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 作品数:15 被引量:14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扶正解毒方辨治化疗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生存分析及其对淋巴细胞亚群的调控作用 2024年 目的评价扶正解毒方辨治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生存情况,并探究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化疗后DLBCL患者生存的关联。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血液科门诊及病房所有确诊DLBCL并已完成化疗,且疗效达到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的患者,共234例。采用队列研究设计,将“化疗后是否连续接受≥6个月扶正解毒方治疗”作为暴露因素,将符合此暴露因素的患者分入中医队列,不符合此暴露因素的患者分入观察队列。比较2个队列患者1、2年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及持续缓解时间(DOR),绘制2个队列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的生存曲线,并进行亚组生存分析,进一步筛选影响疾病进展的因素,并观察扶正解毒方对患者淋巴细胞亚群计数水平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34例化疗后DLBCL患者,其中,中医队列126例,观察队列108例。与观察队列比较,中医队列2年无进展生存率、2年总生存率、DOR升高(均P<0.05)。中医队列的PFS高于观察队列[HR=0.542,95%CI(0.345~0.853),P<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安娜堡(AA)分期Ⅲ~Ⅳ期、CD4^(+)<正常范围下限(LLN)亚组中,中医队列的无进展生存时间高于观察队列(均P<0.05)。COX回归结果显示,AA分期Ⅲ~Ⅳ期[HR=2.180,95%CI(1.064~4.466),P<0.05]、CD4^(+) 李希 周雯怡 颛孙诗雅 袁欣蓓 杨轶杰 傅华 沈伟 徐旻 甘欣锦 陆嘉惠关键词:扶正解毒方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生存预后 淋巴细胞亚群 “血虚”那点事儿 2024年 作为一名血液科医生,常常要应对患者的“灵魂拷问”,如“医生,我是不是气血不够,感觉很虚”“医生,我平时上个楼都很累,是不是血不够”“医生,我每个月都有那么几天特别乏力,是不是得了血虚病”“医生,我每天一去上班就没力气,是不是虚了?能不能调理一下”。 李希关键词:血液科 血虚 医生 乏力 基于扶正解毒法治疗胃肠道惰性T细胞淋巴瘤伴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1例并文献复习 2025年 惰性淋巴瘤是一类发展缓慢的血液系统肿瘤,惰性T细胞淋巴瘤较为少见,多数病例在确诊后未达到西医治疗指征,但仍需长期观察随访。胃肠道惰性T细胞淋巴瘤因其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易与炎症性肠病混淆而延误诊治,或被误诊为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而过度治疗。长期临床经验发现“扶正解毒法”早期干预惰性淋巴瘤,在延缓疾病进展、缓解临床症状方面疗效显著。在此报道胃肠道惰性T细胞淋巴瘤合并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1例,患者经十余年求诊最终明确诊断,因无化疗指征长期处于随访观察阶段,但其临床症状明显、严重影响生活,经“扶正解毒法”中医药治疗后,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为胃肠惰性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袁欣蓓 颛孙诗雅 李希 傅华关键词:淋巴瘤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柳文教授治疗慢性胃炎四法 被引量:3 2017年 慢性胃炎的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而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优势明显,已形成中医临床诊疗的特色之一。柳文教授抓住慢性胃炎存在虚、寒、热、滞等主要病机,建运中焦,助运为本;温中化湿,燥土扶脾;清化和胃,解毒消肿;行气通滞、消导散瘀,即从补、温、清、通四法着手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王丹 戴彦成 李颖飞 李希关键词:慢性胃炎 中医外治法治疗血液系统疾病临床研究进展 2025年 中医外治法是中医传统疗法,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而血液系统疾病有其特殊性,虽包含内科疾病常见症状,但临床表现更加多样。