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楠
- 作品数:15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 南涧凤凰山州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 2025年
- 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对南涧凤凰山州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组成和分布区类型进行分析,并与邻近地区5个自然保护区进行比较,分析凤凰山植物区系特征。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有野生种子植物97科266属389种,科的组成以小科、极小科为主,科内种的组成以较大科、中等科为主;属的组成、属内种的组成均以小属、极小属为主。区系地理成分复杂,联系广泛,属含17个分布区类型及变型,种含21个分布区类型及变型。温带性质明显,温带分布的属占比55.41%,温带分布的种占比64.34%。凤凰山种子植物区系R/T值与太极顶最为接近,与水目山差距最大;种系分化程度与大龙潭、巍宝山最为接近;亲缘关系与大龙潭、巍宝山最近,与水目山最远。
- 杨勋郭宝华崔茂欢马俊华李亚楠
- 关键词:种子植物区系分布区类型
- 巍山巍宝山州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多样性调查研究
- 2025年
- 采用野外实地调查与查阅相关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对巍山巍宝山州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和植被多样性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共记录维管束植物157科410属663种,其中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4种。根据《云南植被》的分类原则,将保护区的植被类型分为6个植被型,9个植被亚型,11个群系和17个群丛,主要植被型按面积大小排序为: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暖温性针叶林>暖温性落叶阔叶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山顶苔藓矮林>次生草地。保护区植物组成复杂且丰富,植被类型多样,且具有典型性、稀有性,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 李金亮杨艳林王有兵胡昌平李亚楠杨淑娇戴俊宏
- 关键词:维管植物多样性
- 怒江州天然林分布格局及保护对策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天然林是云南省怒江州森林资源的主体,怒江州森林资源丰富,其中天然林资源占绝对优势;天然林中近成熟、过熟林居多,后备资源不足;生态功能突出,科研价值极高。建议在继续实施现有管护措施基础上,做好天然林修复工作,加大补偿力度,推动生态惠民。
- 李亚楠
- 关键词:森林资源分析评价管护
- 云南省善洲林场周边区域印支灰叶猴威胁因素与保护策略探究
- 2025年
- 文章采用半结构访谈、样线调查和红外相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省善洲林场周边区域印支灰叶猴(Trachypithecus crepusculus)种群、个体数量、活动范围、自然和社会威胁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善洲林场周边区域印支灰叶猴种群个体数量为110~130只,分布于善洲林场周边旧城乡芦子园河及支流两侧的低海拔区域;在印支灰叶猴活动区域内存在的主要威胁因素有栖息地孤岛化和破碎化、自然灾害、非法狩猎、丢弃牲畜尸体和生产生活垃圾、排放养殖污水、放牧、林木采伐和林下采集等。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建立印支灰叶猴保护共管组织,严厉打击非法狩猎行为,加快制定自然和人为干扰减缓措施,完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以及加强巡护管理和宣传等保护策略,旨在为该区域印支灰叶猴的保护和繁衍提供理论依据。
- 姜健发张滢李亚楠王建班陈纲崔茂欢胡昌平
- 基于ArcGIS的林业地图符号库的建立被引量:2
- 2012年
- 介绍林业地图编制的一般规定,符号特征及分类、创建与编码,符号库设计原则、要求。阐述了基于ArcGIS的点状、线状、面状符号的制作方法、步骤,以及符号化处理方式。
- 李亚楠
- 关键词:ARCGIS图式符号库
- 一种茶果樟气生根诱导扦插育苗方法
- 本发明涉及林木良种繁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果樟气生根诱导扦插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紫色土捣碎,加水浸泡,静置后分离得到的澄清液为基础液;S2、使用基础液替代水分别配置消毒液、气生根诱导液和扦插基质;S3、选...
