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玲
- 作品数:25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可拆卸折叠输液架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可拆卸折叠输液架,包括支架组件和调节组件,其中支架组件,包括底座、支柱、横杆以及挂架,所述支柱设置于底座顶部,所述横杆设置于支柱内部,所述挂架固定于横杆顶部;以及调节组件,包括支撑...
- 彭烨章芩田莉刘莉陈丽丽胡子莹王平邓文娟彭小玲周玲
- 一种外部伤口包扎辅助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伤口辅助包扎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外部伤口包扎辅助装置,包括限位组件和调节组件,其中限位组件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壳,升降壳的内腔设置有升降杆,升降杆的顶部贯穿升降壳,升降杆的前侧开设有插槽,所...
- 王平邓文娟彭小玲彭烨章芩田莉刘莉陈丽丽胡子莹潘开菊
- 一种快速止血护理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快速止血护理装置,包括止血组件和拉紧组件,其中止血组件,包括止血纱布、固定带以及弹性带,所述固定带分别设置于止血纱布前侧与后侧,所述弹性带固定于固定带内部;以及拉紧组件,包括双...
- 章芩田莉刘莉陈丽丽胡子莹王平邓文娟彭小玲彭烨周玲
- 一种急诊创伤夹板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急诊创伤夹板,包括固定组件和调节组件,其中固定组件,包括底托、侧托以及夹持件,所述侧托活动连接于底托两侧。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两组侧托的设置,分别对患者的受伤...
- 刘莉陈丽丽胡子莹王平邓文娟彭小玲彭烨章芩田莉周玲漆欢张梦玲甘飞兵
- 一种快速药物振荡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快速药物振荡器,包括震荡组件和调节组件,其中震荡组件,包括壳体、支撑杆、底座、伸缩杆、固定圈、试剂瓶以及震荡电机,所述支撑杆设置于壳体内部,所述底座固定于支撑杆顶部,所述伸缩杆...
- 彭小玲易伟周玲赵岚陈丽丽胡子莹王平邓文娟张昕
- 急救护理路径在不稳定性血流动力学骨盆骨折病人急诊介入栓塞绿色通道中的应用效果
-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在不稳定性血流动力学骨盆骨折病人急诊介入栓塞绿色通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8年7月我科救治的不稳定性血流动力学骨盆骨折并行急诊介入栓塞的病人80例。其中将2015年4月-2016...
- 彭小玲
-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骨盆骨折急救护理路径介入栓塞
- 文献传递
- 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干预效果观察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观察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的干预效果。[方法]78例AMI病人根据入院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由病人家属直接送入医院,未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观察组由急救车接诊入院,按照标准、规范的院前急救、转运护理流程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诊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开始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及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AMI病人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可缩短发病至开始救治时间、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 彭小玲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吸氧溶栓
- 一种气管穿刺定位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气管穿刺定位装置,包括下托组件和限位组件,其中下托组件,包括弧形板、托颌板、防护件、第一绑带扣以及第二绑带扣,所述托颌板设置于弧形板顶部,所述防护件设置于弧形板顶部,所述第一绑...
- 田莉刘莉陈丽丽胡子莹王平邓文娟彭小玲彭烨章芩
- 损伤控制性复苏对严重创伤一期确定性手术率的影响
- 目的现代社会严重创伤和多发伤的比例显著增加,我们在创伤早期即采用损伤控制性复苏(Damage Control Resuscitation,DCR)理念,为改善创伤救治进行尝试。方法2009—2012年我院急救中心收治的严...
- 龚跃华徐志兵彭小玲黄强
- 文献传递
-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抢救心脏骤停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患者抢救过程中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措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7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急诊医学科接收的71例心脏骤停患者,其中35例予以常规急救护理措施的患者为对照组,36例予以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措施的患者为观察组。对比2组心肺复苏效果及动脉血气、平均动脉压、心脑功能和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自主循环、心律和呼吸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t=10.015、6.838、6.790,P均<0.001);观察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和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t=8.803、6.959、8.673,P均<0.001);观察组α-羟丁酸脱氢酶、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肌酸激酶同工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髓磷脂碱性蛋白和中枢神经特异蛋白低于对照组(t=2.576~18.605,P<0.001或=0.013);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χ^(2)=4.396,P=0.036)。结论心脏骤停患者抢救过程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提高心肺复苏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张梦玲彭小玲陈丽丽胡子莹章芩刘莉尚峰
- 关键词:心脏停搏心脑功能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