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静

作品数:10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腺癌
  • 2篇循证
  • 2篇循证实践
  • 2篇护理
  • 2篇化疗
  • 1篇低年资
  • 1篇低年资护士
  • 1篇信息化
  • 1篇信息平台
  • 1篇应用程序
  • 1篇症状
  • 1篇症状管理
  • 1篇智能手机
  • 1篇乳腺癌细胞
  • 1篇乳腺切除
  • 1篇乳腺切除术
  • 1篇乳腺外
  • 1篇乳腺外科

机构

  • 10篇复旦大学附属...
  • 3篇复旦大学
  • 3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华盛顿大学

作者

  • 10篇李静
  • 3篇欧周罗
  • 3篇邵志敏
  • 3篇顾玲俐
  • 1篇张晓菊
  • 1篇戴宏琴
  • 1篇陆箴琦
  • 1篇薛嵋
  • 1篇毛静玉

传媒

  • 2篇上海护理
  • 1篇全科护理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5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40甲酰肽受体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可能作用
李静欧周罗邵志敏
品管圈提高化疗不良反应管理规范率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化疗不良反应管理规范率方面的效果。方法:遵循品管圈实施细则,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了“提高化疗不良反应管理的规范率”为活动主题,明确了化疗不良反应的规范管理的定义。
周鸽李静
B-34高浓度甲基化β环状糊精对乳腺癌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
李静欧周罗邵志敏
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评估和管理的循证实践
化学药物治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是一种常见且令人畏惧的伴随症状,被称为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CINV被认为是化疗导致的两个最令人痛苦的...
顾玲俐李静
关键词:临床护理管理流程生活质量
静脉输液港囊袋皮肤破损继发感染患者1例护理被引量:4
2009年
薛嵋戴宏琴李静毛静玉
关键词:静脉输液港皮肤破损护理
乳腺外科新技术
肿瘤整形外科通过运用某些外科技术将乳腺恶性肿瘤组织切除以达到较宽的手术阴性切缘,并调整剩余的乳腺组织从而尽可能达到最佳的外观效果。一些外科医生已逐渐认识到标准的肿块局部切除术运用于较大乳腺癌时存在局限性。在此,我们总结了...
Benjamin O Anderson李静
关键词:乳腺外科局部切除术乳腺切除术乳腺组织
文献传递
B-42趋化因子诱饵受体CCRL2在乳腺癌中的作用
李静欧周罗邵志敏
基于艾宾浩斯记忆理论在低年资护士急救操作培训中应用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基于艾宾浩斯记忆理论在低年资护士急救操作培训中应用的效果,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急救操作技能。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9月新入职护士85人,随机数字表法以科室为单位分为对照组(n=42)与干预组(n=43...
李静吴寒沁
关键词:低年资护士急救
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症状管理信息平台的构建与应用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构建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症状管理信息平台,评价其在临床使用的效果。方法基于查阅文献、质性访谈、专家小组会议构建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症状管理信息平台,对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实现医、护、患多维度管理。结果构建了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症状管理信息平台,包括患者端和医护管理端,明确了该信息平台的使用方法、医护职责,实现了以症状管理信息平台为媒介的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多维度管理模式。结论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管理信息平台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满足了患者和医护症状管理的需求,能及时掌握患者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情况并给予对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保证了化疗的顺利进行。
顾玲俐陆箴琦张晓菊李静
关键词:症状管理信息化智能手机应用程序
化疗病人体力活动管理的循证实践及效果评价
2025年
目的:基于化疗病人体力活动的最佳证据实施证据临床转化,探讨其在提高化疗病人体力活动中的效果。方法:基于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循证保健中心持续质量改进模式,收集化疗病人体力活动的最新最佳证据,制定9条审查标准。2022年7月—8月对52例化疗病人进行基线审查,设为基线审查组。分析证据应用的障碍因素,制定相应的循证实施计划,并进行证据应用。2022年10月进行证据应用后审查,纳入46例化疗病人,设为证据应用组。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证据应用后,病人住院期间步行量比基线审查时增加,静坐/卧床时间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每周体力活动天数、步行时间多于10 min的天数、中等强度运动时间较基线审查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天步行量增加和静坐时间缩短,简易疲乏量表得分较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病人体力活动最佳证据的应用,提高了化疗病人体力活动量,减少了病人的静坐/卧床时间,改善了癌因性疲乏症状。
吴寒沁顾玲俐李静曹苏芬杨褘
关键词:化疗病人循证实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