中医外治法可以发挥其在抑瘤、提升血细胞、改善癌痛、减轻治疗副反应、缓解临床症状等方面的优势,优化治疗手段,增强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袁欣蓓 甘欣锦 徐旻 沈伟 傅华 李希 周雯怡关键词:血液病 中医药疗法 外治疗法 异病同治 多发性骨髓瘤继发急性髓系白血病自发缓解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多发性骨髓瘤继发急性髓系白血病出现自发缓解的影响因素、病理变化、自然病程,以探究多发性骨髓瘤病情变化过程中的诊查治疗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收治的1例多发性骨髓瘤继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例患者确诊多发性骨髓瘤后行BCD方案诱导化疗,病程中出现继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暂缓治疗1个月后,复查血象、骨髓象提示急性髓系白血病自发缓解,约4个月后患者急性白血病复发,最终死亡。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过程中出现继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案例并不少见,且多提示病情变化,预后不良。本例患者虽罕见地出现了继发白血病的自发缓解,但无进展生存时间短,相关个体化诊治方案需进一步探索。 李希 甘欣锦 傅华 徐旻 沈伟 薛赢俊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 白血病复发 多发性骨髓瘤 病情变化 诱导化疗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继发类风湿关节炎1例并文献复习 2022年 本文报道1例临床较罕见的双表达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合并类风湿关节炎病例。该患者在诊断为双表达DLBCL且化疗后的第2年出现双手多关节肿胀伴晨僵,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炎性因子水平升高,软骨破坏,明确诊断为DLBCL继发类风湿关节炎。本文就两种疾病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进行探讨,阐述B淋巴细胞在疾病发展中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类疾病发展的认识。 周雯怡 田雨 沈伟 傅华 李希 袁欣蓓 徐旻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类风湿关节炎 B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足底电击法诱导大鼠内脏高敏感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2019年 目的通过足底电击建立大鼠内脏高敏感动物模型,并评价其有效性和优势。方法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足底电击(FSS)组和避水应激(WAS)组。NC组每天放入模拟应激箱中1 h不予刺激;FSS组每天置于电击箱中1 h,给予电击刺激,刺激电压为40 V,刺激频率为20次/min,每次1 s,共5 min;WAS组每天给予1 h避水应激;造模期为10 d。观察记录大鼠一般情况和排便情况,用腹壁回缩反射(AWR)检测内脏敏感性,用ELISA法检测血清CRF、ACTH、CORT、5-HT浓度和结肠组织5-HT浓度。结果 (1) FSS组大鼠的内脏敏感性明显高于WAS组和NC组(P<0.05),结肠黏膜无明显病理性损伤。(2) FSS组大鼠血清CRF、ACTH、CORT、5-HT浓度和结肠组织5-HT浓度均较WAS组和NC组明显升高(P<0.05)。(3) FSS组大鼠排便量明显高于WAS组和NC组(P<0.05),其粪便含水量明显高于NC组(P<0.05),而且其大鼠排便量和粪便含水量数值稳定。结论足底电击造模法可建立大鼠内脏高敏感模型且优于避水应激法。 赵磊 李希 李希 袁建业关键词:内脏高敏感 动物模型 姚乃中教授治疗婴幼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经验 2023年 姚乃中教授对婴幼儿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有独到见解。姚老认为其根本在于患儿先天不足,肾精亏虚,主要病因是脾气未充,统摄失度,患儿独有的病因是胃气虚弱,气血乏源。治疗上则以温肾填髓、健脾养胃为主,选方用药多从阴阳互补兼有活血、顾护脾胃兼养肺气着眼,运用温肾健脾法治疗婴幼儿的血小板减少症疗效显著,特此归纳整理姚老临床经验以飨同道。 沈伟 项琼瑶 李希 姚乃中 徐旻关键词:肌衄 婴幼儿 血小板减少症 健脾养胃 基于铁死亡机制的淋巴瘤中医药干预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23年 铁死亡是一种特殊的铁依赖性细胞死亡形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淋巴瘤细胞对铁死亡高度敏感。中医药在临床治疗淋巴瘤中展现出良好的疗效,有研究表明部分中药的作用靶点与铁死亡通路存在串联。基于铁死亡机制及其与淋巴瘤之间的关联,进一步探讨中医药干预淋巴瘤的作用靶点,可为淋巴瘤的中医药诊治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李希 陆嘉惠 徐旻 沈伟 傅华 周雯怡 袁欣蓓关键词:淋巴瘤 中医药疗法 生物信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