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 作品数:20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微创肋间切口在心室辅助装置植入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微创肋间切口在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4月至2023年10月期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经微创肋间切口完成的16例LVAD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49~76岁,平均(58.6±7.6)岁;体表面积1.35~2.01 m^(2),平均(1.75±0.90)m^(2)。疾病类型包括扩张型心肌病6例、缺血性心肌病8例、终末期心脏瓣膜病2例。血泵种类包括CH-VAD 8例,HeartCon 7例,Corheart-61例。16例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其中13例采用心脏不停搏方式,3例采用心脏停搏方式。出血管位置在升主动脉15例,降主动脉1例。结果16例患者手术历时约5.09 h,体外循环(137±32)min,机械通气(20.8±13.6)h,ICU停留(10.0±6.3)天,住院(45.4±17.0)天。无中转开胸,无右心衰,无30天内死亡。结论微创肋间切口完成LVAD植入安全、可靠,可作为LVAD植入术的一种选择。
- 郭锋伟郝军军李静宋艳李勇新闫炀
- 关键词:微创左心室辅助装置
- 改良肠内营养方法对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减少医疗成本的研究
- 2020年
- 探讨改良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方法减少医疗成本的效果。材料与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选择2017年10月到2019年10月106例危重症患者,老年病情危重(年龄≥60岁)或大手术后无法脱机将需要持续机械通气的患者被随机分为REN组(53例)和非REN组(53例)。 REN组在机械通气前或48小时内通过鼻胃管接受肠内营养。间隔2.5小时一次,鼻饲后2小时常规胃肠减压半小时。非REN组在48h内进行肠外营养,48h后根据患者情况通过鼻胃管进行EN,比较两组的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费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行合理的早期规律肠内营养方法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减少并发症,缩短平均住院日,进而减少医疗成本。因此,此方法支持治疗有助于改善危重症机械通气病人的营养状况及预后影响。
- 李静李文智陈晶路德艳许娟
- 根部加固联合人工血管内置间断吻合技术(XJ-Procedure)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评估主动脉根部加固联合人工血管内置间断吻合技术(XJ-Procedure)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根部修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行孙氏手术治疗的509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根据主动脉根部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主动脉根部加固联合人工血管内置间断吻合技术(XJ-Procedure)组、连续吻合间断褥式加固组和Bentall组。比较3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及术后随访结果,分析XJ-Procedure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根部处理中的疗效。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09例患者,其中XJ-Procedure组288例,连续吻合间断褥式加固组132例,Bentall组89例。全部患者30天死亡率为7.5%(38/509),XJ-Procedure组、连续吻合间断褥式加固组和Bentall组术后30天死亡率分别为7.3%,8.3%和6.7%。XJ-Procedure组手术时间355(320,380)min明显低于其余两组;体外循环时间[154(140,169)min]和主动脉阻断时间[80(72,89)]min低于Bentall组[166(147,184)min及86(77,96)min];术中无因根部出血再次转机干预的发生。术后早期相关并发症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前、术后3个月、6个月CTA随访发现XJ-Procedure组主动脉根部残留主动脉夹层发生率明显低于连续吻合间断褥式加固组(P<0.001)。结论"XJ-Procedure"根部修复技术是一种安全、操作简单、易掌握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根部处理方法,临床早期疗效明显。
- 李静赵长缨郑幸龙张永健钟亮李勇新孙立忠孙立忠
- 关键词: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 Preventive effects of Danshen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prostaglandin E1 and low-dose heparin on hepatic veno-occlusive disease after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t a single transplant institution
- 目的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anshen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PGE1 and low-dose heparin preventing hepatic ...
