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时空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4篇RBCC
  • 3篇循环发动机
  • 3篇数值模拟
  • 3篇燃烧
  • 3篇火箭
  • 3篇火箭基组合循...
  • 3篇发动机
  • 3篇值模拟
  • 2篇燃烧室
  • 2篇火箭燃烧室
  • 2篇发动机燃烧室
  • 1篇动力系统
  • 1篇性能分析
  • 1篇性能计算
  • 1篇性能研究
  • 1篇运载
  • 1篇运载器
  • 1篇入轨
  • 1篇燃料
  • 1篇燃烧模式

机构

  • 7篇西北工业大学

作者

  • 7篇张时空
  • 6篇秦飞
  • 5篇李江
  • 3篇魏祥庚
  • 2篇何国强
  • 2篇潘宏亮
  • 2篇汤祥
  • 2篇吕翔
  • 2篇石磊
  • 1篇刘佩进
  • 1篇张正泽
  • 1篇潘科玮
  • 1篇黄志伟
  • 1篇薛瑞

传媒

  • 2篇固体火箭技术
  • 1篇宇航学报
  • 1篇推进技术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两级入轨运载器RBCC动力系统内流道设计与性能计算被引量:4
2015年
针对以火箭基组合循环(RBCC)发动机作为水平起飞两级入轨(TSTO)运载器第一级动力系统的方案,建立了进气道-燃烧室-尾喷管一体化流道耦合性能快速计算模型,初步设计了RBCC发动机一体化内流道。RBCC发动机使用变结构进气道,采用支板/凹腔相结合实现火焰稳定的燃烧室以及单侧膨胀尾喷管;应用经过校验的性能分析模型进行RBCC燃烧室性能快速计算;对比分析了性能分析模型与三维数值计算获得的发动机出口状态参数对于飞行器后体流场的影响性;完成了RBCC为动力的两级入轨方案飞行器动力系统的性能分析与计算;分析评估了飞行弹道条件下RBCC推进系统的性能。计算结果表明:飞行器起飞质量280t时,可以完成运送4t载荷进入近地轨道的任务。
张时空李江秦飞吕翔张正泽
关键词:两级入轨
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燃烧室
本发明公开了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燃烧室,包括燃烧室腔体,燃烧室腔体内竖直设置有两个燃料支板,它们的高度均与燃烧室腔体的高度相一致;两个燃料支板的后端通过转轴安装于燃烧室腔体内;当支板火箭燃烧室工作时,两个所述燃料支板均与...
魏祥庚李江秦飞张时空石磊何国强潘宏亮
文献传递
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燃烧室
本发明公开了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燃烧室,包括燃烧室腔体,燃烧室腔体内竖直设置有两个燃料支板,它们的高度均与燃烧室腔体的高度相一致;两个燃料支板的后端通过转轴安装于燃烧室腔体内;当支板火箭燃烧室工作时,两个所述燃料支板均与...
魏祥庚李江秦飞张时空石磊何国强潘宏亮
爬升弹道RBCC超燃模态性能研究
火箭基组合循环(RBCC:Rocket Based Combined Cycle)推进系统,将火箭发动机和吸气式推进系统结合在一起,集成两者优点在宽空域和广速域的整体性能较好,在提升推进系统高效性与经济性方面的潜力较大,...
张时空
关键词:高超声速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高马赫数来流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流场分析被引量:15
2017年
以模拟自由来流马赫数12的地面试验氢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应用商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FD++;针对高马赫数来流下的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典型流场结构、空间释热分布、预混/非预混燃烧模式和火焰稳定机理开展了分析研究。计算中采用7组分、9反应步的氢气/氧气动力学模型,使用壁面函数结合两方程剪应力输运模型,基于雷诺时均化方法开展计算,数值结果与试验数据相符较好。1)验证了CFD++软件在高马赫数来流下的适用性和计算精度;2)分析了高超声速来流下的燃烧室流场特征;3)获得了高马赫来流条件下的发动机燃烧效率、释热区间、预混/非预混燃烧模式的空间分布规律;4)为进一步开展高马赫数下的发动机精细化流场计算和多尺度燃烧过程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张时空李江黄志伟秦飞薛瑞
关键词:超燃冲压发动机高马赫数燃烧模式数值模拟
RBCC发动机性能快速分析方法改进和验证被引量:3
2013年
对火箭基组合循环(RBCC)发动机一维性能分析模型进行了改进,主要改进包括基于实验结果辨识出主火箭与二次燃料加质分布函数的关键参数;考虑了凹腔和支板等复杂构型对流道横截面积的影响;考虑了多组燃料喷注位置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采用地面直连实验和经过实验校验的CFD结果对改进的一维程序进行了充分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性能分析模型可快速计算发动机性能,能体现出凹腔、支板等复杂构型和多点燃料喷注对流道内参数分布和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可预估热力喉道位置,与CFD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为燃烧室长度的13%;与实验相比,亚燃模态流道压强积分的最大相对误差为6.3%;与CFD相比,引射和亚燃模态下推力最大相对误差5.9%,超燃模态下推力最大相对误差7.7%。
张时空刘佩进吕翔秦飞潘科玮汤祥
关键词:性能分析
燃料喷注位置对于RBCC超燃模态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为实现二元结构火箭基组合循环(RBCC)发动机在超燃模态下较优的工作性能,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使用二阶TVD格式差分算法,结合十二步乙烯简化动力学模型,分析了RBCC超燃模态下的冷热态流场,评定燃料喷注位置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支板火箭关闭情况下,乙烯燃料RBCC发动机可在流道内组织燃烧、建立室压;将燃料在支板与凹腔中间靠上游位置喷注,可获得较好的发动机总体性能,此时发动机内推力增益可达9%以上;支板火箭底部的高温低速回流区有助于维持燃料高效燃烧释热。
张时空李江秦飞魏祥庚叶进颖汤祥
关键词:数值模拟燃烧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