- 王有兵杨建军杨淑娇王生胡昌平崔茂欢李亚楠李金亮何萌姜健发
- 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格局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了解云南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土地利用结构及特征,掌握土地利用的景观格局,为保护区整合优化及后期管理提供指导。方法:以相关调查数据为基础,基于GIS技术,对保护区土地利用现状、景观格局及矛盾冲突进行分析。结果:苍山片区以林地和草地为主(面积占比96.43%),洱海片区以水体为主(面积占比98.02%);研究区域林地、水域和草地景观形状较为规整,景观破碎度较低,受人为干扰较少;保护区的景观多样性较丰富,但分布不均;保护区各类矛盾冲突图斑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44%,矛盾冲突地块主要分布于缓冲区和实验区,以耕地和集体人工商品林为主,采矿用地、城镇建成区和村庄对保护区的影响程度最大。结论:保护区土地结构较为合理,苍山片区管理上要以森林防火、生物多样性保护、地质遗迹保护为主;洱海片区要以湿地保护,特别是水体质量维护和提升,以及水生动植物保护为主。
- 胡昌平姜健发王有兵李亚楠王生
- 关键词:土地利用
- 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动态
- 2024年
- 目的:了解云南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森林资源近20年的动态变化特征,为保护区编制经营管理方案提供指导。方法:以2005、2015年森林资源调查矢量数据、2021年森林、草原、湿地监测数据、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为基础数据,基于GIS技术,分析保护区森林资源动态。结果:保护区土地利用类型中,有林地面积最大,并逐年增加;林地中,3个调查年度均以有林地和灌木林地为主,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60.82%以上;保护区森林覆盖率2005—2015年间逐年增加,2015—2021年间增加值逐步趋于稳定;蓄积量以有林地蓄积为主,并逐年增加;乔木林地面积和蓄积量以栎类、云南松、华山松和苍山冷杉为主,且逐年增加;乔木林地中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比重相对均衡,过熟林面积较少;各年度郁闭度等级均以中为主,且郁闭度等级为中和密的乔木林地面积和蓄积量均逐年增加。结论:保护区森林质量和生态防护功能逐年提高,后期森林资源管理以增加栎类等阔叶林为主。
- 李亚楠王生王有兵姜健发胡昌平
- 关键词:森林资源
- 基于MaxEnt模型和GIS的云南省金铁锁潜在适生区预测研究
- 2025年
- 依据金铁锁在云南省的分布记录数据和现地调查数据,对1970—2000年间12个月最低温、12个月最高温、12个月均降水量、12个月均太阳辐射和19个生物气候变量,共67个气候变量,采用SDMtoolbox工具对这些气候变量进行相关性因子分析,筛选出8个气候变量;结合土壤的12个变量,地形要素的3个变量及土地利用数据/土地覆盖数据,共24个环境变量,采用MaxEnt模型对金铁锁在云南省的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基于GIS技术对适宜区采用自然断点分级法进行适宜性等级划分和环境变量分析。结果表明,金铁锁的低、中、高适宜区面积分别为39213、15101、6725 km^(2),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0.17%、3.92%、1.74%。其中,高适宜区主要集中在云南省的滇西北;5月份降水量、土壤酸碱度、3月份降水量、坡度是影响金铁锁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金铁锁适宜在海拔2350~3760 m的阳坡、半阳坡的缓坡生长,5月份降水较少,3月份有适量降水,昼夜温差不大,土壤碳酸岩含量高、酸性、质地较粘重的水稻土、褐红壤、棕壤、碳酸岩褐土、亚高山草甸土的水田、旱地、灌木林地、疏林地、其他林地、草地区域分布。
- 姜健发李亚楠胡昌平王有兵杨建军杨淑娇李金亮徐丕聪
- 关键词:金铁锁环境变量
- 1980—2020年洱海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趋势预测研究
- 2024年
- 以洱海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探究其1980—202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及未来20年变化趋势。基于40年间5期土地利用数据,借助ArcGIS、IDRIS、Excel软件,利用土地利用变化指数、转移矩阵、土地利用演化信息图谱,分析洱海流域40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及相互转换;利用IDRIS的CA-Markov模型预测其未来20年土地利用变化。结果表明,1980—2020年间洱海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呈多元上升趋势,耕地呈持续下降趋势,建设用地逐渐快速增长,综合土地利用年变化率呈上升趋势。CA-Markov模型预测结果表明,未来20年耕地面积有所下降,林地、建设用地面积有所上升,草地、水域、未利用地面积保持相对稳定。从土地利用演化信息图谱来看,土地利用转换主要集中在自然保护地范围外,保护地内土地利用变化主要集中在1990—2010年间,且变化不大。未来20年内城镇化持续扩张,主要集中在洱源盆地、凤羽盆地和海西坝子区域。
- 姜健发王生杨国斌王有兵杨月圆李曼青李亚楠赵雪美胡昌平
- 关键词:土地利用转移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