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亭秀 作品数:18 被引量:82 H指数:5 供职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乳腺癌病人的健康促进模式的研究 2020年 研究乳腺癌病人的健康促进模式。方法:应用问卷调查统计法,选取我院肿瘤专科病区2012.3月——2014.3月以来接受手术和化疗的乳腺癌病人200例,应用结构式问卷实际访谈方法进行收集录入,对个人一般资料、行为认知和情感、行为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用以评估研究对象健康促进生活形态现状,随机等分对照为两组,分别实施常态干预模式(对照组,n=100例)和改进生活型态健康促进模式(实验组,n=100例),临床就患者的干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癌症诊断和分期、受教育程度上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结果对比为94.00%(94/100)和73.00%(73/100),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在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社会和家庭自我效能、疾病困扰、心理困扰、专科护理质量上数值分别为(46.12±5.23)、(59.51±3.50)、(31.87±7.74)、(32.12±4.67)、(76.24±3.7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8.94±6.84)、(47.05±3.81)、(46.42±8.87)、(55.08±5.05)、(49.01±4.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改进生活型态健康促进模式对乳腺癌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护理实践中着力应用实施。 谭虹虹 李亭秀关键词:乳腺癌病人 健康促进模式 叙事教育在护士癌痛管理知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年 探讨叙事教育在护士癌痛管理知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名护士纳入本院2020年7月-12月的医学研究中,7-9月以传统方法进行癌痛管理知识培训,10-12月以叙事教育法进行癌痛管理知识培训,并对比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后50名护士癌痛管理知识得分及癌痛管理态度均优于培训前,且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叙事教育应用到护士癌痛管理知识培训中可有效提升护士的管理态度及管理知识水平,进而显著提升护理质量,有利于帮助患者减轻癌痛,值得被推广应用。 李亭秀 熊每珠关键词:护士 知识培训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在乳腺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2020年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在乳腺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01月-2020年01月到本院乳腺外科实习的护理人员共100人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分配法分成常规组和观察组。对常规组学生运用常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对观察组学生运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PBL)开展教学活动,对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病史书写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处理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进行记录、比较。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以及病史书写成绩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内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处理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下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在乳腺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与学习效果,该项教学模式可以推广运用。 谭虹虹 李亭秀关键词:以问题为导向 教学方法 PBL 乳腺外科 临床护理教学 健康促进模式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应激状态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探究健康促进模式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应激状态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促进模式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健康促进行为、自我效能、心理应激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前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差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和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GSE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中各维度评分和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ACT-B中各维度评分和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健康促进模式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缓解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谭虹虹 陈英 李亭秀 江锦芳 李玲 茅传兰 农琪莉关键词:乳腺癌 健康促进模式 自我效能 心理应激状态 生活质量 住院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未成年的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文版儿童、青少年疾病不确定感量表(the uncertainty scale for kids,USK)和基线资料调查问卷对112例7~18岁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112例未成年的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总分平均为(45.16±6.67)分;未成年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受其年龄、性格、病程、治疗方式、目前疾病状况、是否因病休学、住院次数、家庭月收入以及父母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的影响;目前疾病状况、家庭月收入、是否因病休学以及父母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未成年的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患者普遍存在疾病不确定感,日常医疗与护理中应加强该方面的工作,尤其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士应重视疾病不确定感对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响,尽早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降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减轻其心理压力,进一步提高生存质量。 赵玉玲 江锦芳 韦荣泉 李亭秀关键词:青少年 恶性肿瘤 疾病不确定感 影响因素 日间病房化疗药物静脉输注的安全管理研究 2020年 分析日间病房化疗药物静脉输注的安全管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日间病房化疗药物静脉输注患者临床资料,共计200例,均开展安全管理,在安全管理前后发放调查评分表,均调查100人次,统计相关数据。结果:本组探究中,对比安全管理前,安全管理后,患者血管选择评分、健康宣教评分、输液观察评分、穿刺技术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日间病房化疗药物静脉输注患者实施安全管理的效果理想。 李亭秀 熊美珠关键词:日间病房 化疗药物 静脉输注 安全管理 中文版儿童、青少年肿瘤患者疾病不确定感量表信效度评价及临床应用 2020年 探究中文版儿童、青少年肿瘤患者疾病不确定感量表信效度评价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防治研究所收治的110例<18周岁且≥7周岁的恶性肿瘤患者,经翻译、回译英文版USK-22之后,评定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实施问卷调查,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中文版USK各条目。(1)可行性:量表的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95.7%,患者容易理解,平均完成时间为8min。(2)效度:经2次因子分析获得3个公因子,分别是不可预测性、复杂性和不明确性,3个公因子对方差的累积贡献率达57.043%,各条目在相应公因子上的因子负荷超过0.4;该量表各条目与其所属维度的相关系数r集中在0.526-0.762;与DSRSE量表总分相关性好(r=0.593)。(3)信度:整个USK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72,量表各维度Cronbachα系数为0.774~0.826,总量表1周后重测信度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835。结论:中文版的USK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适合中国文化背景下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的测量。 李亭秀 劳春艳关键词:青少年 肿瘤 信效度 强化护理安全教学在日间病房专科护士带教中的应用分析 2023年 研究强化护理安全教育在日间病房专科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9.11-2022.7选取我院日间病房实习的专科护士(n=78)进行研究,将2019.11-2020.7在我院日间病房实习的专科护士作为对照组(n=39),将2020.8-2022.7在我院日间病房实习的专科护士作为研究组(n=39)。给予对照组传统安全带教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强化护理安全教育带教方法。对比两组日间病房专科护士安全理论成绩,安全操作成绩,不安全事件发生频率及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日间病房专科护士安全理论成绩、安全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日间病房专科护士不安全事件发生率5.91%低于对照组23.69%(P<0.05)。研究组日间病房专科护士带教满意度调查问卷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强化护理安全教育带教法对提高日间病房专科护士安全理论成绩、安全操作成绩具有积极作用,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护士对此带教满意度普遍较高。 劳春艳 熊每珠 李亭秀关键词:日间病房 专科护士 临床带教 舒适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2019年 对于乳腺癌病人围手术期开展舒适护理的具体方法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 将我们医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收治的乳腺癌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所选病人全部采取数字法加以分组,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病人接受舒适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的焦虑程度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 临床中在乳腺癌病人围手术期开展舒适护理操作效果理想,能够改善病人的焦虑情绪,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李亭秀 谭虹虹关键词:乳腺癌 围手术期 舒适护理 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期间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2019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期间心理弹性水平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28例乳腺癌术后接受化疗的患者,采用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生活质量测定量表(FACTB)对所有患者化疗期间的心理弹性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分析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期间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并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期间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期间的CD-RISC量表总评分为(61.46±13.11)分,FACT-B量表总评分为(70.59±14.86)分。不同受教育程度、肿瘤分期、付费方式、化疗疗程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期间的心理弹性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受教育程度高、肿瘤分期低、有医保、化疗疗程短的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期间的心理弹性水平高。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期间CD-RISC量表的总评分及自强、坚韧、乐观维度评分与FACT-B量表的总评分、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状况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期间的心理弹性水平较低,而受教育程度、肿瘤分期、付费方式及化疗疗程均可能影响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期间的心理弹性水平,且患者化疗期间心理弹性水平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加强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期间的心理弹性水平,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李亭秀 谭虹虹 陈英 江锦芳 熊美珠关键词:乳腺癌 化疗 心理弹性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