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静

作品数:9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胆汁
  • 3篇胆汁反流
  • 3篇胃肠
  • 3篇胃炎
  • 3篇反流
  • 2篇胆汁反流性
  • 2篇胆汁反流性胃...
  • 2篇胃不和
  • 2篇胃肠激素
  • 2篇细胞
  • 2篇木郁
  • 2篇激素
  • 2篇降逆
  • 2篇降逆汤
  • 2篇降逆汤治疗
  • 2篇反流性
  • 2篇反流性胃炎
  • 2篇肝胃不和
  • 2篇肠激素
  • 1篇丹参

机构

  • 9篇达州市中西医...

作者

  • 9篇李静
  • 4篇罗云
  • 1篇范才波
  • 1篇彭雷
  • 1篇陈海琼
  • 1篇程阔菊
  • 1篇肖毅
  • 1篇黄伟
  • 1篇黄伟

传媒

  • 2篇四川中医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外医药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经方加减治疗肝衰竭导致的难治性黄疸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经方加减治疗肝衰竭导致的难治性黄疸的效果,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慢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例数相等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茵陈术附汤加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积分等,分析茵陈术附汤加减的作用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方加减治疗肝衰竭导致的难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李静
关键词:茵陈术附汤安全性
基于中医土壅木郁理论探析和中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基于中医土壅木郁理论,探索明析和中降逆汤对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BRG)肝胃不和证的临床医治成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20年9月~2023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有胆汁反流性胃炎且属肝胃不和证患者,将其随机划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西医治疗手段,治疗组则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前提下加用和中降逆汤进行医治,治疗周期为8周。研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多项指标变化,包括中医证候积分(胃脘胀满、疼痛、嗳气、反酸等症状评分)、胃内胆汁反流程度(通过胃镜下胆汁反流分级评估)、胃镜观察胃黏膜损伤程度,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炎症小体NLRP3水平以评估炎症状态,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胃内胆汁反流程度明显减轻,胃镜下胆汁反流分级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在接受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胃镜观察胃黏膜损伤程度改善更明显,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生活质量评分提升情况而言,治疗组的提升幅度明显超过对照组(P<0.05)。在血清炎症小体NLRP3水平上,治疗组相较于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该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中医土壅木郁理论的和中降逆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不和证,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胆汁反流、缓解胃黏膜炎症、提升生活质量、抑制炎症反应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有效方案。
李静任小军罗云
关键词: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不和证胃肠激素
和中降逆汤治疗肝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2024年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BRG)肝胃不和型患者采用和中降逆汤治疗的效果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纳入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BRG肝胃不和型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分别给予铝碳酸镁片、和中降逆汤联合铝碳酸镁片治疗。记录两组用药疗效,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24 h胆汁反流情况、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临床结局评价量表(PRO)评分、胃电图指标及血清胃肠激素(MTL、GH、GAS、CCK)水平,随访6个月统计复发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24h胆汁反流次数、反流总时间百分比、SDS评分、PRO评分及血清GH、CCK水平显著降低,胃体AP、正常慢波百分比及血清MTL、GAS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和中降逆汤治疗BRG肝胃不和型效果满意,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复发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胃肠激素水平和改善抑郁状态有关。
严欢李静
关键词: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不和型抑郁胃肠激素临床疗效
备化汤验案分析
备化汤是针对“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运气变化的一个平气汤方,用于寒湿外邪侵犯人体导致的一系列病症。笔者跟随老师门诊,多次应用此方治疗虚实夹杂证,效果颇佳,说明无论寒湿外感还是本虚夹湿,只要表现为寒湿特性,均可应用备...
李静
关键词:运气
胆汁酸诱导胃癌的发生机制及丹参提取物潜在作用的研究进展
2024年
胆汁反流可导致胃黏膜发生炎性反应、癌变。胆汁酸可以通过激活各种受体和信号通路来诱导胃癌的发生。传统中药丹参提取物可以起到预防胆汁酸诱导胃癌的作用。文章对近年来胆汁酸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胃黏膜长时间暴露于胆汁酸中会导致黏膜损伤及炎性反应,导致慢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和胃癌;丹参提取物在预防和治疗胆汁酸诱导的胃癌中具有潜在优势,丹参素通过调节多种涉及炎症、氧化应激、DNA损伤和细胞凋亡的信号通路,可以预防胆汁反流引起胃炎和胃癌。
李静任小军罗云
关键词:胆汁反流胃癌丹参提取物
Cajal间质细胞在胃肠功能紊乱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5年
大量研究表明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在胃肠功能紊乱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但具体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本文就国内外近几年ICCs在胃肠功能紊乱中的相关研究作一概述。
程阔菊罗云彭雷肖毅范才波陈海琼黄伟李静
关键词:CAJAL间质细胞胃肠功能紊乱
健脾疏肝消痞方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及对炎性细胞因子、GAS、SS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健脾疏肝消痞方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及对炎性细胞因子、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共14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分别给予单纯西医疗法和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疏肝消痞方合穴位埋线治疗,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内镜病理评分、炎性细胞因子、GAS、SS水平及毒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胃镜病理评分、IL-8、IL-11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GAS和SS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以上各指标降低或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均<0.05);2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疏肝消痞方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能够显著减轻临床症状,加快胃黏膜修复,减轻炎症反应,促进GAS和SS分泌,且安全。
李静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炎性细胞因子
升阳除湿汤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阻)随机平行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升阳除湿汤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阻)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匹维溴铵,50mg/次,3次/d。治疗组20例升阳除湿汤(苍术、羌活、防风各15g,柴胡、猪苓、升麻、泽泻各5g;神曲20g,陈皮15g,麦芽20g,甘草~炙6g;胃寒肠鸣,加半夏10g,益智仁15g,大枣20g,姜~生10g),水煎400mL,2次/d;匹维溴铵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5d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复发率、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4周),判定疗效。随访6个月,观测复发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14例,显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临床痊愈10例,显效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复发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升阳除湿汤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阻),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李静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阻匹维溴铵升阳除湿汤中药复方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罗云治疗脾胃病学术经验被引量:1
2022年
罗云主任医师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首批四川省优秀中青年中医师,第四批四川省名中医,第五批四川省中医药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诊治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及危重疑难疾病。临床诊治脾胃病,重视肝肾与脾胃之间的关系,重视阳气,善用附子,重视伤寒论“六经欲解时”对临床的指导作用,善用经方。本文试对其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作一介绍。
陈斌谭美芳黄伟严欢李静任小军罗云
关键词:运气学说扶阳治病求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