性能提高了近7倍。
庞刚冯阳丁晓丽
关键词:储氢脱氢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