- 王晓宁贺鹏程王怀宇刘心陈丽梅习杰英王孟昌刘华胜李静张海涛郭彩利孙春红张梅
- 右前胸肋间小切口应用于Bentall手术的单中心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总结经右前胸肋间小切口在主动脉根部替换术(Bentall)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采用右前胸肋间小切口行Bentall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1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5.1±9.3)岁,体重指数(24.7±2.8)kg/m^(2)。体外循环时间(185.6±32.9)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44.8±30.3)min,呼吸机辅助时间(18.1±13.5)h,监护室停留时间(3.7±1.8)d,住院时间(13.4±1.6)d。5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3例胸腔积液、1例心包积液、1例术后出血二次开胸止血。中位随访时间4(2,6)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患者。学习曲线方面,术者完成4例手术后,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手术时间均较前明显缩短(P<0.05)。结论经右前胸肋间小切口路径行Bentall术安全、有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郭锋伟姜益郝军军钟亮李静李勇新闫炀
- 关键词:BENTALL术微创心脏外科
- 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IA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原始细胞增多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DAC+IA)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原始细胞增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治疗的37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原始细胞增多患者,分别采用DAC+IA方案(19例)和单用DAC(18例)方案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1-2疗程后,DAC+IA组CR+CRi率为57.9%,总反应率100%,骨髓病理组织幼稚细胞明显减少,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显著提高,完全缓解中位持续时间7.3月,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0月,3例患者缓解后停止治疗,3.5月复发。DAC组CR+CRi率为16.7%,总反应率38.9%,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6月。3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中位时间4个月均进展为AML。两组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感染,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AC联合小剂量IA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原始细胞增多,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近期疗效显著,但远期疗效仍有待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巩固。
- 吴迪郝锦霞李静张梅
- 关键词:地西他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去甲基化
- 心脏外科手术术前冠状动脉造影与术后急性肾损伤相关性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心脏外科手术术前行冠状动脉造影与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renal injury,AKI)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9年4月心脏手术术前30 d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术前冠状动脉造影和心脏手术间隔时间与术后AKI的关系。结果纳入1112例患者,其中男700例、女412例,中位年龄61(55,66)岁。术后AKI发生率为40.8%(454/1112),其中AKI 2~3期占比11.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OR=1.049,95%CI(1.022,1.077),P<0.001]、体重指数[OR=1.065,95%CI(1.010,1.123),P=0.020]和术前冠状动脉造影与心脏手术间隔时间<24 h[OR=1.625,95%CI(1.116,2.364),P=0.011]是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24 h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其术后AKI的发生率较≥24 h者升高10.6%(P=0.004)。接受瓣膜手术联合或不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发生AKI的风险均高于单纯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发生AKI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较未发生AKI患者延长2 d;在心脏手术前24 h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不延长住ICU时间或术后住院时间,也不会增加术后肾功能衰竭或死亡的风险。结论心脏手术前24 h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会增加术后发生AKI的风险。
- 赵长缨闫炀师桃李勇新李静刘雯雁刘淼淼郑幸龙
-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冠状动脉造影心脏手术
- 人脂肪肝脱细胞支架的制备及肝癌细胞的体外三维培养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体外建立一个基于人脂肪肝脱细胞支架的肝癌三维模型。方法通过反复冻融、梯度浓度的SDS和1%Triton X-100经门静脉和肝动脉双重灌注及组织块在Triton X-100中反复震荡的方法制备人脂肪肝脱细胞基质(hFLM)。在hFLM内培养HepG2细胞,检测其存活、形态、增殖及黏附分子表达情况。结果采用双重灌注的方式显著缩短了支架制备的时间,同时保留了肝脏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及三维结构。HepG2细胞在hFLM内培养15 d,存活良好,并呈现与体内相似的肿瘤增殖模式。而且,hFLM培养的HepG2细胞和皮下成瘤组均低表达E-cadherin,高表达Vimentin,与二维培养组正好相反。基于hFLM的肝癌模型缺少有效的血管网络,缺乏足够的营养转运,可能导致后期细胞增殖减缓。hFLM培养的HepG2细胞第12天时PCNA指数较第6天时降低了29.3%。结论建立一种新的人脂肪肝脱细胞方案,并验证了基于hFLM体外构建肝癌模型的可行性。
- 郑幸龙刘雯雁刘锋锋李静向俊西刘鹏吕毅
- 关键词:脱细胞支架肝癌模型
- 右侧肋间小切口再次主动脉瓣、升主动脉及根部置换手术
- 2025年
- 探讨经肋间小切口再次行主动脉瓣、升主动脉及根部置换手术的早期效果及经验总结。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右侧肋间小切口微创手术的38例既往心脏手术患者的围术期资料,患者包括20例再次主动脉瓣置换、7例再次升主动脉置换和11例再次主动脉根部置换手术(Bentall手术)。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正中开胸。体外循环(138.6±44.0)min;主动脉阻断(94.7±34.3)min。术后30天病死率为2.6%(1/38),二次开胸止血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卒中1例,肺部感染1例和Ⅲ度传导阻滞1例,最终37例患者康复出院。对于再次进行主动脉瓣、升主动脉及主动脉根部置换手术的患者,采用右侧肋间微创小切口方式是安全可行的,近期手术疗效良好。
- 李静赵长缨周和平张永健钟亮李勇新闫炀
- 关键词:主动脉瓣置换再次手术
- 和肽素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失代偿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究和肽素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与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失代偿(decompensated acute attack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DAACHF)患者病情的关系及二者联合对DAACH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DAA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30 d内发生心源性死亡或心力衰竭加重患者纳入心脏事件组(45例),经治疗好转的DAACHF患者纳入好转组(55例)。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与和肽素水平,对上述标志物水平与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估NT-proBNP联合和肽素对DAACH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的DAACHF患者血清NT-proBNP、和肽素水平均显著低于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患者(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血清NT-proBNP及和肽素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均呈正相关(均P<0.05)。心脏事件组患者入院当天、治疗后3 d、治疗后7 d的血清NT-proBNP、和肽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好转组(均P<0.01)。ROC曲线显示,血清NT-proBNP联合和肽素水平对DAACHF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高于NT-proBNP及和肽素单独检测。结论血清NT-proBNP及和肽素水平与DAAC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二者联合检测对DAACHF患者30 d预后的预测效能较高,临床可加强监测。
- 李静霍建华曹新新张素云刘美丽
- 关键词:和肽素慢性心力衰竭预后