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健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篇地质
  • 2篇地质意义
  • 2篇矿床
  • 2篇成矿
  • 1篇地质条件
  • 1篇电法
  • 1篇镇江段
  • 1篇山岩
  • 1篇石膏矿
  • 1篇铜矿
  • 1篇铜矿床
  • 1篇铜钴矿
  • 1篇铜钴矿床
  • 1篇土壤重金属
  • 1篇土壤重金属含...
  • 1篇盆地
  • 1篇片麻岩
  • 1篇中侏罗统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机构

  • 6篇江苏省有色金...
  • 2篇吉林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6篇李健
  • 2篇汪传胜
  • 1篇薛卫冲
  • 1篇徐强
  • 1篇郑培玺
  • 1篇张霞
  • 1篇侯伟
  • 1篇刘招君
  • 1篇倪俊
  • 1篇张江海
  • 1篇李梦颖
  • 1篇梁超

传媒

  • 3篇地质学刊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华东科技(综...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1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京杭大运河镇江段近岸土壤重金属含量与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5
2021年
通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方法,研究了京杭大运河镇江段流域近岸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来源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重金属含量总体较低,仅局部地区存在重金属污染,其中Cr、Ni、As未见明显污染,Cu、Pb、Zn、Hg、Cd在局部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Cd污染最严重;污染区域主要位于辛丰镇和丹阳城区附近,污染源主要为附近的金属制品业和钢铁厂。
李健李健吴桂松汪传胜梁超李程飞倪俊
关键词:京杭大运河重金属污染
辽西台里地区斑状花岗质片麻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本文选择台里地区斑状花岗质片麻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确定了研究区斑状花岗质片麻岩的形成时代和成因类型。这为深入了解太古代花岗岩的特征、形成与演化提供了大量的线索,有助...
李健郑培玺
关键词:片麻岩
漠河盆地中侏罗统沉积特征研究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5
2014年
从露头、岩芯、测井、薄片鉴定等方面出发对漠河盆地中侏罗统沉积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中侏罗世漠河盆地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和湖泊相沉积,其中冲积扇相可划分为扇根、扇中、扇端3个亚相;扇三角洲相可划分为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前扇三角洲3个亚相;湖泊相可划分为滨湖、浅湖、半深湖3个亚相。中侏罗世漠河盆地从南向北盆地水体加深,从绣峰组到开库康组,具有冲积扇—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滨浅湖—半深湖的变化趋势。从生储盖条件分析,漠河盆地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李健张霞侯伟张雷刘招君
关键词:沉积相粒度分析中侏罗统漠河盆地
公路压覆石膏矿采空区勘探与稳定性评价——以江苏省邳州X301县道某段为例
2025年
石膏采空区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造成的塌陷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为查明江苏省邳州X301县道某段压覆石膏采空区分布及其稳定性,通过In SAR监测对面积1.64 km^(2)的研究区在2017~2021年间的地面沉降特征进行分析并圈定了沉降异常,投入高密度电阻率法测线6.24 km和验证钻探261.10 m实施地下采空区勘探,综合多源信息建立三维地质模型,推断解释了采空区7处;确定6项采空区稳定性影响因素,采用综合评价法进行了采空区稳定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共有2处不稳定采空区和5处基本稳定采空区。实践证明,在InSAR监测和高密度电阻率法联合勘探隐伏采空区的基础上,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进行采空区稳定性评价,具有可靠的效果和良好的推广意义。
汪传胜宋涛李健李健刁谦孔玉柱
关键词:高密度电法沉降监测
缅甸中部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型金铜矿床成矿模式被引量:1
2013年
缅甸中部地区火山岩型金铜矿床有2类:一是火山—次火山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二是火山热液—后期改造型金铜矿床。以实际矿区为例,对该火山岩分布区上述2类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总结,初步探索该类矿床的成矿条件及成矿作用模式。
徐强薛卫冲李健张利坡张江海
关键词:金铜矿成矿模式
铜钴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成因的探讨
2021年
文章将从我国铜钴矿区的地质特点、矿床物理学特征、矿床的地貌特点、矿床的物理学性质及其特点等方面进行展开的研究与讨论,并对各种矿床的成因情况进行了分析,为区域内如何寻找钴矿床提供了依据。对于发现及圈定钴矿化体的异常作用,均是非常重要的,也已经取得了明确的成果。通过总结异常区的地质、地球物理学和自然环境特点,对于处在相同的成矿远景区内的其它地段来搜索该类型的矿床,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查找隐伏钴矿床的准确性提供了基础。
罗刚李程飞王剑李健吴桂松
关键词:铜钴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矿床成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